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和足球評論,本來「大纜都扯唔埋」。經濟學追求理性、科學和實用,球評講求感性、直觀和娛樂性;前者多以數學公式為代言人,後者以影像、圖片和文字為載體;一主文、一主武, 天南地北,各自各精彩。沒有想到,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大師,原來是(美式)足球迷,竟然把玩「跨界」,示範一記理性與感情俱備的完美入球!
2017年的諾貝爾評選委員,似乎對傳統強調「理性人」(經濟學中的完人──十分清楚自己的愛好和優先序,而且不會前後矛盾,今天的我服從昨天的我),對不管古典還是新古典等等的派別,行文像數學教科書多於社會科學的研究,看得有點膩了,反而對一向帶點離經叛道、強調自己是個「懶蟲」、博士論文以「生命何價」為題的李察‧泰萊(Richard Thaler),另眼相看,將此殊榮頒發給這位古裏古怪、常惹「衛道」之士(也是諾奬前輩們)生氣的叛逆博士,讓他名正言順地成為行為經濟學之父。(註1)
以上本來對許多人來說,都是象牙塔裏「芝麻綠豆」、「夾纏不清」的小事,沒想到這位鬼才大師,居然跑來論述美式足球,以球星買賣作為數據基礎,把以下行為經濟學的5大核心,一一羅列出來,並以足球場上發生的事例,說個明白:
- 人們過於自信,把「能力」看得太高;
- 人們在預測將來的時候,太容易作出「極端值」的預測;
- 贏家的詛咒,高價追貨的結果往往是「執到喊三聲」;
- 「共識的暇想」,誤將自己想要想愛認為是對的,假想為「普世價值」;
- 對「即時/現在」的偏好。
美式足球,歷來有個「選秀」 (即徵招新兵,稱為Drafting) 的機制,是球會在季前招兵買馬、張羅布陣的一等一大事,有點像歐洲足球的轉會窗。不說不知,由於獨有的歷史沿革,美足選秀,天生有幾個條件是歐洲足球所沒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美足的協會,對各球會的球員工資有個「硬預算」約束,即球會發工資設有上限,因此,球會出資買賣球員和發工資,不會因為某個油王頭腦發熱而隨便拍板,因為在硬預算之下,買了球王A,就沒空間買球王B了。
跨年的貼現率比大耳窿的利息還厲害
有趣的是,由於選秀是每隊按位置一輪一個球員地徵招,而總共7輪每輪有32個選拔位置,乃根據各隊上季成績而按次序舉牌競購,即上季成績差的球會今季可優先徵拔,所以,各輪中的首名(即第1號、33號、65號…..193號)舉牌次序,代表選秀權的優先次,自然是最值錢,因為持有該牌號的球會大有機會,在各輪中首先覓得心頭好。那麼多年下來,按歷年交易的結果,市場上自自然然、客觀地產生一套數據,按數據就可劃出一條曲線,列明由第1名到第224名的舉秀名次,每個選秀權的位置價值,球會於是就可以按該些名次進行交易,最後,位置的交易還可以「跨屆」,即是說,如A球會無須急於今屆增補球員,它可把次序靠前的名額(如第1名),賣給覷視該名次的B球會,以換取B球會在下一季(或再下一季)的選秀名次。
如曲線圖所示,排第一名舉牌的價值,是當季第7名的兩倍、或當季第33名次的5倍,亦即是說,如B球會想要以手上當季第7名的名次,換當季的首名舉牌機會的話,它要付出雙倍的價錢;另外,如C球會本來就有本屆的第65名舉牌名次的話,它可以換到D球會下一季第33名的名次(上圖不顯示跨季價值比),而該2個名次在同季之間的價值,足足相差1倍(見圖),用金融的術語來說,跨年的貼現率大約是136%(大師計算的,總之1年翻倍),比大耳窿的利息還厲害!換句話說,C球會可以賺個大便宜,只要它肯忍手,就能以今屆名次較差的序號,換到來年名次大為優勝、值錢連城的序號。
好戲來了,搞球會的都是做生意的,大家一定會問,這些「溢價」(當季的先後值、跨季的貼現值)值不值得呢?
頑皮教授的答案是,絕對不值!
(未完待續,請留意在下「足球經濟學」的出版日期)
註1:Thaler, R. (2015)Misbehaving
原文刊於《足球周刊》香港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