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行禪:慈山寺慈森‧山林療癒體驗記

慈山寺推出以現代森林療癒體系為藍本的佛法修持活動──「慈森‧山林療癒」,藉建築之美、樹林之幽,讓參學者探索五感、連結身心,沐浴於林壑之間,遠離塵囂,置身平安喜悅之中。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位於大埔洞梓的慈山寺,去年在寺內栽種了500株桃花,由正念徑延伸至觀音聖像背後,以佛前供花之功德迴向大眾,為香港祈福。

如今,芳菲落盡,滿山桃花化作鬱鬱蔥蔥,慈山寺遂推出以現代森林療癒體系為藍本的佛法修持活動──「慈森‧山林療癒」,藉建築之美、樹林之幽,讓參學者探索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連結身心,沐浴於林壑之間,遠離塵囂,置身平安喜悅之中。

雨中的大雄寶殿,更有遠離塵囂之感。
雨中的大雄寶殿,更有遠離塵囂之感。

佛寺又稱「叢林」,慈山寺依山而建,建築風格也充滿了山林意趣,原為禪修理想場地。過去,參訪者徜徉於雄偉建築之間,瞻仰着莊嚴佛像,已覺嘆為觀止,氣象萬千;再嘗禪食抄經供水,更覺不虛此行。

慈悲道仰望觀音聖像,兩旁有十八羅漢松。
慈悲道仰望觀音聖像,兩旁有十八羅漢松。

其實慈山寺多年來「以境說法」,除了大庭園種植了4棵菩提樹,象徵「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外,普門西側還種有2012年由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送贈、佛陀悟道之菩提樹原株的分枝,還有羅漢松、榕樹、真柏、樟樹、無憂樹和婆娑樹等,讓有情眾生體悟大自然與人類本是同根生,從而踏上回歸本心之途。

訪問當日,天色不佳,慈山寺籠罩在一片氤氳霧氣之中,反益增空山靈雨之感。

經過這塊饒宗頤教授題辭的石碑,正念徑正式起步。
經過這塊饒宗頤教授題辭的石碑,正念徑正式起步。

正念徑位於普門正前方的慈悲道旁,長300多米,連綿起伏,種有40多種叢林植物。參訪者步入正念徑,便開始一段與大自然交流之旅,路上有不同的停駐點,「山林療癒陪伴員」會鼓勵參加者藉着聆聽鳥鳴松濤,撫摸草地,嗅聞植物,甚至擁抱大樹等方式,打開「五感」。

圖右明代佛像的特點是頭部雕得較大,頭頂上有「華蓋」。山林療癒陪伴員正示範撫摸草地。
圖右明代佛像的特點是頭部雕得較大,頭頂上有「華蓋」。山林療癒陪伴員正示範撫摸草地。

嗅聞薰衣草,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嗅聞薰衣草,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同時隨手拾起一片樹葉,一直走到正念徑最後一站「亦非臺」(名稱來自襌宗六祖惠能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著名偈語),與同修一起把拾得的葉子圍成一圈,像徵佛教的圓滿。之後再拾起葉子,與之對話,並將之放歸自然,至此「功德圓滿」。

此地稱為「亦非臺」,名稱來自「明鏡亦非臺」的偈語。
此地稱為「亦非臺」,名稱來自「明鏡亦非臺」的偈語。

以科學的角度來說,山林植物散發的揮發性物質「芬多精」(Pythoncides),也有抑制空氣中細菌生長的作用,對人體有益。專家指出,白天陽光照射,植物行光合作用時,其根、莖、葉都會散發出「芬多精」,氤氳之氣籠罩於樹冠,所以夏天芬多精的濃度也高於冬天。芬多精除了對植物有保護作用外,人體吸進芬多精,也有提神醒腦、紓緩情緒、調控壓力,甚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林間抱樹,體悟大自然與我們本是同根同生。
林間抱樹,體悟大自然與我們本是同根同生。
「溪聲盡是廣長舌,夜來八萬四千偈」,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去實踐、感悟,大自然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走完這條正念徑,欣賞完慈山寺的仿唐建築,到過大雄寶殿禮佛後,千萬不要忘記參觀慈山寺藝術博物館。

與漢傳佛教大不相同的犍陀羅「希臘臉」菩薩像。
與漢傳佛教大不相同的犍陀羅「希臘臉」菩薩像。

博物館裏收藏各地珍貴的佛教造像和文物,展現不同文化的特點,實是美不勝收,也讓我們的心靈得以開拓──歐洲的雕刻藝術,結合了亞洲的佛教文化,產生了犍陀羅(Gandhāra)佛像,這些高鼻深目、風格寫實的造像,正是歐亞文化交流的見證。

另一尊犍陀羅佛像,有玉樹臨風的容貌。
另一尊犍陀羅佛像,有玉樹臨風的容貌。

 

最新一輪「慈森‧山林療癒」相關活動報名安排:
山林療癒陪伴員招生講座(90分鐘)
日期:8月7日/8月8日
時間:10:00至11:30
7月15日接受報名

慈森‧山林療癒體驗(150分鐘)
日期:9月5日/9月11日/9月12日/9月18日/9月19日/9月25日
時間:08:30至11:00 / 14:30至17:00
8月16日接受報名

山林療癒‧慈山感官之旅講座(90分鐘)
日期:9月5日/9月12日/9月19日/9月26日
時間:10:00至11:30
最新活動資訊,可參閱慈山寺Facebook及追踪Instagram專頁。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