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與隱喻

傳統的教育,往往會拿一些「英雄」人物來勉勵學生。筆者小時候,有華盛頓斬櫻桃樹不撒謊的故事,有匡衡鑿壁借光夜讀的故事,也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這類教育,還會繼續嗎?

去年10月開始,本來就打算比較系統地介紹教育與文化的關係,連續在本欄登了17篇,直到2月初,因為疫情而中斷了。現在學校陸續上課,可以暫時放下疫情,繼續文化與教育的討論。前面說的,把文化因素分為7個層次。以前探討的是頭兩個層次:語言與文物,禮節與儀式;其中有關語言花的筆墨比較多一些,因為與教育息息相關。現在繼續探討其他的5個層次:英雄與隱喻、行為準則、共同價值觀、基本假設、思維方式。

本篇探討英雄與隱喻。英雄,是筆者在哈佛授課的時候,學生對我的啟發。當時是一個有關文化與教育的課程,一個班一般50至60人,往往來自20多個國家。大家談起最尊敬的人,於是引起大家分享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首先要說明,「英雄」這個概念,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定義。以美國為例,美國的學生(都是研究生)的回答,可以分為三種:一、父親。有過半的美國學生,認為父親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也許可以說是他們最感恩的人。二、耶穌。是他們信仰的人,也是覺得是自己言行的模範。三、馬丁路德‧金,有點意想不到,這是他們認為是英雄的唯一的政治人物。

因此,各個文化裏面的英雄,其實不是一個人物,而是文化裏面崇敬的、敬仰的,是什麼。

像越南,幾乎都說胡志明是他們的英雄。蒙古,是成吉思汗(但在中亞國家,成吉思汗卻是一個反面人物)。委內瑞拉,他們的學生說,專門出世界小姐;世界小姐是他們文化裏面的英雄;因此可以有世界小姐出來競選總統。

英雄概念 文化象徵

需要說明,這是研究生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哈佛,大都是頗有工作經驗的成年人,已經過了以球星、歌星作為英雄的年齡。

筆者認為,在中國古代,接近1600多年來,「狀元」幾乎是唯一的民族英雄。家家戶戶嚮往的,就是自家的孩子,有朝一日金榜題名。

這是唯一的跳出龍門、社會上升的途徑,一旦上榜,就會有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又能躋身高位。其他的途徑,從商賺錢,成為將領,都不算數,不是說「士、農、工、商」嗎?「士」是排頭的。雖然也有岳飛、文天祥之類為人傳頌的人物,但看來是可尊敬而不至景仰的人物。

1949以後,一段時期的英雄是董存瑞、雷鋒,是英勇殺敵與「為人民服務」的英雄。文革亂了,出了不少短命的造反派英雄。開放改革,開始一段,英雄是李嘉誠,後來是馬雲。

現在有點看不清了。英雄的觀念,是隨着社會的變遷而變化的。而中國的變化奇速,因此英雄的觀念也變得很快。這類變化,對於年輕人影響深重。

日本,雖然也受科舉的影響,但是「武士」一直是人們心中的英雄。雖然也有文官制度,雖然天皇一直在位,但是歷史上掌權的,都是將軍。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如何影響新的一代,還需要研究。

英雄,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意義。作為文化第一部分,象徵着社會的崇尚,也可以說是社會的靈魂。

但是,筆者此時心裏還沒有定論的是,後工業社會,逐步碎片化,還會不會有整個社會的、明顯的、集體心中的「英雄」?又或者,假如有「英雄」的話,那將是流傳百世的?還是曇花一現的短命英雄?

傳統的教育,往往會拿一些「英雄」人物來勉勵學生。筆者小時候,有華盛頓斬櫻桃樹不撒謊的故事,有匡衡鑿壁借光夜讀的故事,也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這類教育,還會繼續嗎?

假借隱喻 文化特色

隱喻,metaphor,本來是修辭學的詞兒,筆者對修辭學沒有研究,只是借用這個概念,形容以一種本來是毫不相關的事物,用來比喻人類或者社會的形態;要點是取其某個共通的特點。

最容易見到的是,用動物來作隱喻。我們說,「做牛做馬」,是以牛馬的任勞任怨,又或者從事被動的勞動,來形容人的生活。把人稱為「走狗」,因為狗只會跟隨主人的意旨而行動。

其他又如「動若脫兔」、「豬狗不如」、「噤若寒蟬」、「毒如蛇蠍」、「熊腰虎背」、「落水狗」……在蒙古,往往把傑出人物,形容為「草原上的鷹」。

中國的文字,有不少是隱喻:「指桑罵槐」、「借花敬佛」、「腹背受敵」、「開花結果」、「貨如輪轉」、「一盤散沙」、「不知天高地厚」、「綿裏針」、「與狼共舞」……。

廣州話,更有許多隱喻:「死蛇爛鱔」、「落湯雞」、「狗竇」、「爛泥扶不上壁」、「鹹魚翻生」……。非常形象,但又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這就是隱喻的妙處。不直接描述,卻能生動地表達。

但是隱喻不止於文字。筆者最初想到隱喻,是受到一本書的啟發── Metaphors we live by(作者G. Lakoff 與 M. Johnson)。裏面第一個例子,就是講廣義的辯論(argument)。在美國的文化裏,argument is war;把辯論看成是戰爭中的攻守。

用的英文詞,如attack, defense, shoot, demolish, target等,都是戰爭用語。甚至我們常用的英文字strategy,在美國通常帶有軍事的涵義。Argument,本來是不同見解的交往,可以看作是強弱的競賽,可以看成是不同觀點的平行表述,也可以看成是棋賽中的輸贏,但也可以看成是共舞。但美國的文化,還是以戰爭作為基本的思維框架。

戰爭體育 隱喻常態

這也許是美國自開發西部以來的一種思想習慣。我們看以前西部牛仔的電影,「你死我活」往往是主線索。他們沒有輸贏的概念,更沒有「共舞」、「共存」、「妥協」的思路。或者說,我贏,就是要你死。尤其是表現在決鬥場面,無所謂「忠」與「奸」,誰出手快,就活,就是贏。全部目的,就是把對方殺死。特朗普的國際觀,也大概如此。

當然,美國社會也在不斷發展,很多人都敬重馬丁路德‧金,也許就是因為他打破了這種「你死我活」,或者「你活我就不能活」的社會哲學。

不過,也有人說,美國文化裏面,體育運動的隱喻也相當普遍。這裏隨便舉一些例子,都是常見的:kick-off,level-playing field (以上來自英式足球);touch base, ball-park figure, rain-check (以上來自壘球)等等。

還有許多是來自高爾夫、賽馬、拳擊、籃球、美式足球。這些隱喻,已經成為美國語言的一部分,滲透到商業、娛樂、政治、媒體。因此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見證美國人對體育比賽的狂熱。美國也有不少人,專門研究這種體育隱喻與前述戰爭隱喻之間的關係。

中國人其實也經常使用戰爭的隱喻。我們常常看到的「戰役」、「擊退」、「重拳出擊」、「亮劍」、「陣地」、「攻關」、「攻堅」、「進軍」、「掛帥」、「大刀闊斧」、「可攻可守」……等等。歷史上就是如此,再加上中國上一代的領導人,都是打仗出身。現在,這類隱喻,大多出現在商業話語。真箇是「商場如戰場」。美國也有「商業就是戰爭」的隱喻,不過中國人的戰爭隱喻,很多是從總體系統或者大系統的角度看問題的。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內地歷久不息的一句話,香港也有很多人樂此不疲。這是使用體育運動的隱喻,套用到教育。和內地許多朋友一樣,筆者到處勸說,學生學習,不是看輸贏;首先不是與人家比,而是看自己是否學得好;因此這句話是誤導。因為贏了,並不說明學得好。可惜,把成敗全部寄託在分數上,重視攀比,只管輸贏,已經是中國家長的文化。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