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不斷創新為自然 是香港重要的文化基因

推動轉變其實不一定需要什麼宏圖大計,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宏圖都只是動聽,反而單靠市場每個單元做好自己的事,市場的無形之手往往可匯聚成一龐大得多的力量,從而開拓出新的發展大道。

徐徐呼出煙圈 回望以往的片段
幾許風雨 我也經過 屹立到目前

一生之中誰沒痛苦 得失少不免
看透世態每種風雨 披身打我面
身處高峰 嚐盡雨絲 輕風的加冕
偶爾踫上了急風 步伐未凌亂

心底之中知分寸 得失差一線
披荊斬棘的挑戰 光輝不眷戀

悠然想起當天無盡冷眼加咀臉
正似風雨 每每改變 現實盡體驗
無求一生光輝 唯望鬥志不會斷
見慣風雨 見慣改變 盡視作自然

——羅文,《幾許風雨》

羅文的《幾許風雨》填詞人小美對傳媒形容,整首歌詞是圍繞羅文一生的音樂事業。驀然回首,羅文一生經歷過不少起伏滄桑,好幾首歌跟香港有不少關連,最經典的莫過於《獅子山下》:

人生中有歡喜
難免亦常有淚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人生不免崎嶇
難以絕無掛慮
既是同舟 在獅子山下且共濟
拋棄區分求共對

同舟人 誓相隨
無畏更無懼

同處海角天邊
攜手踏平崎嶇
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若我們將兩首歌的歌詞對比香港今天的情況,或會有另一番感慨。不久之前,香港如環球資本巿場的一顆彗星,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飛快發展。不過,近年來情況好像180度逆轉,香港仿佛被環球投資者拋棄了,更被譏為「環球金融中心遺址」。

香港歷史 不乏挑戰

雖說我們對於「冷眼加咀臉」大可以瀟灑地一笑置之,但人非草木,對於香港目前的境況仍會感到擔憂和有些戚戚然,亦是人之常情吧?正如本欄前文〈香港傳奇的未來〉指出,香港目前面對的挑戰不少,但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一直以來都面對各種挑戰,每克服一個挑戰,香港就跨進另一台階。可能正是為了應付這一連串的困難和挑戰,香港才得以在掙扎求存中,從小小漁村逐步蛻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因此不斷創新以應付客觀環境的改變,可能就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

當然,香港過往曾有不少克服困難的經驗,並不代表她可以克服和小看今天的挑戰。二戰以後,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資本配置中心,二戰後的環球金融貨幣秩序是以美國為中心,企業能否集資很取決於美國資金的看法。過去30年,美國資金樂於接受中國企業上市,香港因而受惠。自青島啤酒1993年以H股上市以來,香港為中國企業籌集了逾1萬億美元的股本資金,亦因此多年在IPO集資方面全球第一,當中相當大的部分(估計至少一半)是來自美國。

香港需要變陣 配合客觀環境

但目前的客觀環境已經改變,可能一去不復返。現時投資銀行界流行術語”ABC”(Anything but China),即任何東西也可以考慮,除了跟中國有關的。香港有需要面對和接受現實,中國企業上市會比從前難很多。要變陣的話,香港要嘛吸引中國以外的公司來港上市,要嘛開拓上市以外的業務。這引伸到下一個問題,就是環球金融市場有沒有空間給香港變陣?

答案是不容易,但空間肯定存在,一切視乎香港的視野、能力和決心,日後再談。推動轉變其實不一定需要什麼宏圖大計,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很多宏圖都只是動聽,反而單靠市場每個單元做好自己的事,市場的無形之手往往可匯聚成一龐大得多的力量,從而開拓出新的發展大道,根本不需要有任何人充當領導。很多時參與者要事後回望,才發現自己原來不自覺地參與了創造奇蹟,甚至毫不察覺,這似乎就是香港以往的經驗,亦是亞當·史密斯早在1759年 (即《國富論》發表前的17年)發表的《道德情操論》(A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提及的力量。

也許,只要香港能夠確保無形之手的力量仍可繼續運行,以及仍有足夠數量「見慣改變,盡視作自然」的人和企業,願意憑「艱辛努力」去作各方面的嘗試創新,可能已足夠延續那有名的「香江名句」。

聯繫作者:[email protected]

古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