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遊世界──歐洲系列之奧地利篇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當地鹽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

中學時期學習歷史,讀到奧地利王儲費迪南夫婦被刺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音樂史上,有莫扎特、海頓、舒伯特及貝多芬等傑出音樂家,而「音樂之都」維也納也是享負盛名, 因此,縱是「愛蘭如命」的筆者,到達奧地利後,也要先在首都維也納走走,才向郊區出發。

世界最美小鎮

此次奧地利行程的重點,是到阿爾卑斯山湖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圖一) 進行考察。哈爾斯塔特在1997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令此地成為人人津津樂道的旅遊勝地,卻是來自上世紀60年代一部膾炙人口的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圖一:阿爾卑斯山湖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圖一:阿爾卑斯山湖區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哈爾斯塔特位置偏遠,筆者離開維也納,先到梅爾克(Melk)參觀,住了一晚,才啟程前往哈爾斯塔特,想不到在參觀號稱世界最美的「修道院」──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圖二)時,竟然在後花園發現種在地上的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圖三及四)。若非在英國切爾西花展及皇家植物園見認識過上述品種,知悉這種蘭花的產地是在北美,筆者一定以為自己「野生捕獲」了原生種杓蘭呢!

圖二: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圖二:梅爾克修道院(Stift Melk)。

圖三: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圖三: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圖四: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圖四: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

杓蘭在溫帶地區的園圃十分常見,此蘭開花後會枯萎,翌年春天會重新發芽,成長、開花、再枯萎,周而復始,相信是修道院的園丁把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種在叢林地上,被我意外發現(圖五)。

圖五:筆者跟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合照。
圖五:筆者跟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合照。

哈爾斯塔特是奧地利皇家貴族最喜愛的避暑區,被譽為「世界最美小鎮」(圖六)。筆者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位於小鎮後山上的鹽礦(Salzwelten)。哈爾斯塔特以產鹽聞名,鹽礦已有近900年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亦是遊客必遊之地。筆者也不例外,想不到「到此一遊」的同時,竟發現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圖七)。

圖六:「世界最美小鎮」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圖六:「世界最美小鎮」哈爾斯塔特(Hallstatt)。

圖七: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圖七:是次歐洲之旅的第一株野生蘭花──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筆者當天乘纜車前往鹽坑(圖八),先在觀景台拍攝山下景觀(圖九),在途中便看到那株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匆匆拍下照片,也無暇查看屬於什麼品種。到達礦洞,參觀者乘坐小火車進洞,走進一條曲折幽深的隧道,更需兩次從滑梯向下滑,最後再坐小火車出洞。回程的山路跟上來的不相同,沿途也沒有再發現蘭踪。筆者後來細閱照片,再上網查找,小心核對,最後才確認有關品種。

圖八:乘纜車前往鹽礦。
圖八:乘纜車前往鹽礦。

圖九:觀景台拍下的山下景觀。
圖九:觀景台拍下的山下景觀。

參觀全世界第二大冰洞

翌日,筆者前往達哈爾斯塔特附近上特勞恩(Obertraun)的奇斯特恩山脈(Dachstein)的冰洞(Rieseneishohle),隨後分別在山上及山腳發現不同品種的野生蘭花,令筆者興奮不已。

奇斯特恩山脈屬於喀斯特地形,冬季天氣嚴寒,洞窟內都結了冰,這些冰每年到夏季都未能融化,因而形成了長年保持在零度以下的冰洞。前往冰洞,必須在山腳乘搭吊車(圖十),上到景區還需走上一段陡峭的山路,由於被分配了固定的時段入洞,筆者也沒有時間細心尋找是否有蘭花的影踪。

圖十:乘吊車上冰洞。
圖十:乘吊車上冰洞。

參觀冰洞的時間約為50分鐘,洞內溫度接近零度,幸好筆者早已預備了禦寒衣物,故可以從容參觀這個屬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全世界第二大冰洞。

參觀過後,筆者即在山上展開尋蘭之旅(圖十一)。

圖十一:筆者展開尋蘭之旅。
圖十一:筆者展開尋蘭之旅。

冰洞位處海拔千多米,在這個五月天,山上的溫帶花卉各展繽紛,千紅萬紫,途人嘖嘖稱奇,紛紛駐足拍攝,但令筆者目不轉睛的,卻是一株羞人答答的素色小花(圖十二)。由於花形細小,筆者需使用相機焦距把影像放大,才能確認眼前這棵是否蘭科植物(圖十三)。鏡頭下,素色小花有三片萼片,三片花瓣,其中唇瓣異化,上有蕊柱──是蘭花無異了。筆者先來個合照(圖十四),再細心拍照,以便稍後查核品種(後來查證是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圖十五)。

圖十二:令筆者目不轉睛的素色小花。
圖十二:令筆者目不轉睛的素色小花。

圖十三:筆者用相機放大花朵,以判別是否蘭科植物。
圖十三:筆者用相機放大花朵,以判別是否蘭科植物。

圖十四:確認後,來個合照。
圖十四:確認後,來個合照。

圖十五: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
圖十五:角盤蘭(Herminium monorchis)。

細心觀賞山區蘭花

山下哈爾斯塔特湖風光如畫,但筆者目光卻只在腳下尺寸之間。驀然回首,一株淡紅塔形小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似是曾相識(圖十六)。由於手參屬(Gymnadenia)跟掌裂蘭屬(Dactylorhiza)的外形十分相似,兩者在奧地利也有不少的分布,驟眼要分辨清楚,也不容易。筆者定晴細看,花形結構應該是手參屬(Gymnadenia),至於品種方面,由於附近有一株已開了數朵花(圖十七),我出動秘密武器──放大鏡(圖十八),最後確定是跟鹽礦發現的手參屬是同一品種──Gymnadenia conopsea(圖十九)。

圖十六:淡紅塔形小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仍是似曾相識。
圖十六:淡紅塔形小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仍是似曾相識。

圖十七:附近有一株已開了數朵花。
圖十七:附近有一株已開了數朵花。

圖十八:筆者出動秘密武器──放大鏡。
圖十八:筆者出動秘密武器──放大鏡。

圖十九: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圖十九: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在山上盤桓了一會,沿路上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的分布不少,但卻未有發現其他品種。筆者遂乘搭吊車返回山腳,當吊車接近地面,筆者眼角瞥見停車場靠山那邊的山坡,隱約有些小紅花危立在斜坡上(圖二十)。筆者當時抱着狐疑的心態──難道又是手參(Gymnadenia conopsea)?

圖二十:小紅花危立在斜坡上。
圖二十:小紅花危立在斜坡上。

雖然心中有疑惑,但腳步卻沒有放慢。筆者走近斜坡,近距離一看,原來是在歐洲分布極廣的掌裂蘭屬(Dactylorhiza)。筆者曾於冰島發現植株較小、顏色較淡的掌裂蘭(Dactylorhiza maculata),眼前的掌裂蘭屬卻是植株較大、顏色較鮮,葉片有明顯斑紋,當屬紫斑掌裂蘭(Dactylorhiza fuchsii)無異(圖二十一),該品種分布在整個歐洲,更是英國最常見的蘭花。

圖二十一:紫斑掌裂蘭 (Dactylorhiza fuchsii)
圖二十一:紫斑掌裂蘭 (Dactylorhiza fuchsii)

筆者當天購買的是冰洞加遊湖的套票,當時,開往遊船碼頭的接駁車尚未開出,便趁機前往另一邊的山坡,踫踫運氣。最初,只見紫斑掌裂蘭,其後見到一株長有綠色小花,兩片葉子渾圓對稱的植物,原來是對葉蘭(Neottia ovata)(圖二十二)。筆者在附近陸續發現更多的對葉蘭,而且大多已成熟結果(圖二十三)。此時,接駁車來到,筆者接着乘坐遊船飽覽哈爾斯塔特的湖光山色(圖二十四),心中不禁想起「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飄我影踪」的歌詞,奧地利尋蘭之旅就此結束,隨後前往莫札特之鄉──薩爾斯堡(Salzburg),住宿一晚後即乘火車過境,前往慕尼黑,開展德國尋蘭之旅。

圖二十二: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二: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三:開始結果的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三:開始結果的對葉蘭(Neottia ovata)。

圖二十四:哈爾斯塔特的湖光山色。
圖二十四:哈爾斯塔特的湖光山色。

朱劍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