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社會的上層普遍英語純熟,十分了解西方文化和社會禮儀。因此印度人和歐美各國人打交道要比中國人方便許多。今天在歐美的大公司(比如《財富》500強)裏擔任高層管理的印度人比中國人多得多,這就反映出印度人對西方社會的適應程度。然而,這只是印度人西化的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即使是十分西化的印度人也都仍然保持印度文化的許多傳統。
從外表最容易看見的是,印度女性多數仍穿傳統服裝,男性穿西式服裝的雖然比較多,但仍有頗高比例的人穿傳統服裝。
其次是名字。有不少中國人喜歡取個洋名,說是為了方便外國人稱呼和容易記。這固然不假,但是許多印度名字都讓西方人既難發音又難記住。幾十年來,我還沒有遇到過什麼印度人轉用歐美式的名字。
父母之命仍屬主流婚姻模式
不容易看到的是,印度年輕人普遍接受父母替他們安排的婚姻。
1980年代,我在麥吉爾大學任教時有一個很優秀的印度博士生。他自小功課好,有機會進入孟買的印度理工學院讀本科和碩士,然後到加拿大跟我讀博士。他的興趣很廣,對西方文學和音樂都很熟悉。在麥吉爾大學他認識了一位印度裔女生,兩人產生了情愫,但是還沒怎麼交往就因為女方家長不同意而告吹了。第二年暑假,他回家探親。開學時回來時,手上戴著戒指,說是結婚了。妻子也是學工程的,是他母親先看中了才招他暑假回去完婚。這樣的故事我知道的多到不勝枚舉。
我在北美洲和印度都參加過印度式的婚禮。幾乎毫無例外,新郎新娘以及家人來賓都穿華麗多彩的印度傳統服裝,沒有西方的白婚紗和成串的伴郎伴娘這些中國人已經用「拿來主義」據為己有的西方禮儀。他們一般是按印度教本地習俗誦念經文、家長祝福、在新娘新郎頭上塗抹香灰和交換戒指。然後就是吃喝跳舞,一般播放的是印度而不是西方音樂。
板球與瑜珈 現代與傳統
在印度有兩種極為受歡迎的運動。一個是英國人帶去的板球(Cricket);另一個是幾千年前源於印度的瑜珈。板球在過去大英帝國的範圍內仍然很被重視,而印度的板球隊經常拿冠軍。瑜珈已經被全世界公認為是健身養性的好活動。如果說印度是「西化與傳統齊飛」,板球和瑜珈便是好例子。
印度人對自己的文化從來沒有加以否定,對外國習俗的借用也頗有選擇。印度似乎沒有一些「時尚」人物,把和自己歷史文化毫無關係,而在西方也不很普及的幾個節日(如 Valentine’s Day,Halloween 和 Thanksgiving)搬到印度,讓不明就裏的普通人跟着慶祝。
另一方面,19世紀末,印度上層精英從事宗教改革和文學革新蔚然成風;這反而增強了印度人的民族主義。中國知識界大都熟悉的詩人泰戈爾就極力主張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作為印度文化的養分;他認為印度文化有自己的韌性與活力,不會因為與其他文化接觸便要被衝擊到承受不住。這種信念來自他的判斷:印度文化自身有一個拒絕斷裂的傾向。
泰戈爾的看法果然準確。100年後,印度絕沒有因為接受西方而失去自我。
印度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