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香港……
節氣小雪剛過,距離聖誕節已不足一個月。香港中西文化匯聚,節日有中有西,聖誕節雖是以信仰基督為主等宗教的西方慶典,唯已融入香港文化,受歡迎程度並不遜色於農曆新年。去年今日,街頭、商場已開始看見不少聖誕裝飾,商戶摩拳擦掌,推出新貨,預備迎接大批遊客。教友忙於布置教堂、練習聖詩、預備在平安夜四出報佳音。聖誕假期更是旅遊旺季,旅行社人頭湧湧,熱門地點,一票難求。中小學上學期授課已接近尾聲,考試過後,旅行、聯歡會、參觀,大小活動接踵而來。歌舞昇平,一片繁華,這是90年代至去年香港的景象。
但時光不再,一場社會運動令全民撕裂,本是經濟動物的香港市民,忽然人人政治掛帥,不同陣營互相攻訐,口誅筆伐之餘,還訴諸以武,東方之珠一夜之間變得黯然失色。自以為掌握真理者,以普世價值之名四出破壞,以破壞法治手段來護法,以不民主手段爭取民主,以奪人自由行徑宣揚自由,事非黑白全無,整個社會陷入瘋狂。
好不容易捱至農曆新年,本以為趁着普天同慶、萬家歡愉時節,令雙方冷靜,重回談判桌,以文明手段解決紛爭。無奈一場世紀大瘟疫從天而降,全城停課、政府部門在家工作、部分行業被逼停工、康文娛樂設施停開,整個社會一下子急速煞停。本以為病毒只像2003年SARS般鳥倦知歸,誰知一波接一波,全無停止跡象。短短兩年,整個社會變化之大,前後對比,不禁潸然下淚……
沉着自處,積極面對
但傷心有用嗎?傷心是情緒的發洩,適當的發洩有助紓緩抑鬱。所以傷心是自然的反應,無需過濾。但傷心過後,就要思考如何自處。政治運動是社會大勢所趨,個人不可能逆轉;疫情是天災,我們亦不能控制,我們能做的只能順勢而行。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歷史哲學──究天人之際,探討人與天之關係,天有天道,人不可潛越,要順天而行。逆境下,我們仍要生活,飯仍要吃,子女仍要上學,成年人仍要上班。既是如此,所有這些逆境就要坦然面對。困難是事實,不可逃避,變的只能是心態,積極的面對,心會開些,憤恨會減少,人也會輕鬆些;消極的面對,憤恨只會有增無減,人只會愈來愈偏激,結果只會作繭自困,愈困愈無出路!
俗語說「年關難過年年過」,無論怎樣困難,總得過啊!這就是老百姓對殘酷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自處態度。聖誕佳節,正是好時機順勢作出不一樣的慶祝。疫情處處,上街風險高,留在家中,也可自製聖誕飾物。外賣紙杯紙碟是好材料,父母可重拾做學生時代的手藝,一家大小動手動腳為溫暖窩作個大變身。限聚令外出用膳受限制,正是好時機讓腸胃休息,清心寡欲幾天,洗洗腸胃,人也變得輕鬆些呢!
還記得聖誕卡嗎?假期不能外出,何不用心設計聖誕卡?想着親友、摯友在收到你的聖誕卡時的錯愕、驚喜表情,就恨不得馬上寄出聖誕卡了。困難只能面對、接受,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只可暫且放下,然後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