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有感

歷史與文化相近於密不可分,我們教育工作者教歷史時,不能不教文化,教文化,不能不教人生。

錢穆大師的《國史大綱》,他在該書扉頁列出「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這信念有4點,茲簡述如下:

1.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

2.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3. 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4. 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年輕時讀此4點,與今刻再細味,感受實不一樣。錢穆大師在每一點都有註釋補充,尤其是第4點指出,如果國民沒有前3點的條件,就算是有所改進,這只是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的改進,他亦引申是該國文化的被征服。他於《國史大綱》感慨指出:「以獲得對於國史之認識,故今日國人對於國史……既已對其民族已往文化,懵無所知,而猶呼愛國……」誠然,歷史本身即是文化、道德、經驗、智慧的載體,正如上述信念2及信念3,本國國民對本國歷史需要懷有「溫情與敬意」。從而對本國存文化自信之心。

我們對歷史的概念

世界學者對「歷史」一辭釋義,多不勝數。錢穆大師於《中國歷史精神》解釋:「歷史是什麼呢?我們可以說,歷史便即是「人生」,歷史是我們全部的人生,這是全部人生的經驗。歷史本身,就是我們人生整個已往的經驗……經我們用文字記載,或因種種關係,保存有許多從前遺下的東西,使我們後代人,可以根據這些來了解,來回頭認識已往的經驗,已往的人生,這叫做歷史材料與歷史記載。」

霍韜晦老師於《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中國人的中國史》謂:「歷史是時間累計的過往,歷史中有人、有物、有事、有情。文化是過往中的產物。」

我們對文化的概念

殷海光於他的大作《中國文化的展望》中列出47個關於學者對文化所下的定義,眾定義中沒有一個將文化的內涵全包含在內,原因是各學者都從某一層面或某一角度去看文化。定義內容愈是包含太廣,愈是未能盡表達全意。反而以一個簡單的闡釋,更為讓人明白。因此本文嘗試以Barnouw的定義更為人所產生共識: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A culture is the way of life of a group of people)。

國史與文化的關係

我們在日常生活很多時都會見聞一個名詞,那就是「歷史文化」。很多時當我們提及歷史,文化會應運而訴之於口。當我們說到文化,歷史也從口中不經意而出。原因是我們在生活中習得的一個詞組,順手而書寫出來,順口而說出來。而錢穆大師在《中國歷史精神》說:「……沒有歷史,即證其沒有文化;沒有文化,也不可能有歷史。因為歷史與文化就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表現。所以沒有歷史,沒有文化,也不可能有民族之成立與存在。」錢穆大師再強調說:「研究歷史,就是研究此歷史背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歷史與文化是並存的。

殷海光於《中國文化的展望》中亦提到歷史與文化:「如前所述,至少在一百萬年前人類即已有文化,但是人類在一百萬年前沒有寫的歷史。」原因是:「文化是歷史的先驅。這也就是說,人類可能有無歷史的文化,但不可能有無文化的歷史。文化是歷史的必要內容。」

國學大師霍韜晦謂:「歷史和文化的關係,惟妙惟肖。沒有歷史不可能產生文化,沒有文化,歷史也將變得孤燥無味。歷史可以明鑑,文化鼓勵我們向前。」

如錢穆大師說歷史就是人生,而Barnouw說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那麼,筆者可膽大的判斷,歷史與文化相近於密不可分,我們教育工作者教歷史時,不能不教文化,教文化,不能不教人生。

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於2022年9月11日發文指出中國歷史不只記錄從古至今的史實,更盛載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盼望各界繼續推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及社會具承擔的新一代。我們參考《中國歷史科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文化一詞出現約75次。另2021年教育局公布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亦指出當教師教授價值觀教育時,中華文化與生活事件兩個元素是不可少。

總結

《中國歷史科課程指引(中一至中三)》有提議不同策略的運用,如直接教學法、探究式學習、圖示法學習、合作學習、文本閱讀、創設情境學習、實地考察等5項。當然,以上策略均以中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而幼稚園及小學階段的學生,則可考慮以介紹中華文化為切入點,先以學生熟識的認知範疇,從而引起學生對中國歷史的學習興趣。

例如幼稚園及小學學生文字閱讀能力稍弱,可以文化節日為題──中秋節,從而介紹節日起源及其因由,引發小朋友學習國史的興趣。這正是殷海光說出的要點:「文化是歷史的必要內容。」教授幼小中的學生,歷史與文化不能割裂地教授,削減其趣味性。

劉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