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曾鈺成 由貪談到痴

握過手後,他徐徐坐在一幅手書《心經》下,秘書小姐端來好茶,我們在熱氣氤氳中端詳辦公室的擺設及佈置,格局開揚,書架上中英夾雜、滿滿排開的,竊以為是主席驚人閱讀量的最佳明證,怎料他輕描淡寫一句:「擺放的居多。」我們的訪談,便由閱讀開始。
 
諸如此類的起伏,讓他漸漸有了戒心,更懂得警惕自我──當察覺到言行反映出對某人的厭惡感時,便會立即提醒自己放下這樣的感覺。他承認不是每人都有自省能力,而即使變得比年輕時更聰明,也不代表現在能信心滿滿的說,已然超脫五毒之上。
 
話又說回來,曾鈺成表示,貪欲某程度上是種推動力。「除非是超凡入聖,半點私心欲念都沒有,否則大部分人還是有各種不同渴求的。」為「貪」下一道界線的確不容易,早前他看到報章上一篇文章討論 “ambition” 的意思,從好的方面譯便是「雄心壯志」,否則便成了「野心勃勃」。好與壞又豈是單純的二元對立?有人想生活過得好一點,努力爭取,也是人之常情。他反問,倘若人人都甘於現狀,換個角度看,又何嘗不是不求上進?
 
對他而言,「發展就是硬道理」並非陳詞濫調,恐怕重點是我們應如何在這種無可避免的情況下學會妥協的藝術。「社會發展是事實,但去到某個階段,不免又會跟保育、環保、自然資源分配等議題扯上關係。為了下一代的福祉,人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跨越了『貪』這條界線。」話音未落,他也輕嘆了一口氣。
 
我們當然沒有餘裕跟曾鈺成逐點討論,唯獨是「瞋」,他應該別有一番感受。神一樣的對手、豬一樣的隊友,簡單四字:「如何面對?」他也回我們四個字:「逆向思維。」自從當上立法會主席後,有時事情明明令他髮指,他也會先站在對方立場,停一停、想一想:「到底這個人是否生性如此邪惡?是甚麼驅使他作出這樣的選擇?一想到這裏,人便會平靜下來。」曾鈺成感謝以往所受的數理訓練,讓他這時候仍會冷靜分析。
 
外間常讚他 EQ 高、有智慧,他揮揮手,說絕無此事,只是他比較願意轉換心態,站在對方作為受害者的角度想事情。他又坦言,最惡毒刻薄的攻擊往往來自網上留言,有時甚至會詫異,自己的言論竟能惹起對方如此激烈的反應,為此他每條留言都會認真閱讀,細思背後的成因。
 
張開雙手,既是放下我執,也是擁有世界。
張開雙手,既是放下我執,也是擁有世界。
 
形容曾鈺成爐火純青,也許真的太過火了,但的而且確,他比其他政治人物更沉得住氣,更懂得平心靜氣才能達致雙贏的道理。訪問將盡,我們一起走到立法會大樓外拍照。他的步履確實矯健爽快,坐在主席位上,風光和視野自然跟以往大不同。張開雙手,既是放下我執,也是擁有世界。
 
原文刊於佛門網,本社獲授權發表。
 
(封面:亞新社;插圖:佛門網)

 

佛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