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間又快到暑期。以往在暑假前,青少年多會滿抱期望,度過一段輕鬆減壓的假期。
成年人或會以為學生放假就會玩到癲,但學校多數會規劃好如何善用長假餘暇,讓學生在稍為寬鬆氛圍下進行別具風格的學習。近年來不論在校園內或社會中所觀察到的,似乎暑假早已變了質。最多的說法是,暑假被佔用來補課;但非高中的學生應該不用補課吧!事實上有些學生是去學一些別的東西,好讓自己在開學復課時不會被丟在後頭!或者被興趣班、父母安排的暑期活動把時間填充得滿滿的,甚至去境外度過一段學習假期。不是上述情況的學生,亦很有可能獲發大量暑期作業──確保同學不會在漫長的假期中迷失。另外有些高中學生則忙於做暑期工;除部分家境清貧的學生外,更多的是善用餘暇全力「搵外快」,或會美言「及早了解職場」、「賺取工作經驗」,也是生涯規劃云云。
餘暇,早已不再是餘暇;代之而來的,只是放下緊密的返學作息規範,然後填入各種各樣其他的學習,或者提早去過返工賺錢的生涯。換言之,對於大多數學生,假期生活並非一種閒暇。
餘暇應是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
不少心理學研究都指出,閒暇是工作過程中必要的間斷,閒暇帶來的休息可以增加繼後工作的效率。套用於學生的學習,放長假並非等同停止學習。長假帶來的放鬆,本質上就是學習的間斷,令學生有個休息,把曾學習過的經歷體驗重整並且內化,好得在隨後階段重投學習,增加學習效率。
記憶所及,當學生時的社會環境比較繃緊,大多數家庭不是中產階級,父母不只是忙於為生活賺錢,而且家中子女眾多,有時間亦未必會過問子女功課;即使要問也未必有足夠的文化水平過問子女的學習狀況!因此,我們那一代的暑假,應該是真正放假──幾乎脫離校園和學習;除了8月下旬那幾天趕功課的日子。
在初中和之前的暑假可稱為餘暇,甚至是極度餘暇。孩子如何消耗那幾乎用不完的光陰?有些是捧着課外書來啃,連程度較深的預科參考書、雜誌都照啃無誤;學來大量學校不會教的社會人文政治資訊。不愛啃書的會去約會陽光,每天身水身汗,曬到黑黑實實,暑假回校變成另一個膚色。另有一批跑去工廠拾來種種電子零件,或者化工用品,然後在家砌這砌那和無師自通地搞實驗。在今天世界看來,絕對是對家居和生命構成危險(那些年誰會管無聊的孩子?)。當然總會有一些學生善用這大好光陰發展自己的社交技巧,有些同學因此而終身成為教徒,也有人憑某個暑假而迎來終生伴侶!到了年紀差不多,或者看起來體型信得過的,也有投入勞動市場打工;不是有父母撐腰的體驗,那是貨真價實的被剝削的勞工生涯。有人賺到微薄薪水上繳父母,卻因打工太苦而奮力讀書,如今成為大學教授;當然也有人因此而掉了尾指或者得到工傷!
以上的例子都是真的,也是年過半百市民的一些共同記憶。他們度過如斯無規範的假期,並學到大量學校沒有教的技巧。
富裕社會帶來的變化
因為外間資源投入和社會訴求,九十年代的中學要把規管學生放假的責任扛上身。結果為學生提供很多暑期活動。學生享用餘暇的自由,相對地下減少了!新世紀我們推出新高中課程,除了要規劃OLE(其他學習經歷)之外,還要抽出時間給學生補課!餘暇給進一步壓縮。
由於不少家庭都邁進中產階層,為人父母擁有的知識亦比上一代為高,都自覺有需要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於是很多家長都會自行為學生規劃各種學習經歷和課外活動。於是餘暇在不知不覺中愈加蒸發。
社會的進步,是否就是蠶食孩子餘暇的元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