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剛慶祝完30周年慶的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醫專),現時大約有來自73個專科的9000名院士,醫護均由醫專推薦,在香港醫務委員會及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註冊為專科醫生。踏入龍年,醫專將在不斷變化的醫療需求下,繼續推動香港醫療體系發展,確保醫護質素,並紓緩人手不足問題。
梁嘉傑:醫學教育以實踐能力為本
醫專主席梁嘉傑教授於午宴上表示:「醫專將改革各分科學院的專科培訓課程,以實踐能力為本的醫學教育(CBME)。不再採用『一試定生死』的模式,來判定專科學習的成績,而是以臨場工作能力為本,因為有些人擅長考試,故不應將能力與分數掛鉤。」
過去醫生須接受6年培訓,進行一定時數實習後,再通過考試,才能獲取專科資格。改革後,會主力從實際醫療工作環境下評核其工作能力及表現。梁家傑指,醫專未來也會為這個新培訓模式投放資源發展師資,務求與環球教育更接軌。醫專轄下部分學院已改用新模式數年,梁嘉傑形容,這是一場長達5至10年的改革。
醫專2023年底又與中大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及醫院管理局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四方面攜手進行醫療教育合作:
- 承諾每3年舉辦一次醫學教育會議;
- 建立交流合作平台,特別是交流從醫學院入學到本科醫學教育、畢業後的培訓和獨立專科實踐的課程連續性;
- 探討香港醫療業界和專業領域相關的各種議題,人手供應、培訓課程設計、學生和專職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執業的合適情況、嶄新科技的應用等。
拉近深港距離
2019年,醫專在深圳建立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為內地醫生提供專科培訓,專科培訓項目由初期4個專科(急症科、臨床腫瘤科、腎內科及婦產科)增至2023年10月共7個專科(新增普通兒科、神經外科及麻醉科),並由港大深圳醫院擴至以12間深圳市醫院作為培訓試點。
截至2023年底,該中心已為全深圳市各醫院組織了多達43場專科醫師培訓及導師培訓,總人數超過1400人,「培訓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提高深圳的專科培訓和醫療服務水準,加強兩地交流,並非為了培訓深圳專科醫生到港工作。」梁嘉傑指,內地專家表示香港部分系統值得學習。
病者最關心的:免轉介及預設醫療指示
作為組織、監察及評核醫學專科及牙醫專科培訓的獨立法定機構,醫專負責頒授有關資格,並負責延續醫學教育及持續專業發展。一般市民對於上述這些硬核內容未必感興趣,但相信他們也會關心最新《輔助醫療業條例》修訂建議下,病患可直接向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求診,而免醫生轉介的討論。梁嘉傑強調,「免轉介」不等同於「免診斷」,如果病人跟開某一位物理治療師,有病痛時想馬上求治,不想等醫生轉介,很能理解。但不排除治療師有時只是處理表面病徵,而未有觸及深層病因,這時醫生就可發揮作用,保障病者最大的安全與利益。
至於俗稱預設醫療指示,根據醫管局的指引,以下情況不提供或撤去維生治療屬於適當決定:
• 如果清醒及知情的病人拒絕接受該治療,
• 如果該治療已無效用。
醫專對於醫務衞生局2023年底動議的《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表示支持, 相信立法有助確立預設醫療指示的法律地位以及社會普及度。梁嘉傑指:「醫專轄下的專業及道德倫理委員會正制定《預先醫療指示的良好作業指引》,旨在為醫生在進行預先護理計劃、制定預先醫療指示和不進行心肺復甦決定、處理疑問和衝突時,對保護病人有一套完善指引。」
AI管治之: 醫療倫理與實踐挑戰
AI人工智能應用已日益普及,並落實到日常生活及醫療層面。醫專早於 2021 年已關注到未來人工智能在醫療上應用的趨勢,在轄下的專業及道德倫理委員會設立人工智能專責小組,以探討香港引進AI時需要考慮的專業及醫療道德議題。2022年7月進行首個線上研討會。2023年,生成式AI雖已引進大學,但尚未納入本港醫療系統。
專業及道德倫理委員會人工智能AI專責小組召集人馬承志醫生在專題演講時提到,史上首個人工智能程序於1955年出現,它就是由紐厄爾(Allen Newellt)和西蒙(Herbert A. Simont) 合力編寫的電腦程式邏輯理論家(Logic Theorist),當時是一個驚天突破,能靠演算論證38個數學原理。經過多年飛躍發展,今天的醫療AI已可勝任更複雜的工作,很多醫生都相信,可將基層工作如首輪篩檢X光片及癌症成像交予AI檢定,第二輪再由專科醫生人手確認,從中節省大量重複而繁瑣的工序,讓醫生有更多時間與病者溝通。
不過,正如醫學期刊《刺針》2023年8月號提及,AI用於醫療有利有弊,雖然歐盟的AI法案有要求:高風險AI系統需要在審批前予以評估,並在使用時加以監管,不過科技公司如亞馬遜、Google、Epic似乎對此都有抵觸。馬承志表示,臨床實驗的最新AI發展和應用,仍牽涉大量檢測及討論,包括可靠程度、醫學法律、道德考量等議題。面對AI帶來的新機遇與挑戰,委員會將嚴格執行使用AI的原則,確保合乎醫療專業及醫學倫理實踐。並定期與本地及國際機構和大學合作,以確保AI在香港醫療體系中按軌道正確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