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美國波士頓城市醫院的宿舍,30歲的醫生 Dr. William Bosworth Castle,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吞下300毫升未煮熟的免治牛肉。
一小時後,他伸手進喉嚨催吐(扣喉),將半消化了的牛肉嘔吐出來;加入酸素,發酵6小時,隔渣過濾。接着,他把那些臭氣熏天、又酸又霉的製成品拿去病房,餵給他的病人吃。
你會問:這個醫生是變態的嗎?
然而,那些患了惡性貧血的病人,每日吃下這些「醫生的嘔吐物」後,血液中的紅血球水平恢復正常,竟一天一天的好起來。
紅血球水平是怎麼保持的?
直至20世紀初,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仍是不治之症,患者的紅血球水平持續下降,病徵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手腳麻木、平衡感和反射動作變差、抑鬱與昏迷,最終死亡。
1926年,美國的 Dr. George Minot 發現進食大量未煮熟的牛肝和牛肉,可以治療惡性貧血(其實是補充了維生素B12的緣故)。這個發現救治了無數病人,其後 Minot (與Whipple 和Murphy)更因此而獲頒諾貝爾獎。
然而,Minot 的思維尚停留在19世紀,研究是純粹靠仔細觀察、反覆驗血和記錄等方式,卻未能夠進一步發掘背後的病理原因。此時,他年輕的學生Castle就想:「為什麼正常人不需要多吃牛肝,也能保持紅血球水平呢?」
Castle 並不滿足於單靠觀察的科學發現,而是想深入了解每個疾病的機制,尤其當時加拿大的 Dr. Frederick Banting,剛剛以狗隻實驗研發了胰島素,不但獲得諾貝爾獎(見拙作《100年前的奇蹟》),還及時拯救了因糖尿病而瀕死的恩師 Minot 性命;Castle 對醫學科研,有着無法動搖的決心。
理解疾病背後機制,才能真正治標治本
Castle 發現,有些惡性貧血病人即使吃了大量牛肝,徵狀仍未有改善。他心念一動:「難道是病人的胃液缺乏了某種物質,因此無法吸收牛肝裏的營養?」
本着這個假設,Castle 開始了最直接簡單的實驗:利用自己的胃液去治療病人。第一步,他讓牛肉在自己的胃裏消化,嘔出來餵給病人吃,令他們的紅血球回升。第二步,他只給病人餵自己的胃液,發現沒有改善。第三步,他把自己胃液與牛肉在體外混和發酵兩小時才餵給病人,紅血球數量又快速恢復正常了。
於是,他得出了結論:「惡性貧血的成因,是病人天生缺乏一種物質;此物質能夠與胃液和牛肉中的某種營養產生化學作用。」他把這種物質,命名為 Intrinsic Factor(內在因子)。
Castle 相信,只有徹底理解疾病的背後機制,才可真正地治標治本,讓病人生命得到保障。
醫學研究的一小步,病人命運的一大步
若非那個令人作嘔的實驗,誰能想到一丁點兒肉眼看不到、提煉不出來的 Intrinsic Factor,竟然是扭轉無數病人命運的因子?醫學研究的起點,是科學家們憑着興趣與熱誠,日夜反覆思量,培養成敏銳的直覺;然後,他們抓着星火般的靈感,靠著有限的資源、無限的創意,在研究路上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邁進,將靈感變為真實。
用「嘔吐物」做實驗,放到今天當然不可能通過道德評審;事實上,當年 Castle 也是瞞着病人的——倘若病人知道吃的是醫生的嘔吐物,可能寧願病死吧。
而且,世上哪有實驗是嘗試一次就成功的?以Castle膽大包天的性格,說不定在之前已經常偷偷給病人吃過許多古靈精怪的噁心東西,累積了無數次失敗經驗,最後才達到「Intrinsic Factor + 胃酸+ 生牛肉」的結果!實情如何,就只有天知地知、以及他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