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忙於替朋友完成一個文化遺產教育的個案研究,主題是追蹤我多年前開展的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式學習教學模式,面談過程中令我回想起自己多年來在相關教育中走過的歷程。
筆者在1995年開始帶領自己的學生在長洲進行田野考察及專題研習,2000年進展至協助外間團體帶領外校學生到長洲進行田野考察及專題研習,到2004年接連獲邀到不同中學為教師舉行專題研習工作坊,在2007年開始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進行文化專題的中學師資培訓,到2010年總結多年的經驗,開創了全校參與跨科組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圖一),更於2014年參選第十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課程領導範疇的選舉,成為全港中學中唯一的獲獎學校(圖二)。筆者於2015年開始接受民政事務局委任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同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圖三)收錄了有關課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保護與傳承教育實踐中的典型」。筆者於2016年9月退休,完成了《長洲廟宇實錄》(圖四)一書的出版,今年3月至今,仍在進行「體驗式學習──長洲節慶及廟宇文化教育計劃」(圖五)。上述計劃以體驗式學習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過程的架構,透過一連串的體驗活動,為學生提供非物質文化的文化元素學習。計劃以香港代表作名錄內的長洲太平清醮及香港天后誕(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戲棚搭建技藝(傳統手工藝)、粵劇(表演藝術)及區內廟宇、端午龍舟祭及水陸盂蘭勝會為體驗式學習對象。是項計劃由長洲鄉事委員會牽頭,聯合區內協作學校一起協辦,將以「走出課室,走進社區,探索文化,體驗本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計劃核心,將聯合社會各界,以多元化方式推動有系統、有意義、有效的體驗式學習,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建立新範式。
以下是「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的核心概念,筆者希望透過分享,可以供有志於發展「在地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的朋友參考。
一、教學理念
希望學生不單止能走出課室,更希望透過跨學科課程,帶學生走進社區,讓他們從不同學科角度了解社區文化,並重新注視過往忽略了的傳統習俗。
二、課程目的
以全校參與跨科組協作模式,利用多元智能評估(Gardner’s multiple intelligences)作評估工具,透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研習相關的資料,配合實地考察,探討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文化意義和人文精神,增加學生對長洲社區的歸屬感,並增強學校中三至中五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反思和認同感,從而提高他們明辨性思考能力。此外,本課程更引導學生認識周邊及鄰近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跨區及跨境的考察,拓闊學生的視野,並從中審視自身對所屬社區文化空間的角色。
三、課程設計理念
1. 把優秀文化遺產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納入課程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公告》實施指南中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將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學習列入學校的正規課程」。
2. 傳承及發揚長洲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洲太平清醮的文化空間屬於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長洲太平清醮、北帝誕及天后誕的神功戲亦屬於表演藝術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上長洲社區凝聚力強,長洲居民對保存、保護、宣傳、弘揚、傳承傳統民俗及文化一向不遺餘力。學校位於長洲,大部分學生及不少教師均生於斯長於斯,故舉辦相關課程,希望長洲的下一代能夠把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來,並加以發揚光大。
3. 滿足學生對跨學科學習的需求
面對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新高中學制的學生需要進行跨學科學習。社會各界如大學、社區組織等,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學習資源,讓學生跑出課室。「其他學習經歷」的精粹在於讓學生涉獵不同事物,體驗寬廣而均衡的學習經歷,是項以區為本的跨學科課程,旨在凝聚各方面的資源,建構一個可供推廣的學習資源平台,讓其他地區作為參考,發展其富有當地社區文化特色的跨學科課程。
四、推展成果
1. 對學生學習的成效
本課程主要在日常課堂中教授各項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知識,再透過實地考察,印證當中的理論。學生經過日常課堂及考察的沉浸,對長洲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亦漸見豐富,學生對長洲文化傳統及文化空間的探究更見深入。多年來,學校有機地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融入藝術發展、與工作有關的經驗、社會服務、體育發展等其他學習經歷的活動,令學生在課堂內外均全方位學習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並付以具體實踐機會。本課程除涉及8大學習領域及18個不同科目,更配合其他學習經歷,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活動。
2. 對社區的貢獻
「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已成為學校的特色,眾師生對成功推行計劃均與有榮焉。由於學校對推動本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遺餘力,故深受坊眾及社區團體的讚譽及支持,例如長洲鄉事委員委托學校協辦長洲北帝誕的籌辦工作,協助編撰《長洲廟宇實錄》,並委托學校為長洲中、小學生舉辦長洲北帝誕戲棚文化導賞活動,離島區議會及大新街街坊會亦以不同方式資助學校推行相關課程和活動。
3. 公眾教育
透過《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大坑火龍傳》話劇、開放日及嘉年華的展覽及攤位等,以較輕鬆的手法向公眾人士簡單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期望引起公眾的關注和興趣。活動當日現場反應不俗,相信能加深大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此外,學校更設計了長洲北帝廟文化空間應用程式,方便公眾人士下載,以至自行在廟宇進行考察活動。學校亦通過報章報道、Facebook專頁、電台節目、成果發布會、開放日、嘉年華會、公眾研討會及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向公眾人士及國際學術界介紹學校推行相關課程的成果。
課程推行成功 有賴天時地利人和
對於相關課程能夠成功推行,筆者曾作出以下的結論:
首先,要順應天時,有關課程配合了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5年12月22日)的呼籲,加上長洲太平清醮又剛剛成功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此機遇下,學校通過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資助,才有資源接待非遺教育的學習團體,讓全港學校都可前來學習非遺課程,這不是每間學校都有這種條件的。
其次是地利,長洲島地理環境獨立封閉,人口流動少,固定的重大社會公共活動依據族群協作來開展,不同族群的發展脈絡清晰,歸屬感認同感強,民眾都有較強烈的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意識,通過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不斷強化各族群身份的象徵意義,成為長洲社區不同族群內部認同、外部區別的重要符號,由此也建立了本土居民相較於整個香港地區的特殊價值認同。在香港本島,同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的大坑地區,就沒有學校開設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正規課程,可能是因為大坑地區是一個開放以及與其他社區連接的區域,外來人口的大量滲入,令獨立閉合的族群關係不復存在,其需求的動力不足以支持在中學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正規課程教育。
最後當然是人和,當時學校領導組成的核心團隊人員都是長洲本土人,對本土傳統文化較為熟悉,對長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特殊感情,亦希望通過正規課程教育傳承本土文化;筆者對課程相當熟悉,其他本土老師在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時比較有活力,因此開展此課程相對容易。
2015年5月18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學術報告廳發布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本藍皮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該書編撰組陳勁佟組長在報告中對有關課程有以下的總結:「長洲社區相對豐富的民間文化、傳統習俗,在環境獨特的地理條件下得到較好的保存與繼承,特色鮮明的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在香港地區是獨樹一幟的標誌,所以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地方文化格局,由此而誕生了由本土教育學者領銜並且動用全校教師資源協作開發力推的《以區為本──長洲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究課程》,加上這種源自根植於長洲島域深厚的本土人文文化的原動力,在香港其他地區難以完整複製,不同區域的學校以及管理機構的教育方針理念未必一致,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正規課程教育目前也是僅存慧因中學的孤例。該課程專案有很值得大力弘揚傳播的積極社會意義,同時值得教育部門檢討現行的教育體制、考試機制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如何才能從新放到應有的重要地位?文化遺產的保護有賴於年輕一代的學習、傳承與傳播,教育主管部門理應將此事項放在教學大綱的改革設計之中。」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2015)》肯定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起的示範作用,可繼續為國內,甚至國際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提供一個借鑑。事實上,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早於2012年8月已在「LONDON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首次在國際會議中發表,其後,分別於2013年12月在深圳「兩岸三地中小學名校長高峰論壇」、2014年11月在台北「港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會」(圖六)及2017年5月在台中「2017亞太無形文化資產國際論壇」(圖七)作出分享。今年11月,「香港長洲非物物質文化遺產融入中學課程並連繫社區」將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越南舉辦的「亞太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政府組織研討會」發表論文之一(圖八)。
財政司司長在2018-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政府將撥款3億元,加強保護、推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政事務局將設立專項資助計畫,推動社區參與保護及推動非遺的工作,預計有關資助計劃會在明年首季推出。筆者希望有更多團體可以利用上述撥款進行「在地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令不同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承傳下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