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張五常教授八十大壽學術會議

歲月易得,轉眼張教授便慶祝八十大壽……其中一位講者、來自香港考試局的楊志光談香港高考三十年見經濟解釋對學子的啟發,可以反應張教授在八十年代至今對香港師生影響力,至今未衰。
張五常是香港少有的傳奇人物,八十年代初從美國回港出任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後,一直都是媒體寵兒,名利雙收,一時無兩。由於風頭太勁,難免招妒,謗亦隨之。多年前由於一場美國官司,張氏決定轉移陣地,定居深圳,轉戰神州大地。2015年11月21至22日兩天,他的門生弟子為他辦了一個學術會議和壽宴,筆者獲邀出席,值得一記。
 

一時無兩的「最差教師」

 
我在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念書時,張五常教授已經聲名大噪,很多學生都慕名去聽他的課。他教的經濟學是大班,在黃麗松堂上課,300多個座位一早爆滿。記得我一年級去旁聽他的課時,地下都坐滿了學生。張教授講課天馬行空,不派筆記,學生大開眼界之餘,也若有所失。由於我當時對經濟課的興趣不是很濃厚,所以沒有選修他的課,後來回想起來是一種損失。念大學開始看《信報》,當時張教授開了專欄,每周一篇,經常有機會拜讀他的高論,《信報》非常重視他的專欄,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之後更陸續把他的文章結集,《賣桔者言》、《中國的前途》等都是代表作,影響深遠,是香港知識分子必讀。而當時香港中學的經濟學課程採用了張五常的自由經濟理論,所以從老師到學生,每天都受到他的影響,門徒眾多。
 
張五常教授堅持以廣東話演講,太太在旁為他翻譯,既保留講話神髓,也照顧到來自內地的聽眾。
張五常教授堅持以廣東話演講,太太在旁為他翻譯,既保留講話神髓,也照顧到來自內地的聽眾。
 
1988年《香港經濟日報》創刊,不久用高價把張五常從《信報》挖走,也是每周用大篇幅發表他的文章。1990年《壹週刊》面世,黎智英非常崇拜張五常,也用高價邀請他寫稿,待如上賓。張五常的才情與文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什麼題目他都寫得引人入勝,看得出他真的博學,而且在美國求學教學期間見盡不少奇人異士,識見不同凡響。當時我在《壹週刊》做記者,經常聽到黎智英如何誇讚張五常。有一次我請黎智英到港大明原堂出席高桌晚餐,當時我兼任該宿舍的導師,晚上住在那裏。黎在演講誇誇其談說大學管理是最差的,也引述張五常的意見,以顯示他們之間的熟絡。
 
1991年我出任壹傳媒創辦的《教師世界》月刊總編輯,其中一期的封面人物是張五常,標題是「最差教師談教學:專訪張五常」。事緣香港大學學生會當年舉行了一個全校的最差教師選舉,經濟系的張五常教授竟然榜上有名,很多人都難以理解。我便約了張教授專訪,了解情況。他談起那個選舉結果並沒有生氣,反而指學生不識貨,只知要抄筆記,不懂得欣賞他的長處。那個專訪引起了很多關注,6萬多位收到刊物的教育工作者一定很感興趣,了解這位另類老師如何教學。
 
我加入《信報》後,張五常偶爾也會投稿,我收到他龍飛鳳舞的親筆稿件後,要小心翼翼審稿。他有一個要求:不允許隨便改動他的文章,很有霸氣。我當了《信報月刊》總編輯後,有一年準備為創刊30周年做一個特刊,邀請了張教授回憶與月刊的淵源,他很認真的給了我寫了一篇文章,我也找出他第一篇給月刊的投稿版樣做插圖,那一期很有紀念價值。
 

高朋滿座閃閃生輝

 
歲月易得,轉眼張教授便慶祝八十大壽,在深圳舉行一個名為從《佃農理論》到《經濟解釋》的研討會。從外國、中國、香港邀請熟悉他的專家學者、門生好友發表文章,兩天有份發言的多達數十人,不少是知名的經濟學家。關於討論的課題,包括「張五常經濟學的中國制度思考」、「《經濟解釋》的偉大貢獻」、「經濟學理論分析」等,而「中國的改革經驗和張五常的學術貢獻」一節最引人注目,因為中國四位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林毅夫、張維迎和張軍都參加,張五常對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林毅夫,他師承的芝加哥學派與張五常有深厚的淵源。由雷鼎鳴主持的「張五常經濟學的影響和推廣」一節,其中一位講者、來自香港考試局的楊志光談香港高考三十年見經濟解釋對學子的啟發,可以反應張教授在八十年代至今對香港師生影響力,至今未衰。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林毅夫、張維迎。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林毅夫、張維迎。
 
晚上的壽宴別開生面,來自香港的名人不少,包括經濟學家王于漸教授伉儷、雷鼎鳴伉儷、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和鋼琴家劉詩昆等,劉還即席演出幾首名曲為張教授賀壽。當晚還安排了來賓參加中國神童鋼琴家牛牛的演奏會。我由於要趕回香港出席另一個生日會,錯過了牛牛的演出。
 
翌日我再返深圳出席第二天的研討會,最主要是聽張五常教授的演講。上午有一節「認識五常與五常經濟學」,邀請了張教授三位關係比較密切的香港朋友,包括楊懷康、侯運輝和阮志華,他們與張氏結緣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1978年在香港舉行的飄利連山經濟周年大會,他們有機會隨張五常採訪多位殿堂級的經濟學家如海耶克、佛利民、艾智仁、史德拉等,發表於《信報》,他們的回憶,頗多趣聞。張五常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為題發言,堅持用廣東話演講,太太在旁為他翻譯,一舉兩得,既保留他的神髓,也很好的照顧了主要來自內地的聽眾。演講回顧他八十年的人生歷程,雖然很多內容在他的著作中分享過,回憶多段往事他仍然充滿激情,特別是他與佛利民在1989年訪問趙紫陽總書記的回憶,彌足珍貴。
 
人們期待他的九十大壽另一場大型研討會。
 
張五常教授為聽眾簽名。
張五常教授為聽眾簽名。
 
(圖片:灼見名家)

文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