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二元對立看「普教中」

有關普教中爭議,我們應該用平常心的角度作出兼容並蓄的選擇,還是以二元對立的態度作非此即彼式的取捨?
自97年回歸以後,教育局以「校本自決」的形式推動以普通話(簡稱普教中)教授中文科政策已經多年,語常會「協助香港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計劃亦於2008年起開展。支持者認為「普教中」是「我手寫我口」,有助提昇新一代中文科水平,反對者認為「普教中」強迫學生以非母語去學習中文,影響思維能力發展。近期,在本土意識高漲下,「捍衛廣東話」之風日盛,部份本地團體甚至有鼓吹「去中國化」之勢,令學術和教育專業的討論或多或少夾雜政治元素,問題就更為複雜。
 
就「普教中」的成效而言,現時不少中小學中文科已經轉為普通話授課。支持者深信推行「普教中」可以避免學子使用廣東俚語俗字,豐富白話詞彙,做到「我手寫我口」,改善「書面語」的運用能力,提昇中國語文科表現。再者,中文科和普通話的教學內容可透過「普教中」作有機整合,莘莘學子運用普通話的機會增加,普通話的水平當有所提昇。長遠而言,在中國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的前提下,在中港融合的洪流之中,「普教中」有利香港新一代學好普通話,從而提昇競爭力和改善就業前景。
 
不過,反對者認為教育局也曾承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接受「普教中」學生的中文能力有所改善。再者,現時中學中國語文科內容艱深,要求學生子在語文運用外,同時理解中國文化精神,欣賞中國文學之美,體會作者隱藏的心意,並具備高層次邏輯思維能力。然而,「普教中」政策迫使部份師生以自身不熟悉的語言作為學習媒介,或會大大阻礙了學生思維和表達,甚至影響中文科文憑試成績。事實上,不少中學即使推行普教中,也多會「中三止步」,原因就是擔心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會影響分析和表達的深度;而以普通話作為應考語言,會影響學生在口語溝通一卷的成績。
 

小學普通話,中學用母語

 
衡量正反雙方意見後,筆者個人以為「普教中」在小學推行的空間較大,小學中文科學習重點在掌握基礎語文知識,處理讀音、字詞、句段等學習要點,「普教中」對學習的「干擾」想必較少,學習普通話對掌握書面語字詞和句式也可能有一定幫助。換言之,「普教中」在較低層次的學習要素下,或可產生相輔相成的作用,令「學好普通話」和「學好中文」出現矛盾的可能較低。不過,中學中文課程不少是艱深的學習要素,對思維能力要求極高,以非母語作為學習工具,教學成效或大打折扣,故「學好普通話」和「學好中文」出現矛盾的可能較高,「普教中」在中學推行的空間自然收窄。因此,除非學校具備運用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學生普通話能力達到相當水平,無礙理解和表達,老師教學時亦運用自如,「普教中」才能水到渠成。
 
最後,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角度看「普教中」的爭議。第一,從教育專業角度看,廣東話作為母語,師生教學自然得心應手,對中文科學習干擾較少,但以廣東話作為學習語言,就會減少普通話的運用機會,影響兩文三語的均衡發展。我們應當如何化解兩者產生的矛盾?第二,從香港社會角度看,廣東話作為大多數香港人的母語,屬「生活語言」,自必較為親切和得到認同;普通話跟英文相似,都是港人的非母語,但學好它們對就業有百利而無一害,屬「工作語言」,我們在兩者之間應如何取捨?第三,廣東話作為本土文化的「載體」,是港人本地身份的「符號」,普通話則為中港兩地政治、經濟和文化融合的「工具」和「標記」,我們應該用平常心的角度作出兼容並蓄的選擇,還是以二元對立的態度作非此即彼式的取捨?
 
(題為編輯所擬。)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