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的終極傑作」
要談西洋美術史,怎可沒有達文西。沒有達文西,文藝復興還會是這麼璀璨閃亮,廣袤飛揚嗎?畢竟,達文西是最早期的「文藝復興人」啊!(Renaissance Man–註1)今年剛好是達文西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地都有紀念他的活動,香港城市大學9月底開始也有一個達文西特展,大家不容錯過。
達文西畫作不多(註2),但世界十大名畫他個人獨佔兩幅(註3),他本人也是歷來最著名五大畫家之一(註4)。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他左右腦都非常發達。既有科學的分析頭腦,又有對美感的追求與創意。他有超越常人的敏銳觀察力,留意到大自然細微的變化,捕捉到人類微妙心理,怎樣影響一個人極輕微的肢體動作,極微細的面部表情;同時又能創造出全新的藝術手法,精準地表達這些細微的變化,讓畫面更真實,讓觀者更能把握人物的心態。他革命性的畫面結構(composition)讓畫面更豐富更立體更具動感。他對人物與大自然的描繪手法可說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先驅,在繪畫史上具有轉捩點的重要地位。
《蒙娜麗莎》(Mona Lisa)與《最後晚餐》(The Last Supper)的故事大家應該聽得多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幅達文西較少為人談論的畫作《聖安娜與聖母子》(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羅浮宮博物館花了12年修復此畫,2012年從新展出時,說「這是達文西的終極傑作」(註5),「集畫家多方探討自然與藝術之大成」(註6)。羅浮宮的鎮館之寶,不是《蒙娜麗莎》嗎?而她們竟這樣形容《聖安娜與聖母子》(圖1)?!現在就讓我們透過這幅畫,細心而具體地探究達文西的手法,究竟如何精妙。
達文西傳世畫作中,題材最多的是聖母與聖子,唯加上聖安娜的只此一幅。雖然聖母生為凡人,肯定有母親;但我不是基督徒,可從沒聽過聖安娜的故事,看到達文西把她也加入畫中,特別留神。加上達文西把聖安娜畫得很溫柔很美。兩年前美術史老師站在羅浮宮這幅畫前向我們介紹這幅畫的景象,至今歷歷在目。因畫工細緻精妙,同時在這畫裏,剛學到一些達文西發明的繪畫技巧,老師離開後,我還老遠跑回去看了一段時間。
這幅畫有說是一幅還願畫(ex voto), 法皇路易12世為慶賀皇后安娜1499年成功產下首個孩子──女兒歌迪(Claude–註7)而訂製。聖安娜長年不育,老來才生下女兒瑪麗亞,是天主教不育與懷孕婦女的主保聖人。另有一說,是為米蘭市郊聖母領報教堂 (Church of Santissima Annunziata)繪製的,那裏的修士對達文西很好,給他五間房間,讓他與助手舒服地創作生活;圖書館有5000本藏書,讓達文西這個超愛學習什麼都有興趣的文藝復興人看個夠,教堂同時靠近達文西晚上做屍體解剖的醫院。達文西聽到修士要為教堂畫一幅祭壇畫,即自動請纓。可惜跟很多其他畫作一樣,達文西久久未有交出作品,把它一直帶在身邊,不斷修改,直到他1519年死去此畫還有部分未完成。
構圖嚴密 畫面流動
看這畫第一眼的感覺,就是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好一幅溫馨的人間圖畫。聖安娜頭披透明薄紗,聖母瑪麗亞身披象徵她天母地位的藍袍,坐在母親聖安娜大腿上,三人包括小耶穌頭上都沒有代表聖人的光環。兩位女士赤腳,露出纖長白皙的腳趾。聖安娜充滿慈愛低頭微笑看着瑪麗亞與小耶穌。瑪麗亞俯身準備抱起站在地上的小耶穌,也好像要阻止小耶穌與綿羊把玩。小耶穌一隻腳跨過綿羊的頭,好像要往上騎,也好像要提起綿羊。感到母親俯過來的身軀,回頭看着瑪麗亞。綿羊也同時抬頭看着小耶穌。三人加綿羊的動作好像俄國套娃一樣,一個套着一個;緊密的肢體凝聚了畫面,整體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結構,結實而穩固。聖安娜的頭是金字塔的尖頂,她的身體就好像地上的盤石一樣為這結構打好基礎。這種金字塔型結構,達文西早在1483年繪畫第一幅《岩間聖母》(註8,圖2)時已開始使用,這個新式結構,啟發了後來很多畫家,包括拉斐爾(圖3)。
觀者眼睛很自然會從聖安娜開始,隨着她的視線,往下看到瑪麗亞。瑪麗亞充滿憐愛地看着兒子,小耶穌抬頭聰敏地回望母親,就這樣完成一個「回環」。人物間的眼神情感互動,讓畫面活潑溫暖。眼神的活動走向,帶動整個畫面,流淌着一種韻律。結構既穩定又流動;達文西首先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地基」,在上面加建動感,因為結構嚴實,畫面簡潔,觀者不會暈頭轉向。
原來中古時期已流行聖安娜與聖母子這題材,但成年的瑪麗亞坐在母親大腿上這個安排是首次,以後好像也沒見過。可能達文西為了打造一個穩固的金字塔結構,唯有犧牲現實中一個成年婦女坐在母親大腿上對母親體力承受的可能性。
雖生為人 兼具神性
溫暖的三代關係,親摯感人。這是聖家,但她們同時也是凡人,有人世間的情感。這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體現,也讓畫中人物更接近身為凡人的觀者,更能感動所有有家人的我們。
作為一位母親,瑪麗亞可能不忍看到兒子受苦受難,下意識地希望阻止小耶穌提起綿羊。那代表他為世人犧牲的使命。
三代人物的眼神與表情,流露出不同的心態與個性。聖安娜看着女兒與孫子的眼神是慈愛的,她的微笑讓人想起後來的《蒙娜麗莎》。瑪麗亞的面容帶着一種聖潔的光輝,小耶穌雖然只是一個剛會站會走路的孩兒,但有着符合他使命的堅毅眼神。
創新畫法 如煙似霧
說到眼神,大家有沒有留意,聖安娜的眼神與面容有點如煙似霧?其實整幅畫都帶有一種煙霧的感覺,這是達文西發明開創的暈塗法(Sfumato–註9),用色彩調和的方法與周邊過渡,使輪廓變得模糊,柔和,製造朦朧的效果。
達文西不會只是跟着前人方法去繪畫,而是採用科學的自我體驗驗證法,仔細地觀察大自然。發現其實當人的眼睛聚焦在一個景象,一個面孔,一隻眼睛,一個嘴巴的時候,景物的輪廓與周邊沒有清晰尖銳的分割而是模糊的。他努力模仿這個效果,讓畫作更接近自然。他同時使用這個方法來繪畫人物的臉容與她們周邊的環境,大自然的景象。大家比較這幅畫與波提且利的《年輕女子畫像》(圖4),可以清楚看到兩位畫家的不同手法。波提且利雖然沒有黑線勾勒,但他筆下的人物與衣物輪廓都非常突出明顯。
透過暈塗法,達文西把筆下的女子都畫得溫柔,神秘;加上仔細地描繪細微的肌肉變化,讓蒙娜麗莎的眼神與嘴巴,似笑非笑。
神秘山水 連繫人神
聖母藍色的袍子對應背後淡藍色的風景,整幅畫顏色配合巧妙,熱冷色並用,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同時讓質感更強。
人物坐在戶外,前景可以清楚看到一層層石頭,雖然人物佔據畫面很大部分,金字塔底部也很接近畫面底部,但一如達文西的《岩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酒神》(Bacchus)這兩幅畫一樣,人物與觀者隔着一道鴻溝,有一段可能不可逾越的,不知大小深淺的距離。達文西好像希望畫中人物與觀者保留一定的距離,是因為這些人物都是神,是聖人,只可遠觀嗎?
從這些石頭大家可以看到達文西對地質學的研究,做過地理課戶外學習的讀者應該會認得這些一層層的石頭,畫得就像水成岩,香港很多地方如東平洲多的是。達文西在自己的筆記本裏對水成岩有很詳細的描繪,證明他曾認真地觀察過這種地質。
天生好奇喜歡每事問的達文西上天下地,研究地質的同時,也探究天為什麼是藍色的?從他的筆記看到,他的結論非常正確,這跟空氣中的水氣有關。在這幅畫裏,他把天空畫的有點煙雨濛濛,漸變的藍色明亮透澈,遠山線條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帶一點虛無飄渺,若隱若現之態,我們的視線隨這些影像浮動,增強了畫面靜中帶動的效果;空間深廣幽遠,有一點中國山水畫的味道。
如果大家留意,達文西差不多每一幅畫(圖5,圖6)無論畫中人物身在戶外或戶內,背景都會有一些奇妙的自然環境,嶙峋的山體,彎曲的河流,營造出一種深邃神秘的氛圍。這是藝術家要表達的一個重要主題——人與神的連繫(註10),大自然的山水代表天,代表造物主的神。在《聖安娜與聖母子》畫面左上角,聖安娜背後,有一條在山中蜿蜒流出的河流,好像從聖安娜與瑪麗亞的右肩,流淌到她們的血脈裏,透過母女與孫兒的手,注入綿羊的身體;這代表神的力量透過聖家三代傳到凡間。母女三代的肢體動態,延續着河流的蜿蜒之勢,互相呼應。
看完這些革命性的繪畫元素,與對大自然真實細緻的描繪,大家認同羅浮宮形容這幅畫為達文西「多方探討自然與藝術之大成」的代表作嗎?
下星期跟大家介紹這幅畫的「前生」,一幅非常精彩的素描。比較素描與油畫,從而探究畫家的創作思路與信念。
聖安娜與聖母子三之一
備註
註1: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通才」之謂也,指精通不同範疇的人,尤以在藝術和科學方面均有突出成就之人而然。因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不少這類人,故稱文藝復興人。其中阿伯拉蒂(Leone Battista Alberti,1404年‐1472年)和達文西是佼佼者。
註2:達文西傳世畫作不多,普遍公認是出自他手筆的油畫或者壁畫只有20幅,要看他的作品可以參看他大量素描手稿。
註3:不同機構的「世界十大名畫」,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與《最後晚餐》都位列前五,其他入圍的通常會包括米高安哲羅的《西斯丁教堂天花畫》,倫勃朗的《夜巡》(Rembrandt’s Night watch),波提且利的《維納斯出生》,梵高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女孩》(Vermeer’s The 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畢加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達利的《永恆的記憶》(Dali’s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委拉斯開茲的《宮女》(Velasquez’s Las Meninas),與孟克的《吶喊》(Munch’s The Scream)。
註4:不同機構評論世界歷來最著名畫家,達文西都位列前五。其他通常包括梵高(Van Gogh),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倫勃朗(Rembrandt),莫奈(Monet),維梅爾(Vermeer),拉斐爾(Raphael),畢加索,雷諾瓦(Renoir),塞尚(Cezanne),卡拉瓦橋(Caravaggio),達利(Salvador Dali)。
註5:原文法文“l’ultime chef d’oeuvre”,英文可以翻譯為“Leonardo da Vinci’s ultimate masterpiece”。
註6:原文英文“The true culmination of the artist’s numerous and varied explorations on nature and art”。
註7:歌迪後來成為Queen Claude,Queen Consort of Francis I. 法王路易12世沒有兒子,當時女子不可以獨立統治法國,大女兒歌迪嫁給了法蘭西斯一世,被稱為Queen Consort,她丈夫法蘭西斯一世才是皇帝。法蘭西斯一世後來很器重並照顧晚年的達文西,達文西因此在法國去世。
註8:達文西先後繪製了兩幅構圖與畫面差不多一樣的《岩間聖母》。第一幅於1483-86年完成,現藏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第二幅約於1495-1508年繪製,現藏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註9:暈塗法,亦稱漸隱法,朦朧法。Sfumato是義大利語,派生自fumo(煙霧),意思是「霧狀的,模糊的」。有少數藝術史家認為是達文西老師韋羅基奧(Verrocchio)開創的,達文西曾隨其學藝幾年。但後來把暈塗法發揚光大,應用得淋漓盡致的肯定是達文西。
註10:達文西的七幅油畫背景都有嶙峋的山景與流水──包括
- 《智者來朝》(Adoration of the Magi)
- 《酒神》(Bacchus)
- 《聖母領報》
- 《吉內薇拉·班琪》(Portrait of Ginevra de’ Benci)
- 《康乃馨聖母》(Madonna of the Carnation)
- 《岩間聖母》(1483與1495)
- 《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