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考試過後,許多家長都帶小朋友去逛中環的「大館」(即前中區警署的建築群),故此除了科學館、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之外,香港又多了一個適合一家大小一同前往的好去處。
全港最大型的殖民地歷史建築群
其實大館在今年5月29日已經開始對外開放,不過,有些展館仍在裝修,會逐步可增加開放的樓房。中區警署建築群是殖民地歷史(1841年)開始之後,現存最早及最大型的歷史建築群,包括域多利監獄,前中區警署及前中央裁判司署,總計有27幢富維多利亞及愛德華時代建築特色的建築物,佔地達22,000多平方米。地方很大,所以很值得保留和參觀,以了解香港開埠早期執法,裁判和囚禁的事情。
大館是中區警署(Central Police Station)的俗稱,位於荷李活道10號,由1864年啟用至2005年10月停用為止。一共140多年來都是香港警隊最重要的地方,所以稱為大館。
暑假期間的一個星期三下午,我和家人也去了一趟,我們要預先在網上登記,由2:30開始,一般遊客參觀和逗留大概兩個半小時。那天的遊人不算太多。不過那裏限制每天參觀人數上限不超過2,000人,而我從顯示屏所見累積的參觀人次已有11萬多了。
大館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是因為她見證了160多年香港開埠初期的歷史,當年義律(Charles Elliot)委任了駐軍第26兵團的威廉·堅(William Caine)上尉為首席裁判司,並成立臨時警隊維持治安,又兼掌監獄事務,一身兼三職。這也是這個建築群的源起,執法、裁判和囚禁三合一的設計。
因為這些建築群很有歷史價值,香港政府決定保育及活化這個項目,並獲馬會捐助38億,花了逾十年時間,打造古蹟及藝術的新匯點,馬會興建了兩幢的新建築物,包括賽馬會立方(JC Cube)和賽馬會藝方(JC Contemporary),給本地的藝術家可用作展覽和表現之用,現在展出的是當代的藝術包括「六種練習」和「拆棚」,但喜不喜歡卻是見仁見智了。
營房大樓 了解香港歷史
大館的營房大樓(Barrack Block)是我最喜歡的展覽室,那裏有「大館一百面」的展覽,所謂「一百面」是五位本地的藝術家去訪問大館附近的街坊和店鋪的夥計老闆,請他們憶述對大館的印象,中國人大都抱着「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理,估不到他們也會到「差館」理髮和吃飯。
中環有許多老店,如春回堂涼茶鋪、陸羽和蓮香茶室和九記牛腩等都是許多上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昔日的情懷令人回味,這100個中環的故事可從多角度了解警署、中環和六十年代的生活。其實自1920年代後期,營房大樓是刑事偵緝處(即俗稱CID)的辦公室,香港警隊是世界聞名破案率高的高效能警隊。
參觀監獄 體驗鐵窗生涯
對一般市民而言,參觀監獄也是一個頗「新鮮」的經驗。我們參觀了B倉,那裏開放了8個囚室供市民參觀,讓我們體驗失去自由的鐵窗生涯,頗有警戒作用。我們又認識到「入冊」的10個步驟、囚室的空間、監獄的伙食、囚犯在獄中若再犯事的懲罰形式等,都讓市民更了解監獄的情況,域多利監房(Victoria Prison)共有6倉,最多可容納1萬多個囚犯,80年代曾監禁一些越南船民,後期已停止使用,監獄署亦改名為懲教署(Correctional Department)。
不過,前中央裁判司署則還未公開讓市民參觀,有點美中不足。大館現時約有三成的地方作商業用途,當中有五間食肆和一些售賣紀念品、藝術書籍及藝術精品的小店子,讓遊客有個歇歇腳和買賣東西。大館里的前面有「檢閱廣場」,從前是停泊警車的地方,現在的空間很大很開揚。我最欣賞是那裏的一棵芒果樹。據說已有60年的樹齡,這樹的樹幹粗壯有力,樹冠平衡整齊,是難得一見的「樹王」,很值得留意。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