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常有餘 秋冬宜養陰

秋季天氣乾燥,日夜溫差較大,宜驅寒生熱,補肺養腎。秋季滋陰有哪些要點,平時又可以如何利用「五味之養」,濡潤斂藏之腎氣。

二十四節氣過了「寒露」,時近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早晚的勁風終於帶來了秋意。秋天的腳步匆匆,秋冬乾燥而蘊濕,因此,當益肺金養腎水以利滲濕,應養腎水益肝木以利疏洩。故養生須善擇食,攝食得宜,方益於養生。

精血不足 虛火上亢

《黃帝內經》有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因為春時陽始生,風寒之邪尚且為惡,不宜過早減少穿衣;夏時陽極盛,須避免過食冰冷傷陽氣,納涼亦宜適當覆蓋,以免寒濕傷了陽氣。

到了秋冬則不同,秋冬之時燥邪為患,容易傷陰,故秋冬須「養陰」,元代名醫朱丹溪(震亨)有云:「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他通過臨床實證體會到,精血(陰)虧損會產生虛火(陽)。古人認為,「精血」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不斷消耗便難補充,故「陰常不足」;精血不足,則虛火上亢,故「陽常有餘」;「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便容易生病。

藏於精者 春不病溫

秋季天氣乾燥,日夜溫差較大,人們更易患上感冒,宜驅寒生熱,補肺養腎。腎若得其養,則可生肝木(水生木),為「冬藏春發」打好基礎,此乃健康之本。

平時可多吃洋葱、芥菜、蘿蔔、甘藍、馬鈴薯、平菇、番木瓜、羊肉、鳥肉、百合、栗子、蓮子、枸杞子、杮子、紅棗、龍眼、糯米、黃鱔、淡菜、鯤魚、玉米、白扁豆、黑豆、合桃肉等食物,以五味之養,濡潤斂藏之腎氣。《黃帝內經》云:「藏於精者,春不病溫」,正是此理。

中華醫學認為,滋陰主要有兩個要點:水和氣。確保每天有足夠的水分,可促進新陳代謝,消除體內毒素。養氣主要是補氣。有了足夠的水和氣,自然不易生病。

滋陰補氣民間的「驗方」便是吃粗糧粥,不管餓不餓都可以吃,這樣也能健康長壽。「中國日報網」年前便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經過逾14年對逾10萬名志願者的追蹤研究,發現經常食用麥片粥、糙米、玉米和藜麥等粗糧的志願者,患心臟病的風險相對地低。

朱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