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文:〈貨櫃碼頭閒置用地轉換是時候──告別劏房籠屋 十年建屋計劃淺析之二〉
香港發展研究基金倡議的十年建築計劃,是由香港葵涌貨櫃碼頭及屯門內河碼頭出發,沿着西岸發展,由臨時房屋到社區建設和產業開拓,既可解決逼切的住屋需要之餘,更讓港人逐步由香港走進融合大灣區。
以灣區為切入點 逐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粵港澳大灣區承擔着未來一國兩制新實踐的重要使命,灣區融合發展,共建共同家園是國策,也是人民願望。 在灣區城市建設香港人安居樂業的新社區,是未來香港解決民生困局、讓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良好機遇。正如前幾天中央宣講團要員、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所說,香港要抓住機會,以免「蘇州過後無艇搭」。
究竟在灣區內地城市建設香港新社區是一個怎樣的構想?香港回歸邁向25年,雖然保持了整體的繁榮發展,但與內地城市在社會領域的交流融合卻步履蹣跚,尤其是在生活、 文化領域上仍處於「你還是你,我還是我」的階段, 不少港人對灣區的了解不深,也不知該如何融入。 對於香港年輕人而言, 一下子到大灣區發展又擔心未能適應或欠缺門路。
香港面積1100多平方公里,粵港澳大灣區(9+2)的面積5.6萬平方公里,相比就知天與地都變大了。
《港深莞:青年.居住.創業.生態》西岸發展方案提供了起步點、 落腳點、路線圖和時間表,為港人提供社會流動機會, 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規劃發展方向,計劃自己的未來。
在新社區建設方面,基金建議由中央政府主導, 作出整個新社區的規劃,興建公營房屋、醫院、學校等公共設施, 配以「港式」醫療、教育、休閒生活等制度安排,吸引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到內地就業、創業,直接參與及分享大灣區發展成果,從而提升港人對祖國的政治認同、身份認同和情感認同。
把握灣區發展機遇 共構「西岸科創走廊」
自回歸以來,中央對港政策確保了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但隨着內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香港錯過了產業升級轉型的時機, 加上長期積累的內部矛盾逐步浮面,香港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1998年,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成為在科技發展及應用資訊科技方面的全球首要城市的宏大願景,尤其是在電子商業和軟體發展上處於領導地位,隨後也推行了數碼港培育計劃。但現實情況是,創科行業一直如處霧夢之中。香港經濟結構持續僵化,使香港喪失持續發展的潛力。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 提出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包括香港在內的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標誌着香港正面對創科發展的重大機遇,機不可失。深圳是科技產業中心,有廣闊的市場應用環境。我們的方案是三至五年的中期計劃,在深圳的前海和河套重點發展區。而再往北上,東莞以試驗區為試點建香港新社區,有製造業盤地,可以十年為長期發展計劃。
東莞對香港而言並不陌生,改革開放40年,在東莞建廠的港商多不勝數。香港優勢是面向國際市場,可吸引和孕育科研人才。香港應乘勢而上融入國家創科產業,由香港出發沿西岸發展,形成與深圳、東莞共同建設集科研、技術轉移、生產於一身的「 西岸科創走廊」;再進一步與廣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對接,共同構建東莞交椅灣區發展成新型青年創業重鎮,作為核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延伸閱讀:
〈告別劏房籠屋 十年建屋計劃淺析之一:千里之行始於香港的葵涌〉
〈告別劏房籠屋十年建屋計劃淺析之二:貨櫃碼頭閒置用地轉換是時候〉
作者簡介
鄭耀棠,大紫荊勳賢,GBS,JP,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發展研究基金主席。前工聯會會長、前理事長。曾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立法局議員、臨時立法會議員、國務院港澳辦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推選委員會委員、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醫院管理局成員、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委員、經濟及就業委員會成員、保良局顧問局顧問、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代表,以及授勳評審委員會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