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着「親子」這個概念,踏入6月,當你翻開報章,不難發現報章上充滿「親子旅遊」廣告。「親子遊」的行程,一般是強調讓兒童享樂和學習的短期行程,可是這三數天的「親子遊」行程,收費不菲。針對「親子遊」的花費太大,一般中下層的家庭難以負擔,擅於把握商機的商人,覷準「親子」這個市場,於是什麼「親子餐廳」、「親子鄉村俱樂部」、「親子……」等消費性的「親子好去處」,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看到這些廣告,筆者的感覺是:沒錢便不能親子了!不帶孩子外遊,孩子感覺爸媽不「親子」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小朋友有長假期,做父母的該要帶他們出外走走,一則讓他們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二則可以趁機「親子」,這是最能讓父母與小孩間增長感情的活動。筆者認同帶孩子外遊,可讓孩子增廣見聞,至於能否增長父母與小孩之間的感情,見仁見智。在短暫外遊的那幾天,當爸媽的內心感受,肯定會有「親子」的單向感受,因為自己已盡了時下的「親子」責任。可外遊回家,生活回復正常後,孩子對旅遊的回憶,或許只是旅遊期間所經歷的樂趣。當生活回復正常後,若父母依舊對孩子「叮嚀」,這短暫的「親子遊」,肯定不達到「親子」那「與小孩間增長感情」的目的。
「親子」應是恆常的活動
親子的目的,是父母透過與子女之間進行相互溝通、互相信任的活動以建立兩代間溫馨的關愛。「親子」奠基於父母與子女的相處、父母教養孩子的方法與態度。在「親子」的過程中,孩子透活動了解父母,有「親」的感覺。「親子」的核心目標是讓兩代的關係親和地成長,建立相互的愛與關懷,造就一個幸福的家。「親子」,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必要。
「親子」應是恆常的活動,而不是長假期中的短暫外遊。然而若恆常到「親子餐廳」、「親子鄉村俱樂部」、「親子……」等消費性的親子「好去處」進行親子活動,最低的消費也不少於1000多元,這對低收入的家庭,實在是一個負擔。怎樣才能低消費,有高效益,又有教育效能進行親子活動呢?我的一位朋友的親子活動是和恆常的和孩子一起在家看電影。
朋友告訴我他每星期總會花兩個小時和孩子一起看電影。看電影之前,他會透過網絡,找出他認為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然後和孩子一起在家透過網絡線上觀看電影。基於「親子教育」的原則,他說他選看的必定不是胡鬧低俗或是暴力血腥的電影,更不是有負面的政治意識,荼毒孩子的電影。他和孩子看過電影後,會跟孩子一起品茶,一起就所看的電影談劇情、談演員的演出、談電影中的景物。當中必定會做的,是和孩子各自模仿演員在電影中說過的一句話,以讓孩子體悟人生的哲理,若是所觀看的是外語片,也必和孩子各自模仿片中人物說的一句英語對白,增強孩子聽說英語的能力。為了更「親子」,朋友的太太會用手機把父子俩談論電影的溫馨場面拍下來,然後轉發到他們的手機內,讓他們有機會回憶那「親子」甜密而溫馨的時刻。
一齣勵志、感人、溫馨和歡樂的電影
最近朋友向我推介他和孩子看過的一齣電影──《記得童年那首歌》(Two Sons of Francisco),一齣改編自巴西的兄弟歌手組合Zezé Di Camargo與Luciano的真實故事的電影。影片講述這兩位歌手的父親Francisco為實現自己的夢想──把兒子栽培成歌手,所經歷的種種磨難與艱辛。父親在實踐他的夢想的過程中,面對的是極端貧困的生活、不為人們的理解的嘲諷,但他仍然倔強地為實現他的夢想而努力,不捨不棄的追夢,最後夢想成真。這是一齣充滿了勵志光芒,感人、溫馨和帶歡笑的電影。
朋友告訴我由於影片長達兩小時,他把電影分成四個片段,分多個晚上看。一般是在晚飯後和孩子看大約半小時。這樣的安排,一來不會耽誤兒子溫習,二來訓練兒子對消閒的正確的態度,三來有時間就劇情分段和孩子一起做「影評家」,就影片的中含教育意義情節「評談」。朋友說他和孩子看過《記得童年那首歌》後,就因着電影的劇情和人物的經歷,跟孩子談親情、談夢想和談生涯規劃。朋友說他在跟孩子一起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他學了很多,也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他向我分享和孩子一起看電影的一刻,洋溢着他在「親子」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親」與「情」的幸福與甜蜜。
電影是動態的文本,看了一齣電影,就等如閱讀了一本書。我們常常說的「親子閱讀」,只適用於孩子還在唸幼兒園的階段,當孩子升讀小學後,親子閱讀便轉化為要求孩子自己「樂於閱讀」,若孩子不「樂於閱讀」,家長卻不斷的叮嚀,「親子」也就變成「空談」了。要延續「親子」,和孩子一起「閱讀電影」是良策。
電影帶領我們穿梭時空,環遊寰宇,拓展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帶動了學習的熱情。電影更是「親子」的導體,教育的孩子的素材。這是低消費,高效益,具教育效能的「親子活動」,我們何不與孩子一起「悅讀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