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食之相宜,則益氣血、臟腑、脈髓、筋骨而強健體魄;食之不宜,乃傷脾骨。故,所食宜寒溫適中,冷熱莫過,五味不可偏嗜。凡欲養生益壽者,應五味合而食之,即米、麥、菽、菜、魚、肉、雞、鴨、蛋、蝦、蟹、蚌、菇、瓜、果等,調和而食。
飲食均衡 謹和五味
《黃帝內經》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五宮,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及單指中央戊己土而言)。《千金翼方》云:「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戰國時期思想家韓非曰:「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魏正始年間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曰:「飲食不節以生百病。」遠在數千年前,中華民族對食養之道,已有着明確而具體的論述。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飲食營養的攝取適宜,講求飲食衛生,改善飲食習慣,勿隨意貪食辛辣、燥熱、甘肥、厚膩、烤煎、炸熏等食物,以防內熱熾盛、積熱壅滯、外發痈疽,內發鬱邪,從而導致臟腑失和,脈絡不通,運化不暢,以致釀成疾患。
「人以水谷為本」。故,五味入口,養益臟腑、氣血、脈髓、筋骨,以滋潤腠理、生機。飲食失節,寒熱不適,脾胃乃傷。脾胃一傷,臟腑氣機、陰陽氣脈、經絡氣息,則可相應失調而偏頗,疾患之恙,則蘊隱機體矣。
邪熱內熾 多飲尿頻
中醫認為,過食甘肥而脾胃鬰積燥熱,胃火熾盛,灼損肺陰,肺陰耗傷,腎水虛虧,從而致使邪熱內炎,津液失和,水谷運化失調而釀成消痺(又和熱痺、消渴,類以糖尿病中後期情況)。此症多見邪熱內熾,津液損耗,多飲尿頻,善食多饑,消瘦倦怠,面容憔悴,性慾衰退等病症。故,飲食要謹和五味,謹道如法,長有天命。通調五味之道,《老老恒言》曰:「食少化速,則消濁易分,一也;薄滋味,無粘膩,則滲泄不滞,二也;食久然後飲,胃虛則水不歸脾,氣達膀胱,三也;且飲必待渴,乘微燥以消化源,則水以濟火,下輸倍捷,四也。」
下期談談消渴症的食療和藥療,敬請留意。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