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讀大學嗎?在《福布斯》雜誌讀了一篇文章:〈非要讀大學不可嗎〉?
我左思右想,真的要讀大學嗎?我在浸會完成四年課程,主修文學副修歷史。我可以大膽說我在畢業後的知識,主要從自由閱讀而來;大部分觀點與分析,從閱讀相關報刊書籍而來。浸會給予我思考空間,讓我認識新同學,在思維角力中成長,我不否定這環境給我的影響。只是客觀地說,從時間及所花金錢而言,有點貨不對辦,而當時那一紙文憑對我就業完全沒有幫助,因為在電影界,票房就是開戲的文憑。
汲取知識不一定在學校
到今天,我孩子要到美國上大學,讀的也是電影。我曾和他說,今天你電影知識跟我差不多,你去美國學習生活、交友、閱讀,才是上學原因,從前在學校學的電影知識,由剪輯到攝影,今天都唾手可得。
我自己在文學歷史科花了四年,再讀中大電影科校外文憑一年半,在紐約的New School 花了不足年半,碩士未完就因九七問題回港了。後來在科大EMBA 熬了16 個月,終於拿了碩士學位,是我一生最有系統、最認真的學習過程,也唯一承認的有用課堂,因為它只從報刊數十年的閱讀中累積。這一年半沒缺一天課,沒遲到早退,物有所值;但其實從獲取知識角度而言,教授也曾直言「我所教的一言一字你都可在網上下載,唯一不同是你認識了一個新朋友」。
今天我在北大修讀與瑞士維多利亞大學合辦的DBA(博士)課程,即PhD 的Lite 版,這年半時間除認識了一班新同學,對中國有更深切認識外,唯一得益是要思考所寫論文,但原來思考也有其論文八股,當中一些學院派的格式非要遵守不可,但這一切都跟知識關係不大。
結論是幹我這行的人,基本毋須上大學。今天香港教育與時代的失落,培育不了人才,反而坑害了人才,不單不能進入知識社會,就算多元社會的基礎也打不好,你看我們的人均GDP已被新加坡遠遠拋離的了。
香港錯在只為大學鋪路
原因?當中小學的課程設計,只為讓學生預備上大學;當師生家長視上大學為唯一人生目的,而香港的大學只容納不足20%的學生時,你怎樣處理餘下80%?副學士是權宜還是長遠之計?不要說學位不足,有些同學對大學課程也是興趣不足,但我們的教育體系及父母的哲學,把不想上大學的人當失敗者,而且在學習中把他們置於教育系統內,但在培育之外。
我們為什麽不重組職業中學,把各工種嵌入文理基本課程中?為什麽不讓校長以基礎課程為經,以烹調分子美食為緯,以經營米芝蓮星級餐廳為標杆,讓有志的學生向之直跑呢?為什麽不可以有一間中學,以基礎課程為經,市場科學為緯,或如此類推;數碼、設計、電機、專案管理等等,讓他們早點選擇,我深信他們將來要討一個學校滿足自己也非壞事。
董之英紀念中學已變相為以職業足球為志趣的青年作準備,不放棄他們,要他們完成基礎教育,我認為數理化可放棄,以知識影像化,甚至認為單以國家地理頻道節目作教材,也千倍優於那些無聊頂透的教科書及毫無人性兼令人退步的考試形式。
現在頗多大學生在進大學時,也不知自己究竟想專修哪一範疇,博雅課程是為這些學生設計,而且入讀者愈來愈多。
現在香港的教育系統在人力資源投資是失敗的,只要看看那些亂七八糟的什麽校內評核、校外評核、升中分班、拉曲線,一切都為考試分數而非為青年未來作準備。學生們讀不上大學,要承受家長老師一種不言說的冷漠,似乎我們完全不為他們未來謀生做一點準備,只是在分數裏頭混日子。
教育界的高層,你們良心安好?
原刊於《明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