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真的環保嗎?

請不要誤會筆者反對電動車的發展,在未來科技水平提升後,可以預見現有問題將會一步步解決或改善。
「你有沒有下單?」近來筆者身邊很多有開車的朋友都在問。他們在問的是大家有沒有下單訂購最新推出市場的新款電動車。這一句開場白之後,大家的話題通常都會觸碰到電動車的環保效益,例如零排放,節省油費,低噪音等等的好處。似乎大家都很相信,相對汽油車輛而言,電動車能有效大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最明顯莫過於,電動車不像汽油車輛會在車尾的廢氣管拖着一縷白煙甚至黑煙)。但大家對於電動車帶來的額外能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相對於汽油車輛而言),似乎沒有太多的理解(情況就像以為電子商貿必然會帶來經濟增長一樣,見前文)。

「集中排放」而非「零排放」電力源頭

很多正在(或打算)開電動車的人的想法是,電動車的動力來源——電力——不會產生任何污染(起碼在他自己開車的時候不會)。但事實上,撇除小部分小規模獨立生產的電力,絕大部分電力來源都是來自於發電廠,而電動車的所謂零排放,實際上只是把個別車輛的廢氣排放轉移集中在發電廠當中而已。目前世界各地生產電力的方式都主要是依賴化石能源和核能產生,發電廠本身在生產電力的時候其實已經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污染。尤其一些還是以燃煤發電的地區,電動車通過發電廠的間接排放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可能要比汽油車輛更嚴重。所以對於電動車而言,我們極其量只能說她的「集中排放」,相對於汽油汽車的「各自排放」是相對容易控制和採取後續淨化措施,但是實際情況與「零排放」的推廣印象差距千里。

製造過程消耗能源

另一個更少人關注的問題是製造電動車本身的能源消耗問題。外國有研究顯示,製造一輛電動車要消耗的能量大概是汽油車的兩倍!主要原因不是電動車的結構特別複雜,而是因為電動車的動力儲存裝置鋰電池,在製造時需要耗用很多能源(尤其在開採和提煉鋰和其他化學原材料的時候)。這些額外消耗的能源是否能被「賺回來」,將取決於電動車的使用壽命和發電廠的發電方式。電動車的壽命和里程愈長回報期愈長,發電廠發電方式愈環保(例如風電,水電,和太陽能等),電動車的效益也會愈大。(雖然沒有正式數據,但筆者經驗所知在香港很多私家車都在10萬公里里程以前已經因為車齡貪新忘舊和其他原因報廢,使得香港電動車能源回報期很大可能比外國要短很多)。

電池污染環境

此外,鋰電池這種電動車的動力儲存裝置,目前不論在生產和回收方面都會產生很多環保問題。生產方面,幾種生產鋰電池的主要化學原素(如鋰和鈷)都必須要從稀土中提煉取得。開採稀土本身已經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例如須挖開表土、使用大量水源和產生污水、耗用額外能源等等),生產鋰電池亦會耗用額外的能源。在回收方面,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處理廢舊鋰電池因為成本效益的原因不見得太有成效。有外國報道指,目前回收再造鋰電池的成本要比新開採相關礦材的成本更高,原因牽涉到鋰電池相對複雜的化學和物理結構須要進行複雜而昂貴的再造過程(包括除毒、淨化、銷毀、提煉等等過程)。
說了這麼多關於電動車的隱藏污染和成本,請不要誤會筆者反對電動車的發展。事實上,在未來科技水平提升後,可以預見現有問題將會一步步解決或改善,電動車對環保的貢獻和積極性還是樂觀和可以期盼的。只不過在目前的科技、經濟和其他條件下,消費者在接收電動車市場推廣口號信息的同時,務必要同時張開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參考不同來源的資訊,作出不同角度的分析以幫助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真正為環保盡一分努力。
(封面圖片:亞新社)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