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峰會

幾個月前,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也提共建命運共同體。中國與老撾、柬埔寨、緬甸、巴基斯坦亦以命運共同體相許。中國的大國外交,不是如歐美的分而治之,而是以中國來連接世界各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進。

中央政府今次在西安召開的中國─中亞峰會,是中亞各國脫離蘇聯後第一次在中國由元首親自齊集開會。2021年1月哈薩克斯坦出現動亂後,中國與5國元首開了一次網上會議,當時是在新冠疫情之中。今次中國極其隆重地款待5國元首,用的是盛唐禮儀,雖然令人想到唐太宗的天可汗歷史,但以中國現時的實力,不比盛唐遜色,由中國召開中亞5國在華會議,當之無愧。與唐朝不同,天可汗是居於各國之上,中國今天強調的是「命運共同體」,屬新時代的大同外交,多了中國傳統天下大同的色彩。

幾個月前,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也提共建命運共同體。中國與老撾、柬埔寨、緬甸、巴基斯坦亦以命運共同體相許。中國的大國外交,不是如歐美的分而治之,而是以中國來連接世界各國,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進。

不過,今次款待中亞5國元首顯得特別,禮儀更為隆重。西安款待,以往是給予歐美大國的級別,例如美國總統之訪西安。中亞5國本屬小國,可中國並沒有因其國小而忽視,而是待之如大國,正反映中國外交取向。

絲綢之路——西安峰會的歷史意義

西安峰會的歷史意義是絲綢之路。中亞5國正是歷史絲路的中轉樞紐,過了葱嶺和天山,絲路便可南北東西走向,把中國連接當時的世界。西安峰會是重申新絲路的「一帶一路」倡議,也不止倡議,而是經濟已先行,基建正加快,區域聯動便開始。如漢唐,中亞安穩,中國西疆便穩;今天還有俄羅斯在北方作屏障,中亞更能保證中國的國家安全。

政治穩定與區域新絲路的經濟發展互為因果,中亞5國的復興,一是回應歷史上各大文明文化經中亞而輻射各國。二是打破19世紀俄、英對峙扼殺絲路的歷史格局。中亞是四通之地,是地緣政治經濟的歐亞非中心,西安峰會便不只是為了中國西疆的安全,還要回復歷史絲路的輝煌時代,包括始發自巴格達與撒馬爾罕的歐洲文藝復興期,這樣的企圖更宏大。

西安峰會是要終結大國角力的阿富汗時代,在反恐的前提下追求區域和平與發展。中國以國力、財力作出保證,中俄協作關係更是後盾,中俄除歷史矛盾,使中國去除了北疆的問題,改敵為友,中俄關係更成為中亞和平發展的更大保障。西安峰會沒有俄羅斯,但離不開俄羅斯因素、中俄協作的大前提。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