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繁昌校長:加快推動本港大學國際化迎接挑戰

「提起香港的大學,很多外國人都會想起香港科技大學,這是我們一路累積的江湖地位。

創校23年,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已由當初的「勞斯萊斯大學」,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亦是全球大學排行榜的常客:2014至2015年度,該校於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51;QS 世界大學排名位列第40;該校亦於2014年QS亞洲大學排名位列第5。

全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的定位清晰,是本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科大校長陳繁昌娓娓道出該校的成功之道。「在科大,每位教授都要做學術研究,憑着這些研究,我們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同類型大學比較,因此較易獲得認同,而這亦是研究型大學的特色。」
陳繁昌澄清,1991年香港科技大學創建時,全球還沒有甚麼大學排行榜,由此可見科大並不是為了爭取排名才定位為研究型大學。「對於當時的科技界和教育界,創立科大是重大發展,我校的使命和願景亦吸引了很多高級學者,不只是香港的,也有來自內地的、台灣的、外國的,當中有年輕的,也有經驗老到的,他們都不是為了薪金而來,而是想在科大創一番事業。我曾聽說,我校的實驗室即使到了周末的晚上10時仍然是亮着燈的,這就是科大學者的創業精神。」

天時、地利、人和 成就科大

陳繁昌形容,科大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天時:由於歷史因素,港人自少接受兩文三語的訓練,能通英語,方便於國際上招聘人才;地利:香港貴為國際城市,擁護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吸引信奉學術自主的國際學者。「其他亞洲國家,或因歷史因素,或因國家背景,在國際上地位都不如香港般有利,老實說,即使香港現在再開辦一間科技大學,也未必如當初般成功,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成果。」
提到人和,不得不提科大創校校長吳家瑋教授。陳繁昌校長指,吳家瑋教授當年堅持招攬一流學者的策略,認為招聘二流學者,只會教出二、三流人才,唯有招聘一流學者,才可教出一流人才。「我校教授全都在一流大學畢業,當中也有人在這些大學執教過,他們的文化、水準、論文都獲得認同,他們的讀者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一群。」
香港科技大學在短短20多年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香港科技大學在短短20多年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初創校時,科大的研究範圍不廣,主要集中在數個項目上。「以往由於學者人數不多,我們不追求研究項目的數量,只要求它們的質量是優秀的,例如物理的科研項目,我們也不是所有物理項目都做研究的,而是挑選數個題材,深入研究。時至今天,回顧這20多年來,我校學者的科研成果都是亮麗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嘗試更多,擴闊科研題材的範疇。」
除了人才的配合外,政府亦屬於人和重要的一環。「發展研究型大學的方法有很多種,保守一點的,可以將研究型大學的元素加諸在既有的綜合型大學系統上。這樣的話,不但風險較低,需要的資源亦較少。但當時政府並沒有採取這種方案,她獨具慧眼,有先見之明,認為既然要發展,倒不如辦一間全新的研究型大學,給予我校龐大的發展空間和充足資源。」

讓學生於壓力中成長

科大的英文名稱為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 HKUST,後來有學生不滿學業過於繁重,將之戲稱為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更曾就此向陳繁昌校長投訴。「其實最近校內已沒有這類投訴了,大家都需明白,全世界的一流學府例如是哈佛、劍橋;又或一流的金融機構如 Goldman Sachs(高盛);甚至一流的足球聯賽如 Premier League,全都是充滿壓力的環境。說句實話,毫無壓力的大學或者機構,倒不如不要進去,因為人必須學會應付壓力、利用壓力,透過適應環境以了解自身優點、缺點,加以改善、補救。所以,若問到我校會否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答案肯定是不會,很多學生也認同我校的做法,他們認為能學以致用,僱主亦認為我校畢業生知識豐富、態度良好,這兩項優點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事實上,除了充實的學業課程外,香港科技大學亦致力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發展空間。「無容置疑,我校對學生的期望很高,要求他們在課堂和考試上的表現都要傑出。至於學術外的校園生活,我認為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讓他們享受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比如是課外活動,很多學生都跟我說,不論是音樂、體育、水上活動,甚至社會服務的活動,他們都樂於參加,所以我們來年將籌備更多活動。」
陳繁昌校長在學生龍舟比賽中親自打鼓領航。(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陳繁昌校長在學生龍舟比賽中親自打鼓領航。(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擬辦住宿學院 創立學院文化

另外,陳繁昌教授指出,學校正與政府溝通,希望把現正增建的宿舍發展成住宿式學院。「我們一直在興建新的宿舍,一旦落成,預計可提供1200個新宿位。只待政府批準,這些宿舍將發展成 Residential College(住宿式學院),就像香港大學的 St. John’s College、何東夫人紀念堂,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外地大學如牛津、劍橋亦有住宿式學院,我以往身為耶魯大學的教授,也是屬於 Berkeley College。」陳繁昌期望,科大學生將來可以在學院中聚餐、舉辦活動、與教授交流閒談、成為朋友。「這會是一種文化,改變我們現有的宿舍環境,將教育由教室擴充至整個校園。」

外訪推動科大邁向國際教育界

自上任以來,陳繁昌校長不時外訪,他解釋,頻頻外訪是為了推動科大邁向國際教育界。「我們要更積極地向外國宣傳,讓香港的大學登上國際舞台。事實上,科大在這方面是做得挺不錯的,提起香港的大學,很多外國人都會想起香港科技大學,這是我們一路累積的江湖地位。」
但他強調,雖然香港教育界於外國有一定的知名度,可是很多人對香港的大學,甚至香港,仍只是一知半解。「香港在環球金融界有相當的地位,可謂舉世聞名,但於科技與教育界中,很多科研人員和學者都不太認識香港,提起香港,他們仍有很多疑問和顧慮。比如說,有教授分不清內地和香港的分別,以為我們都是以中文教學,而他們不懂中文,所以從未考慮到香港發展。」他表示,外訪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向國際上一流的人才,不管是學生還是教授,宣傳香港的大學,讓他們了解本港有良好的辦學環境、學術水平,同時亦是國際都會,能夠包容各地的學者精英。
「在國際化方面,科大注重的不是數量,不是說有愈多持有外國護照的教授和學生就愈好,我們是要透過國際化,讓本地學生得益,擴闊視野。我校有四成學生於畢業前最少出國交流一次,這就是國際化,大學生活的國際化。往後我們會繼續與世界各地的大學溝通,尋找更多合作夥伴。當然,在這之後,我們可以嘗試更高層次的,收取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鼓勵他們來港交流,這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做法,例如哈佛大學,它也不是只錄取本地生的。」
陳繁昌校長着重與學生交流,喜歡聆聽學生意見。(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陳繁昌校長着重與學生交流,喜歡聆聽學生意見。(香港科技大學提供)
陳繁昌補充,在國際化的進程中,不可只考慮外國的大學與人才,亦要考慮中國內地的。中國內地人才眾多,有出色的教授,亦有傑出的學生。除此之外,國內資源亦十分豐富,比如說研究基金。「香港的優勢是她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又受惠於一國兩制,例如香港學者不用交中國的稅,卻又可以申請國內的研究資助。換了是美國的研究基金,香港人是不能申請的。」

香港高校面臨亞洲國家激烈競爭

他又認為,若不盡快推動本港大學國際化,勢將被其他亞洲國家的大學趕上,甚至超越。「現在很多亞洲國家都察覺到,大學發展不但對地方經濟有利,對國家整體發展亦相當重要。當中又以科技大學最為特別,因為科學研究與地區創新和經濟的關係密切。長江後浪推前浪,亞洲國家的大學發展迅速,例如韓國,當地發展大學的成果令人驚訝,而且私人機構對於資助大學發展不遺餘力,以平均資助而言是全球之冠。回想一下,60年前韓國才剛打完仗,差不多是全球最窮的國家,當地發展可謂驚人。」
他指出,雖然科大定位清晰,但仍面對激烈競爭。「整個亞洲,我隨便數數也有十多所新的科技大學正在開辦。印度本來有七至八所 IIT(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聽聞未來會多建約九所;日本亦開辦了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比科大還要新;新加坡亦有南洋理工大學;中國則有深圳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國科大、合肥中科大、上海科大。」
陳繁昌認為,以上大學都會爭奪全球的一流教授,為了與之競爭,本港大學必須充分利用香港國際都會的優勢,吸納各地人才。「我們有外訪團隊,每次抵達外地,必先會見當地領事,了解當地高等教育業界情況,亦會與不同大學校長會面,比如說 MIT、UC Berkeley、哈佛大學,跟他們作學術交流。另外,我們外訪的目的之一,是要招聘各地人才,所以我們會在大學舉辦講座,向他們介紹科大及本港其他大學,比如在 MIT 的講座,共約有70至80人參加,反應相當踴躍。」他又指,香港的高等教育界可算是非常出色,只是一直未有大力宣傳,以致各地學者對本港狀況未有深入了解。「我們不可以假設別人了解香港的狀況,事實是,即使本港大學辦得有聲有色,很多國際學者仍對香港的治學環境抱有疑問。記得一次講座,有學者問及香港與中國的分別,擔心來港執教不能享有學術自由;又曾有學者問及研究經費的來源;亦有法國教授擔心來港執教後,家人無法跟隨到港安居,以及香港沒有法語學校供子女報讀。」
他強調香港必須保持警惕,尤其當中國於國際舞台上迅速崛起,香港稍一不慎,便會陷入被邊緣化的危機,所以必須推動國際化,讓世界了解香港的獨特之處。「最有效的方法是約見當地傳媒,接受他們專訪。另外我們的校友亦很幫得上忙,雖然我校歷史只有20多年,校友已遍布全世界。比如說南美洲,我們在智利亦有校友,他們曾在科大攻讀 MBA,回流後在當地創業,搞得有聲有色。」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灼見名家圖片)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灼見名家圖片)
陳繁昌校長簡介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理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哲學博士。陳教授專長於數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的研究,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數學家之一。
曾任加州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研究員,並在耶魯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1986年加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為數學系教授,1997年晉升為數學系主任,並於2001年至2006年期間出任該校的自然科學學院院長。2006至2009年出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助理會長,掌管數學及自然科學部,負責統籌及管理部門的科研經費,範圍涵蓋天文、物理、化學、數學、材料科學以及跨學科活動。2009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現為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成員和香港科技園公司督導委員會委員。2014年初,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為當屆新增院士中唯一的華裔科學家。
陳教授是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董事會成員、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校長諮詢委員會委員、奥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和美國百人會會員。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