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宣布減息四分之一厘,市場以為寬鬆貨幣政策可以為 A 股牛市添新動力。2014年11月21日啓動的牛市以人行減息始,每隔若干時候市場總會有減息降準的消息傳出並例必伴隨着市場的大幅變動,這類政策行動可以說是本輪 A 股牛市的運行核心了。因此了解央行降準減息的功用,尤其是對股市和實體經濟的功用,以及這些政策行動的規律,對於把握 A 股的運行韻律有極大的指示作用。
中國特色的量化寬鬆?
很多人把人行降準減息稱為中國版的 QE,即量化寬鬆政策。美國是最早實行這種政策的國家,原意是在金融海嘯中,很多金融機構因資產負債表的危機,使貨幣流速大幅減慢,使金融體系運行受到極大影響,從而禍及實體經濟。QE 通過降息買債,增加貨幣供應,抵消貨幣流速下降帶來的消極影響。通過多輪 QE,終於協助美國經濟擺脫嚴重衰退的羈絆,步入復甦的正軌。我這裏所以用「協助」一辭,是因為美國經濟這次劫後重生主要依靠的是創新的支撐,即岩頁氣油開採技術和多個領域的創新技術突破。中國降準減息儘管和美國 QE 一樣都是意圖以寬鬆貨幣政策來振興疲弱的經濟,但是中國今天遇到的經濟難題迥異於金融海嘯時的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能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非常值得注意。因為這事關寬鬆的貨幣政策要去到什麼程度,維持多長時間?
產能過剩及公費開支銳減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維持了相當時日,其黃金歲月在新世紀肇始的十年。伴隨加入 WTO,受益於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經濟脫胎換骨,三數年就再造一個中國。但中國在這段時間國內生產與消費嚴重失衡,必須靠外部需求來維持總供應與總需求的均衡。隨着金融海嘯的發生,外部需求無復舊觀。再加上當年為應對金融海嘯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使產能過剩問題變得非常嚴重。造成近數年中國經濟增長拾級而下。出現這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無復當年。
內部需求包括投資與消費需求,在幾乎所有領域都出現產能過剩的環境下,都增長疲弱:投資領域除了基本建設外,增加生產設備的投資必然使產能過剩加劇。而消費領域又偏偏在這時面對前所未有的難題。中國消費領域有與別不同的結構,那就是公款消費在整體消費中佔相當的比重。而且公款消費具有剛性增長的特點。大家知道前些年份公款消費以相當高的比率不斷增長,因為用阿公的錢,多多益善,具互相攀比,拾級而上的特點,不須像私人消費要據荷包量入為出。近年新一代領導人厲行反腐,打老虎,拍蒼蠅,雖然有正朝綱、收民心之效,但表現在消費方面使消費需求明顯萎縮。在諸如酒類、奢侈品、餐飲等方面更是致命性的打擊。
量寬能否提振中國經濟?
在對中國目前經濟形勢的粗略分析後,我們來看看寬鬆貨幣政策能否扭轉中國經濟目前下行的趨勢。首先寬鬆的貨幣政策對外部需求幫助不大。因為 RMB 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實行着某種程度的匯率掛鉤政策,貨幣政策與匯率沒有必然關係。對於消費領域,中國消費金融不是很發達,貨幣政策放寬對消費融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反腐是政治問題,是執政黨重建合法性基礎的舉措,貨幣政策不會對此有任何影響,從而公款消費的額度不會因貨幣政策而改變。
貨幣政策寬鬆最有正面影響的是房地產,降準減息使發展商較易得到融資,投資者的按揭成本下降,是最受益寬鬆貨幣政策的行業。而房地產是影響千家萬戶,又是產業鏈最長的行業。在目前形勢下是穩住中國經濟的關鍵所在。在目前中國政經環境下,房地產市場尚有不測,大事去矣。從這一角度看,寬鬆貨幣政策最重要的目標應在房地產,或者說是圍繞房地產市場走向轉的,即房地產市場如出現險情,包括價格下降或嚴重呆滯,貨幣政策必作配合以振衰起敝。
政策目標在房地產
但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經多年景氣,房價處於高位,很多地方且有嚴重供應過剩問題,所謂鬼城是也,本來房價見頂回落已現趨勢,尚非政治需要帶來消費嚴重萎縮的經濟險情出現,政府本無需要頂任房地產,現在形勢比人強,政府只好向現實低頭了。但此舉必有負作用隨後,即房地產的失衡進一步累積,只是江湖救急,管不了這許多了。唯政府在房地產的盡地一煲,不是要力推房價向上,且不是短期可收宏效的,這就決定了寬鬆貨幣政策的小步慢行,總其說將會是相對長期化的了。
寬鬆貨幣政策可使資本市場主要是股市帶來刺激,從而產生資本增值效應有助民間消費。美國 QE 促使股市資產價格上升帶動消費,協助經濟擺脫衰退泥淖功不在小。但中國股市的投資者結構一方面使市場一哄而起,險象環生;另一方面因為集體投資機制不發達,股市上升未必使市民普遍得益,往往只是造就多若干億萬富翁,對消費其實刺激不如那些市場健全的國家。
短期內將難以扭轉局面
綜上分析,中國的寬鬆貨幣政策不可能在短期內扭轉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可能要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央行的恒常公開市場操作,即所謂逆回購正回購不說,降準減息這類的政策行動應以小步慢行為主要特色。自11月21日以來,共有三次政策行動,其中12月底的那次改變統計口徑雖不那麼正式,但因為有等同政策行動的效果,不應排除在外,這樣大約五星期有一次政策行動。中國金融建制多移植自美國,諸如期指於每月第三個周五結算等。聯儲局每六周一次議息,人行如每五周開會也是很合適的。只是中國政府沒有美聯儲般公布周知,喜讓市場揣測,這也算是中國特色了,但孰優孰劣無待筆者評論而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