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歐洲旅遊,除了當地著名景點外,還有3個非主流的地方很值得一去,那就是菜市場、教堂和墓園。前者反映了現實的風土人情,後者呈現了人心如何安頓。如果三者選一的話,我對於墓園的興趣較大,因為它時而給我某種啟示,以及某程度的心靈洗滌。
神學眷顧下的西方墓地
墓園(cemetery)一詞源於希臘語koimeterion和拉丁語coemeterium,意思是睡覺或安息之地,既有宗教上的延續意味,也體現了教徒的復活信念。由是之故,西方的墓園給人莊嚴和安寧之感,有人會來此拜祭,也有人來此看書、休憩,甚至約會。
最近在Netflix熱播的《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也有如此情節。來自美國的女主角Emily在巴黎的廣告公司工作,在她生日那天,法國同事Luc帶她來到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 Lachaise)的巴爾扎克墓碑前,進行了一段關於「來世與今生」的有趣對話。
遠在La Clusaz的墓園
我和墓園還真是有些緣分,幾次歐遊,所住附近都有一個墓園。數年前的巴黎之遊,酒店就毗鄰巴黎第二大墓園──蒙帕納斯公墓(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那可是許多大人物安息之所,包括哲學家沙特、大作家莫泊桑和社會學家涂爾幹。我曾將此經歷寫成文章〈接近天堂的地方──巴黎掃墓隨想〉。
今年也是如此,2月份我們來到鄰近瑞士邊界的小鎮拉克呂薩(La Clusaz)。這個小城鎮常住居民不到2000,但由於坐落於阿爾卑斯山脈下,是理想的滑雪勝地,所以吸引了眾多的滑雪愛好者來此。
這次遠行令我留下美好回憶的並非滑雪片段,反而是酒店旁那個不知名的小墓園。這個墓園確是不知其名,我後來在Google地圖上反複搜尋,雖有具體位置,名字卻沒標示。
這個無名墓園的位置極佳,可遠眺阿爾卑斯山,視野壯觀。100多個墓地排列整齊,上蓋皚皚白雪,兩旁長青樹木挺拔高聳,規模雖不大,卻有磅礴之感。
有意思的是,這裏的墓地都背向巍峨山脈,最好的視覺方位反而留給了來此掃墓的生者。這與中式墓地的擺放方式很是不同,逝者為大,肯定是朝向最佳方位。如此是否常態,有何特別含義,倒值得繼續探究。
我最感興趣的是墓碑上的文字。東西方的墓志銘很是不同,前者鉅細無遺,對象主要是後人;後者簡單扼要,對象是神和自己,有自我剖白的意味,如此也影響了東西方文化中的自我表達。有關此現象,我曾在〈中國文化中的墓誌銘──兼論中西方傳記寫作〉中有初步探討。
好了,我們且看看墓碑上的逝者資料。有的相當長壽,像這位名叫Marthe的女士,活了近100歲(1916-2018),但更多的中年已逝。這位滑雪愛好者Regine CAVAGNOUND(1970-2001)死的更早,不過31歲已離開這片他所熱愛的滑雪勝地,長眠於阿爾卑斯山之下。
最令人感慨的,就是孩童的墓碑,這位名叫Sandrine的小女孩(1961-1967),生於1961年,短短6年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死因究竟為何?惹人無限遐思。
每看到這些孩子的墓地,不由得有些神傷,很多事情都沒有經歷過,就這樣走了。不過再想想,經歷了也不擔保是好事,天意如此,冥冥中自有安排,對於我們這些東方人來説,也只能如此概括。
宗教、美學、死亡
死亡是個忌諱話題,但是這個人生大限,我們都無可避免,也無法逃避。那麽去到某個階段,也需要偶爾想想。答案雖然欠奉,但起碼對於該如何生活,或許會有一些不同看法,也許還有正面作用。
中國人社會向來缺乏死亡教育,譬如在傳統國畫中,基本上全然迴避死亡題材,與西方南轅北轍。這肯定與宗教背景相關,西方一神教觀念下的死亡論述,相對簡單易懂,也容易接受。但是在缺乏一神概念的中國文化中,如何表達、解釋死亡,真是困難。
孔子的處理方法直截了當──「未知生,焉知死」,與其難有頭緒,徒費工夫,倒不如好好的活在當下,珍惜現在。
在這方面,中國人是不折不扣的現實主義者。
但是否中國文化對此生死問題就一籌莫展,只懂逃避呢?那肯定不是,不過我們的出路比較複雜,門檻有點高,譬如從美學(即人的感受能力)中尋覓心靈感悟和身心安頓。
其實「美」的本義已頗具宗教性。你看,「美」的篆文分為兩部分,上面是羊,下面是人,含義是巫者戴着羊頭,透過舞蹈來溝通神人關係,既可傳達神之指示,也能呈上人之祈求。
無獨有偶,在古希臘的文獻中,巫也被記載為神學詩人和舞者。由此來看,在中西文化的源頭上,「美」均具有宗教和神秘主義的性質,兩者均相信靠人之本能,能夠溝通上天,解決終極問題。
至於分道揚鑣,那是後來的演變結果。
回顧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核心思想都具備美學元素。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至善至樂;老莊的道法自然,物我俱忘;以及禪宗的明心見性,審美解脫。
這也難怪在「五四」中西文化衝擊之際,王國維和蔡元培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後來的李澤厚也有以審美代替宗教之說。無獨有偶,同時代的西方大思想家韋伯也提出,審美可以取代宗教,成為新的世俗超越和精神寄託,這也是對現代西方工具理性之弊端的救贖。
話說回頭,審美話題下筆容易落實難,因需要學習和體驗,還需某程度的稟賦,門檻比較高,其難以言説的本質,也注定永遠落後於一神論述的簡單思路,無法一步到位。
雖然如此,這卻是一神宗教和怪力亂神之外的可行大道。天下並無免費午餐,又要心靈安頓和自我提升,又不肯付出代價,這種便宜事還真是沒有。
問題是,我們的社會又是否重視美學(感受力)教育呢?
感恩和珍惜
生死大事,可以説的無比複雜玄乎,但更為實際的,還是該怎麽活。根據前人智慧,活着的態度比形式更為重要,而最為重要的態度,就是感恩。感恩向來是西方宗教和東方智慧的核心元素,如此才能珍惜和專注,可以超越小我,從無邊欲望中解脫出來。
從美學角度,心存感恩的人的感受力也更強,也更容易體察萬物之妙,感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真諦。
這也算是某程度的殊路同歸吧。
有機緣的話,也去墓園走走吧,那裏能夠給我們某些啟示,甚至能帶來某程度的心靈洗滌。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下午,我在這座距離香港1萬多公里的無名墓園,享受了一段寧靜時光。今晚窗外細雨淅瀝,我重看照片,拿起紙筆,為這片遠在他方的土地,留下了一點記錄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