非遺延綿藏匠心 傳創啟後展美意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正在改變香港社會對傳統工藝墨守繩規的看法。寓工藝於藝術,寓藝術於生活,或許是香港工藝復興當前的出路。

香港是中西薈萃之地,華洋雜處孕育了多元文化共存的社會,加上商貿經濟發展蓬勃,香港的生活水平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位置,人們對新鮮事物早已司空見慣。可幸的是,香港與中國內地一依帶水,華人佔總體人口九成以上,內地移民一直是香港人口增長的動力來源。

這些新增人口帶來原居地的生活文化,包括語言、信仰、風俗習慣,以至器具製作的手藝等,大大豐富了香港的文化內涵。當中一些文化精髓經歷時間的洗刷,慢慢沉澱成為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了香港獨特的文化風貌。

昔日生活  智慧結晶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就是昔日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部份非遺或因不合時宜而遭到變易,甚至消逝;倖存的部分則持續與當下的社會結合,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香港的非遺清單共分五大類,合共有480個項目,其中傳統手工藝佔有127項。這些手工藝在香港至少都存續了半個世紀以上,曾經讓好幾代人賴以維生,當中的手工藝成品涵蓋了衣、食、住、行各種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與器具。

例如在節慶或儀式中使用的紮作品、展露東方女性優雅容姿的長衫、在喜慶節日張貼裝飾的剪紙、色彩繽紛甘甜可口的吹糖糖膠、家家戶戶起居作息必備的木傢俱、讓孩童把玩造型生動的麵粉公仔、既實用又能作壁櫥擺設的廣彩器皿、在酒樓盛載美味點心的蒸籠、以至在家中收納各種物品的白鐵器具等,不一而足。這些器物的背後不但蘊藏了一眾工藝大師千錘百鍊的非凡手藝,還包含了他們熱衷鑽研手藝的堅韌意志,以至對工藝承傳的強烈慾望。

時至今日,儘管人們對工藝產品普遍仍然存有敬佩之情,不過面對傳統手工藝的式微大多卻又只能報以愛莫能助的態度。近年,隨着一班對本地歷史、文化、藝術懷有濃厚興趣的「文青」漸漸冒起,為傳統手工藝注入了難得一見的活力。事實上,獲列入非遺清單內的傳統手工藝承載了香港社會昔日的生活文化,我們更可藉此追本溯源,尋找香港文化的根源。

有見及此,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嶺南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於2018年便應運而生。該計劃糅合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創作,讓工藝大師與藝術家攜手進入校園,向中學生以及成人學徒直接傳授手藝,分享經驗和心得。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首屆展覽請來傳統戲棚搭建師傅與當代雕塑家合作,將傳統戲棚重新演繹成獨特的展覽空間。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首屆展覽請來傳統戲棚搭建師傅與當代雕塑家合作,將傳統戲棚重新演繹成獨特的展覽空間。

「傳‧創」非遺計劃

隨着「傳‧創」非遺計劃即將踏入第四個年度,總結過去3年的經驗,該計劃已成功為九個特選非遺手工藝項目合共培訓了45位成人學徒,並在中學開辦了有系統的傳承課程,讓超過7200名青少年透過體驗式學習親身經歷傳統手工藝的製作過程,以及活用傳統手藝技巧投入藝術創作。

過去兩屆的周年展覽展出了數以千計別出心裁的學生作品,深受參觀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賞。首屆展覽在濃厚傳統客家文化氣息的法定古蹟──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舉行,並特別搭建具當代雕塑玩味的傳統戲棚作為主展場。

開幕禮不但有傳統舞獅環節,更有穿上長衫配潮流白球鞋的學員演出時裝表演,攜手踏出了創新的第一步。觀眾的熱烈掌聲回響,成為一眾學員一年努力付出的豐收回報。

戲棚搭建師傅特為此戲棚開了幾何形狀的立體天窗,讓棚內空氣更流通,新派做法亦蘊含生活智慧。
戲棚搭建師傅特為此戲棚開了幾何形狀的立體天窗,讓棚內空氣更流通,新派做法亦蘊含生活智慧。

有別於首屆的傳統文化氣息,第二屆展覽的三個展場則散落於銅鑼灣的鬧市中。主展場設在一座樓高30多層的高級購物商業中心的中層大庭,以著名的國際品牌生活書店及貼近都市生活的潮流咖啡店為鄰,成為市民無法漠視的逛街必經點。

第二展場座落於「文青」商店集中地的特色唐樓中,將傳統工藝作品融入於當代家居擺設之中,正中年青人的搜奇之心。第三展場位於鄰近交通要道旁一個逾3000平方呎的地舖,以社區樸實舊店作賣點,吸引左鄰右舍居民的注意。

長衫配上白球鞋,既緊貼日常生活,亦顯出時尚活潑。
長衫配上白球鞋,既緊貼日常生活,亦顯出時尚活潑。

三個展場均以迎合年青人的「潮語」為主題,互相呼應;整個展覽路徑的設置搖身一變,成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難得的清新消閒好去處。展覽特備節目除了各項工藝的大眾工作坊外,還邀來流行「文青」歌手表演,並分享旅遊的非遺經驗;節目網上總點擊率逾萬,展場亦成為年青人逛商場時的「打卡」勝地。展覽亦延伸至網上,讓觀眾隨時隨地可安坐家中欣賞學生作品和工藝大師的製作精粹。

作為計劃小結的第三屆展覽將於6月18日正式開幕,連同本年度新增的三項,合共九項非遺手工藝的師生作品勢將傾巢而出,置於接連尖沙咀港鐵站地下街的大型購物中心內的藝術展廳內。承繼過往兩屆的新舊結合精神,本屆成人學徒更加大膽創新,盡情將本身的職業和非遺工藝結合:從廣彩學員的作品中隱約可見小說家,漫畫家和畫家的㡳藴;在白鐵製作中滲入產品設計師的量產雛型,咖啡師的鍾情酷愛,以及藝術家鐵樹生花的喻意:由蒸籠製作中看到年青藝術家投入建築和室內設計的想像,將傳統器物反轉新用,煥然一新。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第二屆展覽的主展場位於閙市的商業中心,傳統工藝與商業玻璃幕場大廈森林背景互相輝映,成為香港一道獨特的都市文化風景。
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第二屆展覽的主展場位於閙市的商業中心,傳統工藝與商業玻璃幕場大廈森林背景互相輝映,成為香港一道獨特的都市文化風景。

中學生的廣彩作品也毫不遜色,不但將傳統紋樣學得維妙維肖,還將時下通信軟件常用的表情符號套入傳統器皿;白鐵信夾上的家符印記也層出不窮。寓工藝於藝術,寓藝術於生活,雅俗相依,或許就是香港工藝復興當前的出路。

在熙來攘往、追求時尚品味的商場內以嶄新的表現手法展示傳統工藝作品,觀眾不必刻意跑到藝術館內觀看;偌大的商場玻璃將場內場外連結,打破了場域的限制,作品一目了然。市民無論在上班途中,抑或與親友閒逛商場,只要在展場外的主要通道走過,總有機會頓步細觀。

展望將來在資源的配合下能定期舉辦同類展覽,讓市民在耳濡目染之下,消減非遺與當代的時空限制,相互融為一體。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正在改變香港社會對傳統工藝墨守成規的看法,創新的傳統工藝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反而漸漸成為香港一道獨特的都市文化風景。

作者簡介:

黃君健

現職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發展經理。從事歷史研究與教育近20年,曾參與研究項目40多個,主要研究範疇為香港史、中港關係史、社會史及文化史。近年專注推動全港中小學教師及學生的香港史推廣及教育活動,關注本地與區域文化的保育與傳承。自2018年起,出任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主要負責人之一,對相關非遺項目作出系統性研究和整理,為計劃編寫教材、設計課程及策劃教育推廣工作。

林嵐

香港藝術家,手工研創閒置物料,以大型跨媒介場地特定雕塑裝置見著。20餘年來,多次邀展於本地以及國際展覽,亦從事多間大學藝術教育以及培訓教師工作。2006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捷成漢伉儷獎助金」,2010年獲得香港「40 under 40」傑出青年藝術家奬。2017年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奬,表揚她對推廣文化藝術的貢獻。現職香港藝術學院學術總監。自2018年起,出任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主要負責人之一,籌劃相關非遺項目成人培訓課程以及項目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