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香港非無人島 考古遺跡現姿采

多年來的考古發現,可能將香港史前人類活動推前至舊石器時期晚期(約1萬年前), 又或體現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良渚文化與香港文物的關係,南中國、東南亞與島嶼文化圈的形成,南方越民族與西南民族的文化交融。

2012至2014年,港鐵沙中線九龍城段施工期間,舊啟德機場大樓周圍發掘出香港最大面積的考古項目。在上層明清文化層之下,是宋元文化層。發掘出房址、井窰、墓葬、 灰坑、溝渠等1000年前先民聚落生活遺跡,出土文物器具70多萬件。其中數百件,主要是宋元陶瓷器具,於港鐵宋皇臺站內大堂,以「聖山遺粹」之名,長期展覽。

香港另一著名考古展覽是九龍西北李鄭屋的東漢磚室墓,是1955年的考古發現。李鄭屋墓體現東漢中晚期中原文化,越過長江,南至廣東,直抵深圳,以至今九龍半島,即珠江河口的最南端。古墓型制,及墓磚有「大吉番禺」、「番禺大治曆」刻文,專家考證為官吏墓。秦漢時期,香港屬南海郡番禺縣治下。

逾百處考古遺址  佐證古文化交流

香港的考古發掘,約自1920年代開始,至1997年,已有逾百處遺址發掘,分別出土新石器時代早期,即距今約7000年前,至明清時期的文物。

其中新石器時期遺址,散布於南丫島深灣、大灣;大嶼山石壁東灣、萬角咀、蟹地灣;長洲鯆魚灣;屯門龍鼓灘;港島舂坎角等地。

大嶼山東灣遺址,早於1930年代初發現及發掘,至1988至89年再次發掘,出土大量新石器時期石器,學者考證東灣遺址礫石層的石器群,與東南中國的出土器物有着密切的關係。

1933年,南丫島大灣遺址開掘,發現頗為完整的泥質圈足彩陶盤,因其與河南仰韶文化彩陶風格不盡相同,考古界稱之為「大灣式彩陶盤」。1990年,大灣遺址再發現彩陶及白陶。這段時期,從珠江河口至粵東海豐沿岸考古遺址(包括香港龍鼓洲、舂坎角;深圳小梅沙、咸頭嶺、沙坑、龍穴、黑沙等地),皆有相若型制彩陶或白陶出土。大灣式彩陶形成新石器時期文化圈模式的相若產物,學者研究指出大灣彩陶會是主要受長江中游湖北地區大溪文化的影響 ,即7000至6000年前,長江中游與香港及環珠江口地區之間的古文化有一定的交往。

1920至1970年間,香港各地考古遺址的發掘, 器物文物出土不少,可惜包括南丫島大灣、洪聖爺灣出土極精美的陶器、青銅器等史前文物,大多被帶離香港或捐贈大英博物館。

古房屋遺址  推翻無人論

香港後過渡期至回歸初期,即1980至2010年之間,鑑於香港具足夠考古資歷人力缺乏,內地專業考古隊伍,包括各大學考古系、文物研究所,積極參與本地遺址發掘,尤其包括新機場建設、城市發展等大規模工程開展前夕,考古隊伍要在短時間內開挖完成考古工作,挑戰尤其艱鉅。

199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香港古蹟辦在馬灣東灣遺址聯合發掘,出土20座距今3000多年商代的墓葬,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掘之一。

早期本地考古未有發現遠古房屋遺址,1987年大嶼山東灣遺址發現先秦時期房址遺跡。翌年東灣再多發現3處房址遺跡。1992年在大嶼山白芒遺址發現春秋時期的房址遺跡;同年在大嶼山扒頭鼓亦發現估計距今4000至3500年的多座房址遺跡。

1996年,內地考古隊伍與香港中文大學在南丫島調查大灣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6000年前)兩處比較完整的居住遺跡。以上考古房址遺跡的發現,推翻香港遠古是無人居地,或只有以船為家的漁民,僅作短暫登陸停留的傳言。史前及遠古的本地先民,由於海島地形,山多平地少 ,先民多以捕撈丶打獵及採集維生,古蹟遺址大多位於海灘沙提後,或海岸岬角,或河涌出海口。

本地考古出土文物,筆者期望有機會見識的是樹皮布及石拍,商代玉禮器牙璋、人面弓形格銅劍,以及西貢黄地峒的石器。皆因以上考古發現,可能將香港史前人類活動推前至舊石器時期晚期(約1萬年前), 又或體現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良渚文化與香港文物的關係,南中國、東南亞與島嶼文化圈的形成,南方越民族與西南民族的文化交融。

參考:王國華主編《香港文化發展史》(2014)

蔡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