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自己內心的不安;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誇獎,而在自己愉悅而安詳。很多人都說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雖然這個講法不可以說絕對正確,但導人向善的「善」該是什麼呢?以佛教來說就是離苦得樂,因為解脫即是至善。
不應該執着於苦與樂,但不代表苦與樂不存在,只要有分別心,苦與樂便會繼續顯現。我們感到所謂的苦與樂,都是由自己的心識所造成,所以生活得苦還是樂,其實是可以由自己選擇的。
學佛的人都聽過《四聖諦》:「苦、集、滅、道」。當我們深入觀察「苦」時,會看到它呈現的樣貌,而「集」是指形成苦的原因。當找到原因時,想要滅除的心就會生起,而「道」就是滅除苦因的方法。離苦的當下就是樂,苦跟樂不是互相獨立的二者,離苦然後再去追求一個「樂」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另外,離苦得樂,這裡的樂不是貪嗔癡所帶來慾望上的享樂,而是指解脫的大自在。
因此一行禪師告訴我們,不需要刻意尋找一條通往快樂的道路,快樂本身就是道路(There is no wa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way),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就已經得到快樂。假如用「苦」的方法去爭取,是永遠無法得到「樂」的。就像不少人拼命賺錢,以為賺到錢後就一定會快樂一樣,一開始的方向已經錯了,又怎可能達到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