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之初曾引入「兩史合併」或「社會科統整」,結果燃點起的討論火堆持續十多載仍未熄滅。所謂兩史是指中國歷史科和世界歷史科(簡稱中史和西史),合併就是統合成為一科歷史科。至於把個人社會人文領域內科目統整成一個綜合科也是一個奇怪的決策;可能因課程空間不足,期望統整後節省課時,結果自然是引來學科人士的不滿。
如此這般拖拖拉拉直至國教事件,那令不少人憂慮青少年對國家民族歸屬上走向偏鋒,繼而的佔中和雨傘運動讓本土意識和疑似港獨的思潮泛濫。結果又要向基礎教育和課程埋手,導致當前出現了如改寫中國歷史課程(如最近提出的「詳近略遠」)、向通識教育科開刀(媒體上的說法)等等的討論熱點。然而這些討論往往在教育目標和學科觀點外,還滲入了政治因素、民族主義、民主自由等,總之就是令人感到頗為紛亂。
不應單獨由中史承擔責任
光從表面來看,中史科當然成為議論風眼中心點。若以一個獨立學科來說,把太多期望重擔放於其上實屬不公。從學校前線來看,這裏最少包含了好幾個課題,較好的做法還是先分開討論,然後再放回實際環境審視如何整理的策略。
第一個是學科知識的角度。回歸後實在不必留下一個中史科,作為推行國民教育的一個具體表現,索性易名為國史教育科,規定九年初級教育內必修,概念猶如體育科一樣。不過,為免此時另起火頭,倒不如以不變應萬變,採用中史科名號實行國史框架教學,讓特區年輕一代對中華5000年有個認識。所以筆者贊成以初中及小學必修科方式推行。但課程選材及設計要針對目標有所更新;不應採用背誦方式、選材更不宜只教歷代帝王將相的政治史料。如何設計還得留待專家去思考,重點應以趣味為主,增加學童學習動機;學習過後可以加強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識和歸屬。
其次,在高中層面中國歷史應維持選修科身份。課程和教學的設計,和其他要銜接升大學和幫助學生建立各種技能的選修科相比,不應有太大分別。修讀學生要對本科有興趣,考評要求需要顧及學科本身特色和把關的要項。其實歷史本身是一個學科,中史或西史只是研習對象有所不同,是否真的可以分割成兩個學科呢?若從人類社會發展來說,同一個年代東西方發生了的歷史事件是否有所連繫?併合與分途,何者為優?全都可以加以探討,由專家定奪。
國民教育應有更專業而立體的操作
還有要回應國民教育的要求。公營學校自當有責任引領國民從小認識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這絕非一科兩科的責任。因此課程發展當局有責任,要求不同學科及在校園內的種種教育活動共同承擔這個目標。中國語文科本身不只是一個語文運用的科目,也通過閱讀歷史文學著作,讓青少年了解中華文化,透過閱覽不同朝代的民間傳奇,傳遞中華民族的人文價值。地理科或綜合科內相關單元,除了教導專門知識外,亦一併介紹祖國大地和不同的河山風貌;甚至引用歐美或亞洲不同區域的自然地質和風貌,作對比來學習。這不是更有趣嗎?加上現在已運作中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教學、還有大量的課堂以外的學習,綜合成效應比單一地運用中史科更好,也更為立體。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負責施教的前線老師。從現實來看,教師如何為中史科定位和採納何種態度,都會對教學效果,甚至對學生將來對歷史事件的鑑定上,產生很大的影響。若教師自視為一個知識傳遞者,效果當然偏低;反之教師過份推銷個人觀點而未有留下足夠空間讓學童多思考,也是不理想!如何妥善理順?當然是個施政的藝術。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