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 於2012年落成,在社交網站時常見到網友張貼雲霧林(Cloud Forest)高海拔地區植物的照片,心中嚮往不已,只是一直未有安排時間前去。今年農曆新年,終於抽到時間了,參觀過後,這個Gardens by the Bay果然名不虛傳,真的不枉此行。
雲霧林(Cloud Forest)是濱海灣花園內的一座植物冷房,置身於這座高30米的透光建築物,參觀者可以盡情觀賞高海拔地區的蘭科、食蟲植物、鳳梨科、秋海棠科及蕨類(圖一),百多元港幣的入場費真的值回票價。雲霧林內有全球最高的室內瀑布(圖二)。抬頭向上望,是一座長滿植物的巨山,從蜿蜒的空中步道更可俯瞰雲霧林的不同種類的植物(圖三)。瀑布由上而下傾瀉,造就了雲霧繚繞的效果,配合鬱鬱葱葱的植物,蒼翠茂盛,令人仿如置身仙境。
筆者是次參觀,碰巧園內舉行「亞馬遜蘭花展」(圖四),展出不少亞馬遜流域的蘭花品種,令人眼界大開。此外,更令筆者着迷的,是雲霧林內常設的「迷你蘭花景觀」(圖五),由於迷你蘭花花朵太小(圖六),需要用放大鏡協助觀賞,才可窺其全豹(圖七)。
生物質能發電值得香港借鏡
根據濱海灣花園官網資料,雲霧林常設溫度是攝氏23-25度,從室外的天空樹(Supertree Grove) (圖八)走進雲霧林,頓覺暑氣全消,如沐春風。筆者當時也在估算,要維持雲霧林的運作,投放的資源一定不少,所耗的電力應該十分驚人。回港後,由於疫情關係,深居簡出,偶爾翻看一輯由日本電視台拍攝的文化遺產系列片集時,才知道濱海灣花園的電力供應原來是來自生物質能發電的,利用收集回來的廢棄林木物料為燃料,非常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當大家有機會在空中走廊上行走時,不妨細心觀察天空樹的管狀物,不時會有飄渺的氣體飄出來,原來矗立在園區內的18株擎天大樹,實際上是地底發電廠的排氣口,當然氣體已經嚴格過濾後才排放出來。
多年前,香港就建立垃圾焚化爐鬧得沸沸揚揚,最後落戶偏遠的石鼓洲,預期2024年完成。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造成嚴重破壞,多區的塌樹遲遲未能清理,
堆填區的負荷更愈趨飽和。每年政府及工程公司清理郊野公園、路旁及康文署轄下公園林木時產生的廢料大都以堆填處理,濱海灣花園的生物質能發電的做法實在十分值得借鏡,希望港府能見賢思齊,積極解決堆填區爆滿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