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畫師太 超越桎梏 自然畫風 務實自主

西方藝術界第一位全職專業女畫家,第一位畫院女院士,走過艱困的個人經歷,在婦女地位各方受壓的17世紀,靠個人實力與堅毅,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得到同行的尊重,後世的肯定。

阿特蜜希雅(圖1、2)1593年生於羅馬,1656年卒於那不勒斯,享年63歲。10多歲已開始繪畫,傳世作品不足60幅。早年作品出色,是意大利17世紀早期崇尚自然真實的卡拉瓦喬(Caravaggio)畫派之佼佼者,後期可能因潮流有變而調整風格,作品稍遜。畫作以宗教題材為主,以描繪女性人物著稱,畫種與題材相對狹窄。一生卻有幾幅佳作值得關注,過去兩周介紹,現藏烏菲茲美術館的《友第德斬殺敵將》(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為其代表作。

(圖1)《女殉教者》(畫家自畫像)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3-14,帆布油畫,高31.7 cm 寬24.8 cm,紐約私人藏品。Self Portrait as a Female Martyr,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NYC.
(圖1)《女殉教者》(畫家自畫像)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3-14,帆布油畫,高31.7 cm 寬24.8 cm,紐約私人藏品。Self Portrait as a Female Martyr,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NYC.

(圖2)《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畫家自畫像)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6,帆布油畫, 高71.5 cm 寬71 cm 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Portrait as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Artemisia Gentileschi,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圖2)《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畫家自畫像)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6,帆布油畫, 高71.5 cm 寬71 cm 倫敦國家美術館。Self-Portrait as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Artemisia Gentileschi,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西畫師太 近年熱賣

自197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作為西方女畫家的祖師奶奶,阿特蜜希雅開始備受關注。現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正舉辦其個展,為該館196年來首位女畫家個展,可見阿特蜜希雅在女畫家中之地位,亦可見歷來女畫家的(不)受重視。展覽因疫情多次延期,明年1月24日後借展的畫就需回歸畫主,身在倫敦的朋友要把握機會。

其作品價格近年亦屢創新高(註1),《盧克麗霞》(Lucretia ,圖3)在2019 年11月以410 萬英鎊賣出,相對五年前畫家作品售價幾十萬英鎊,飆升好幾倍。畫價對比其他巴洛克大師雖仍有大段距離,而畫價也不等同藝術成就,卻可見其近年受歡迎程度。

(圖3)《盧克麗霞》,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30 年代,帆布油畫,高92.9 cm 寬72.7 cm,私人藏品。Lucretia,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圖3)《盧克麗霞》,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30 年代,帆布油畫,高92.9 cm 寬72.7 cm,私人藏品。Lucretia,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本來談藝術不應牽涉藝術家個人故事與性別身分,只應集中探討其作品與藝術。唯阿特蜜希雅的作品,跟她女性身分與個人經歷緊密相連,談她的畫作,無可避免要談她的個人故事。

隨父學藝 天賦早現

阿特蜜希雅父親奧拉齊奧(Orazio Gentileschi)是位稍有名氣的巴洛克畫家,阿特蜜希雅是長女,下有兩位弟弟。她12歲喪母,成為家中唯一女性,擔起一切家務。當時平民女子不會受教育,更不會跟男人學畫。唯一機會是家有男性習畫,在家觀察學習。時女性不出嫁或寡婦入修道院非常普遍,奧拉齊奧對女兒亦有此想,着重培養兩位兒子繼承父業,卻發現沒受調教的女兒畫的比兒子還要出色,留她在旁學習。時羅馬難民與外來人口眾多,品流複雜,良家婦女極少外出,教堂是少數可去的公眾地方。父親奧拉齊奧與卡拉瓦喬熟稔,喜仿其畫風,她家附近教堂也有幾幅卡拉瓦喬畫作,阿特蜜希雅雖從未得其親自指導,畫風因此亦以卡拉瓦喬為典範。

女性角度 細緻心理

阿特蜜希雅畫功早熟,17歲已畫出《蘇珊娜與長老》(Susanna and the Elders,圖4)。故事典出舊約(註2)。蘇珊娜乃一已婚美婦,兩長老戀其美色,偷窺她出浴,並威脅要與她歡好,不然便誣陷她與年輕男子偷歡。蘇珊娜不為所逼,族人聽信兩長老,蘇珊娜被判死刑,祈求上主救助,年青先知達尼爾(Daniel)用計揭露長老謊言,拯救了蘇珊娜,兩位長老反被處死。

(圖4)《蘇珊娜與長老》,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0,帆布油畫高1.7米 寬 1.19米,德國波默斯費爾登Schönborn 珍藏。Susanna and the Elders, Artemisia Gentileschi, Schönborn Collection, Pommersfelden, Germany.
(圖4)《蘇珊娜與長老》,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0,帆布油畫高1.7米 寬 1.19米,德國波默斯費爾登Schnborn 珍藏。Susanna and the Elders, Artemisia Gentileschi, Schnborn Collection, Pommersfelden, Germany.

作為一位貌美少女,在品流複雜的羅馬,女畫家應常受性騷擾。畫中蘇珊娜流露出厭惡之情,抗拒之姿。在全身裸露、沒任何保護下,本能的把頭盡量移到距離兩長老愈遠愈好,雙手同時希望推開這兩個思想骯髒、行為卑劣的侵犯者。畫家細緻的表達了蘇珊娜那一剎那的心情。男性畫家通常只描繪蘇珊娜獨自沐浴,渾然不知被長老偷窺,戲劇性與心理描繪相對薄弱。就是大師如魯本斯(圖5)也未能體會女性面對此等情況時的複雜心態與相應的肢體語言。

(圖5)《蘇珊娜與長老》,魯本斯,1607,帆布油畫,高94 cm 寬66 cm,羅馬波賽美術館。 Susanna and the Elders, Peter Paul Rubens, , Galleria Borghese, Rome.
(圖5)《蘇珊娜與長老》,魯本斯,1607,帆布油畫,高94 cm 寬66 cm,羅馬波賽美術館。 Susanna and the Elders, Peter Paul Rubens, , Galleria Borghese, Rome.

惜此畫有如預言,不久阿特蜜希雅即被父親請來指導她透視畫法的畫家朋友在自己家中強姦(註3),父親將此人告上法庭,唯當時法律袒護男性,在庭上雙手受夾刑的是原告人受害者阿特蜜希雅而非該男子,以證她非誣告。男子敗訴,卻因教皇包庇無需服刑。

這只是女畫家要面對的一部分困難。案件鬧的滿城皆知,時社會歧視受強暴的女性,要保自己與家族清譽,受害人通常需跟侵害她的男子結婚。唯該男子已婚,天主教不容離婚再娶。

此外,作為一個女子,阿特蜜希雅無權自行購買繪畫材料;無權簽署任何合約,沒有監護人擔保不能獲取工資,只可以從事繪畫的男性親人名義立約,由該男性收取報酬,購買物料,全部受制於身邊男性。當時意大利婦女也不可獨自出行,阿特蜜希雅要面見外地金主,討論畫作內容與手法,繪畫人像等皆不可獨自執行。種種障礙,加上當時畫家不收女子為徒,做成在阿特蜜希雅前後,皆絕少女性畫家,聊聊幾位亦只是玩票性質。

這一切在21世紀看來完全荒謬無理,不可思議,卻實實在在發生於400年前歐州發達城市羅馬,發生在阿特蜜希雅身上。

猶幸最困難的問題也有解決辦法。父親想到一箭數鵰,找來一位翡冷翠年輕畫家,願意跟她結婚。

1612年,阿特蜜希雅19歲,與丈夫離開羅馬這個是非之地,在翡冷翠從新開始。

首位女性 畫院院士 從此獨立

翡冷翠是她的福地,阿特蜜希雅以其美貌,智慧與出色畫功,迅速贏得麥迪奇家族信賴,接觸到更多金主,得到多方邀畫,手法較前華麗高雅。丈夫畫藝不如她,阿特蜜希雅成為家庭經濟支柱。但她並不在意,像一隻破繭蝴蝶,在翡冷翠得以自由過活,讀書識字,生了四個孩子,惜最後只得一女兒長大成人,繼承其畫家衣缽,唯成就不顯。

透過麥迪奇家族,阿特蜜希雅結交到眾多文人雅士、科學家如伽利略(Galileo)等人。 開闊了她的視野,增加了她的自信。

在翡冷翠,阿特蜜希雅也受到其他畫家的歡迎與接納,作為當時唯一女性職業畫家,這應該不是簡單的事。更在1616年僅以23歲之齡,成為翡冷翠藝術學院(Accademia di Arte del Disegno, Firenze)首位女院士。從此,她無需丈夫,可直接以己之名簽合約、買顏料、收潤筆、單獨出行,成為一位真正獨立的職業畫家。

期間阿特蜜希雅繪畫了幾幅以女殉教者為題的自畫像,包括《女殉教者》(圖1)與《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圖2)。從實際層面來看,可說畫家為省費用(註4)自任模特兒,這是她常做之事。從心理角度分析,會否畫家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為某些重要價值而犧牲。她為的是什麼價值?她犧牲了什麼?

同一時期,畫家開始以友第德為題,創作了好幾幅畫作。包括一幅《友第德與提着敖羅斐乃頭顱的婢女》(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註5)與兩幅《友第德斬殺敵將》(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第一幅《斬殺敵將》(圖6 )有說於強姦案期間開始繪畫。第二幅(圖7)本欄過去兩周有詳細探討,應為抵翡冷翠後為麥迪奇家訂制。你喜歡那一幅多些?有興趣比較兩幅畫作異同,探究畫家背後考量嗎?

(圖6 )《友第德斬殺敵將》,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2–13,帆布油畫,高1.58米 寬 1.26米,意大利拿坡里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Artemisia Gentileschi,  Museo e Real Bosco di Capodimonte
(圖6 )《友第德斬殺敵將》,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1213,帆布油畫,高1.58米 寬 1.26米,意大利拿坡里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Artemisia Gentileschi,Museo e Real Bosco di Capodimonte

(圖7 )《友第德斬殺敵將》,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0–21,帆布油畫,高1.47米 寬 1.08米,烏菲茲美術館。Artemisia Gentileschi,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Uffizi.
(圖7 )《友第德斬殺敵將》,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021,帆布油畫,高1.47米 寬 1.08米,烏菲茲美術館。Artemisia Gentileschi, 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 Uffizi.

同一題材 全新演繹 提升觀者 想像參與

1620年,阿特蜜希雅27歲,據傳因丈夫拈花惹草,花掉她辛苦賺來的潤筆,讓她經常入不敷支,兩人同意分手。阿特蜜希雅想念羅馬,帶着孩兒回鄉。初受冷待,慢慢取得成功。期間畫了幾幅出色畫作,包括《神魂超拔下的瑪利亞瑪達肋納》(Mary Magdalene in Ecstasy,圖8)與《友弟德與女僕》 (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圖9)。 前者(圖8)許多其他畫家也畫過同一題材,阿特蜜希雅卻更能以女性角度去感受與表達聖女的「如性實靈」的「神魂超拔」(ecstasy)。

(圖8)《神魂超拔下的瑪利亞瑪達肋納》,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0-25,帆布油畫,高81 cm 寬105 cm,私人藏品。Mary Magdalene in Ecstasy,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圖8)《神魂超拔下的瑪利亞瑪達肋納》,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0-25,帆布油畫,高81 cm 寬105 cm,私人藏品。Mary Magdalene in Ecstasy, Artemisia Gentileschi, Private collection.
後者(圖9)與《友弟德斬殺敵將》(圖6、7 )同一題材卻沒丁點暴力血腥,只有靜默與懸疑。畫中友弟德好像聽到帳外聲響,緊張的靜下來,手中的劍停在半空,同時用手勢示意女僕噤聲,停止一切動作。觀者不禁也緊張起來,友弟德看到聽到什麼?觀者可有無限聯想,想像可能比畫面「看到」的更豐富,將「觀者參與」完全提升到另一水平。構圖簡單明快,只有兩位人物,把動作推到畫面前方,大幅的金黃與深紅,豐富而明麗的色彩,單一的光源,美妙的光影處理,常被譽為巴洛克高峰期的典範。

(圖9)《友弟德與女僕》,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3-25,帆布油畫,高1.84米 寬 1.42米,底特律美術館。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Artemisia Gentileschi,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圖9)《友弟德與女僕》,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23-25,帆布油畫,高1.84米 寬 1.42米,底特律美術館。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Artemisia Gentileschi,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遠走那不勒斯倫敦 自然用色 柔和舒服

雖為羅馬人接受,生意好像也不錯,金主包括歐洲大小王侯,可能為了觀摩學習,阿特蜜希雅於1626年前赴威尼斯,開始融合該地較理想化的畫風,用色較柔和明麗,時加入多位人物。在威尼斯亦結交了多位同行,合作了好幾幅畫作,並得到眾多詩人墨客的追捧,現傳最少20首威尼斯人歌頌女畫家與其藝術的詩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唯不知何故,阿特蜜希雅卻仍生活拮据,1630年再轉那不勒斯,開設工作室,設館授徒,增加收入。

1638年,阿特蜜希雅45歲,應父召遠赴倫敦,助父完成為英王查理一世繪畫的天頂畫,數月後父歿,獨自完成天頂畫。期間為當地王侯貴冑繪製了多幅畫作。最為人稱道的是為查理一世訂製的《繪畫的寓言》(Allegory of Painting,圖10)

(圖10)《繪畫的寓言》,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38-39,帆布油畫,高98.6 cm 寬75.2 cm,皇家收藏信託。Allegory of Painting, Artemisia Gentileschi, Royal Collection Trust.
(圖10)《繪畫的寓言》,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1638-39,帆布油畫,高98.6 cm 寬75.2 cm,皇家收藏信託。Allegory of Painting, Artemisia Gentileschi,Royal Collection Trust.

歐洲向有以人物寓言不同藝術之傳統,甚至有「指引」 說明不同藝術寓言該長什麼樣子,怎樣穿戴,做什麼動作等。阿特蜜希雅跟隨指引(註6)描繪「繪畫的寓言」: 「一位黑髮美女,頭髮有點凌亂,輕鎖眉頭代表正在想像,兩耳掛着一塊布,遮蓋着她的口(註7),胸前垂下一金鍊,上掛一口罩,上書《模仿》二字」。唯一改動,是沒有蓋着畫中人物的口。

畫面採對角線構圖,人物舉起的右手、頭部、左肩、左臂、左手一溜而下,非常有動感,手中畫板直指畫面前緣,觀者可以摸到畫板似的。人物神情專注,側身抬起右手,捲起衣袖,表示繪畫同時是一種吃力的體力勞動。光影柔和,面上與脖子上的陰影增加了畫面的趣味。膚色自然有質感,明暗效果(chiaroscuro)細緻,在一片較沉暗的背景與衣服對比下更形白皙圓潤。衣紋皺摺與服飾細節如胸口的白色蕾絲處理細膩。整幅畫面自然流暢,保留了畫家早期優美的明暗效果與自然畫風,減低了強烈的光影與色彩對比,用色舒服柔和;清楚畫出人物的自信,投入與決心。是畫家後期佳作,也是畫家自己的寫照。

有說此畫同時是畫家自畫像,唯畫家作此畫時已45歲,畫中人遠比此年輕,樣子也跟畫家其他自畫像有點距離,畫的應不是她本人。

幾年後阿特蜜希雅回到那不勒斯,繼續靠賣畫授徒為生,晚年生活依然拮据,1656年死於黑死病。

死後因作品跟當時藝術潮流相左,很快被遺忘,直到1970年代平權主義抬頭,大家開始研究女性藝術家的貢獻,其畫作從新受關注。

超越社會桎梏 個人厄困 積極自主

阿特蜜希雅,西方藝術界第一位專業女畫家,首位畫院女院士,走過艱困的個人經歷,在婦女地位各方受壓的17世紀,靠個人實力與堅毅,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得到同行的尊重,後世的肯定。

事業上,教會與大型畫作極少找她,金主常要求她畫同類女性題材,因她是女子與她討價還價,潤筆常比男同業低。個人生活裏,自給自足單親維持自己與孩子的生活肯定不容易,好幾個孩子早夭也讓她悲傷不已。但她沒有抱怨社會,哀嘆命運,積極在體制下發揮自己,爭取自己所需。

從她的畫作與書信往來,看不到她憤恨男性。離開丈夫後曾有過最少一段為期不短的熱烈戀情,經常與男性同業合作。看到的是一個勇敢面對一切困難,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幹練女子。就像她筆下的友弟德(Judith),阿特蜜希雅冷靜務實,從不感情用事,不會浪費精力去抱怨,去悲嘆。她認真專業,踏實自信,堅強自主。懂得交際應酬,贏取同業接納,金主喜愛。知道自己優勢,懂得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現代的職業女性。

她清楚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明白要得到就必須付出。她付出了,也得到了。

當然,如果她不是女性,如果她不是生於17世紀,而是今天21世紀,可能無需付出這麼多,而得到更多。

註解

  1. 倫敦國家美術館2018年以360萬英鎊購得阿特蜜希雅的《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Self-Portrait as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圖2),該畫九個月前才以212萬英鎊拍出,新價飆升70% 。緊接着2019 年11月其《盧克麗霞》(Lucretia,圖3)更以 410 萬英鎊再創新高。
  2. 《達尼爾書》Book of Daniel是《舊約聖經》中」大先知書」之一,第13章「蘇珊娜書」
  3. 詳情請參閱本欄2020年 12月10日文章。
  4. 阿特蜜希雅曾在書信中提及模特兒費用高昂。
  5. 「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 Artemisia Gentileschi, 1615-17, Uffizi.
  6. 《圖像手冊》「Iconologia」,作者切薩雷·里帕 (Cesare Ripa, 1555 -1622)。
  7. 代表畫作無聲不能言。

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 – 三之三

本系列文章

女版大衛與哥利亞 迷人光與色 逼真血淋

女性角度 科學描繪 踏實做事 以質證價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