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

香港能否再生,決定於怎樣改變港人的心態與取向,這不是回歸一制,內地一制也正在改。

香港社會是一個特殊的社會。一是殖民政府統治了百多年,制度文化都不可能沒有殖民地深刻的烙印;二是這是移民社會。最初還只是來港謀生,家鄉還在內地。

反中國的華人社會

40年代之後,內戰、革命便有選擇地遷移反共,或與中共利益不同的人群來港;50、60年代內地難民來港,為的是生活;70年代來港為的是個人發展。他們對內地政權和國家並沒有歸屬感,反而會以他們在港的發展來否定內地、否定中國。他們不少繼續移民海外,表現出對香港缺乏歸屬感,也強化他們的離心。

可是不少這類已移民海外的,還在香港工作生活,捨不掉香港倚仗中國內地發展的機會,留戀香港的中國生活方式,感情上顯得矛盾與複雜。

正因這樣的背景和殖民地文化深刻的影響,香港是中國人的社會,卻愈來愈否定中國,但卻同時貪圖內地提供的一切。其中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的更為嚴重,他們的教會是來教化中國的野蠻人,今天則改變為教化中共的野蠻人,其中仍然包含強烈的種族與文化歧視。對這樣的社會、文化,九七回歸是一件大難題。

放任港人佔多家便宜

按港人心態,他們是不願回歸,但當然也不願與內地為敵。他們樂於作英國的中國人,佔兩家便宜,或加上移民歐美,佔「三家便宜」。可這對中共和內地民眾是不可能容許的。因此有一國兩制之創新,但實質帶有種種殖民地的制度、文化與人事。由中央政府的強制,力壓內地與香港的矛盾,只可惜回歸並沒有把這個矛盾轉兩地融合,分工發展的契機。反而讓香港政治自由放任,變成中國內地貪腐的重要條件和渠道,也給美國有機可乘。在回歸後大力進行政治教育與收編,致有「顏色革命」出現。內地政策、美國策動都是原因,但土壤卻是港人的心態取向和相關的制度文化教育條件,此所以在動亂之中,有這麼多的港人參與和支持。其後退縮只是怯於中央政府的強力鎮壓,和不願放棄在港的巨大利益,心裏還是不服,還是反共拒中的。

在香港這樣的條件下,中央政府只能強力鎮壓以保中國在港的主權治權,也爭取時間推行第二次真正的回歸。在這個過程中,讓大批心裏反共拒中的港人移民他去,是最佳選擇。既可減香港作亂的來源,也免照顧這些不願在香港建設的人,好騰出空間,讓香港脫胎換骨。

香港能否再生,決定於怎樣改變港人的心態與取向,這不是回歸一制,內地一制也正在改。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