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際上有這麼一種潮流,把「教育」的話語變為「學習」的話語之後, 馬上就會有人提出要有「優質學習」,或者說要考究學習的「素質」(quality of learning);於是又馬上會有提議要研究「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跟着,馬上又會有熱切的提議,要有辦法「測量」學習成果(measurement)。還有國際組織,花了一大筆錢,研究出「學習制式」(learning metric),要把學習的成果標準化。
這是一種很不幸的潮流。周前提過,最近聽到一位世銀的退休專家說:「可以說,『學習』,就是『測量』;沒有『測量』,也就談不上『學習』。」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會後問他,證明沒有聽錯。他的理論,世界上沒有不可測量的東西,學習也不例外,因此要證明學生的學習真的發生了,就要測量。
「養豬」與「秤豬」
十幾年前我們常說「秤豬」與「養豬」的故事:一名農夫養豬,擔心豬長不肥,每天把豬秤幾回。其實,秤豬,並不會讓豬長肥;秤豬,並不等於養豬。同理,我們測量學習成果是一回事,促進學生學習又是另外一回事。每天秤豬、每天秤幾回,那是捉錯用神。
不過,秤豬頂多是重複而無意義,假如豬有情感,會覺得很煩,僅此而已;對於秤豬,豬本身毋須作什麼準備。教育卻很不一樣,學生是人,是有反應的,不斷地「測量」學生,久而久之,教師會把測量(或者說學校裏說的測驗、考試),當成了教學的目標;學生也會把應付測量,看成是學習的目標;家長也會把學校測驗、考試的成績,看成是子女的成就。結果教師、學生、家長,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到考試上面去,考試的得失佔領了人們的腦袋。這也許就是「應試文化」的來源。同樣是捉錯用神。
雖然香港的學校,還不至於全部把精力放到公開考試上面,尤其是小學和中學頭三年,因為沒有公開考試;但是中學的後三年,DSE 的壓力就愈來愈大,直到最後(中五、中六),公開考試的壓力,就幾乎全面地籠罩着學校生活。那是因為 DSE 的社會功能,屬於高風險(high-stake)。如上周所述,只能以改進 DSE 的運作與模式,盡量減輕其對學校生活的影響。
但即使是前面的九年(小一到中三),由於傳統習慣的惰性,學校生活也是不斷受不必要的考試壓力所干擾。有些小學,規定了全校測驗時間表,結果是學生每一周都要面對幾個測驗;也就是說,學生要無間斷地應付測驗。有時候,教師和家長還會慶幸有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有計劃「溫書」。
有時候,是家長提出:「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測驗?」有那麼一所學校,小學低年級沒有正規的考試,但是照樣按照學生平時表現有「成績表」。有家長就抱怨:「為什麼不早點通知我們,讓我家孩子可以取得高些分數?」
「終結性」與「進展性」
有時候,則是學校連同家長,「惟恐天下沒有考試」,自尋煩惱。擾攘一時的 TSA,就是這樣。原來不是高風險的、純粹研究性質的測量,由於教育當局的「越界」,卻變成對學校的「測量」,於是引起對學生的操練,學校之間、家長之間,互相哄爭,釀成「疑似」高風險的考試。
徹底一點來說,在1979年普及初中以前,為人詬病的「學能測驗」,其實本身只是一種協調機制。取消「升中試」(那是百分之百的高風險總結性測驗),改為採用校內成績。「學能測驗」原來的設計,是用來調整來自各校的校內成績,不對學生有直接影響,但卻成為了統治小六以至小五的災難性操練。
可見,應試文化,不限於高風險的公開考試,不限於中學高年級應付 DSE,是一種學校教育中普遍的意識形態。
有朋友會說,測量也可以促進學習。的確有「終結性測量」與「進展性測量」的分別。終結性(summative)測量的目的,是要知道學生學習的結果,用以判定學生的水平;進展性(formative)測量的目的,是要知道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進展,提供反饋,用以促進教與學。
可以看到,這兩種測量(或曰評估),從具體方法來說,也許沒有根本的分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其用途。公開考試,如 DSE,是終結性測量,它是為了評價學生的「學業成就」,給予分數,讓用家(高等院校、未來僱主)評鑑中學畢業生。它沒有多少「進展性」的功能。
但是校內的考試、測驗,卻應該主要是進展性測量,除非是牽涉到升留班(留班,在香港已經愈來愈少),或者是學生選科。因為是進展性的,目的是提供學生學習過程的訊息,校內的考試和測驗,其實可以靈活得多。而且,通過設計,完全可以讓學生平安度過,因而釋出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餘地,發展自己的學習。
以下聊舉數例,都毋須翻天覆地的變革,只要理念上轉變,就能釋出很多的空間。
「風險」與「空間」
專題製作(project work)。這是香港的學校採用得比較多的。專題製作的特點:應用、綜合。應用,是學習的最重要成果——學習是否有效,在於理解;理解的考驗,在於應用;這是學習科學根本原理之一。綜合,其實是人類學習的特點;而不是分解性地把學習「切塊」。
集體創作。上述的專題製作,也可以是小組的作品。這裏面又有兩個元素:集體、創作。集體,也是學習科學的基本原理:人類的學習,是一種群體(社會性)活動。小組進行,應該是學生最好的學習經歷。創作,是現代社會的特點,不只是出眾才需要創作,要在社會立足,也必須有創意、能創作。創作,有應用的因素,也有藝術與表達的因素。
學生互評。上述的專題製作和集體創作,往往可以由學生自己來群體評鑑。評鑑別人的作品,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學習經歷。專題製作,絕不是要學生遞交另外一樣功課。假如把學生的製作,給了分數、發還學生就算了,甚至堆置在教師儲物櫃裏面,那是專題製作的浪費。
學習檔案(portfolio)。有學校用學習檔案來代替考試。那是英文寫作,教師不光想知道學生寫出來的作品,而且想知道學生的學習過程。運用現代科技,很容易把學生一段長時間的作品與草稿,記錄下來,方便教師分析,也方便教師教導學生作分析。這是真正的「進展性測量」,沒有鑑定的元素,觀察學生學習的歷程,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效果最好,見效也快。
以上都是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若是從教師的角度看,自然是給一個分數省事得多。關於評分,下周再談。
大家都會明白,上述的種種,在有些學習領域,比較容易實施;有些也已經比較普遍了。在有些領域,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改變一下目前的運作模式。還有一些領域,上述的測量模式不可行,另類的測量模式尚待開發。等等。不要緊,一步一步來;只要方向是有利於學生學習,總有一天我們的應試文化會有改變,考試的壓力也會逐漸的淡化。
這些變化的發生,不靠政府,不靠輿論,其實都在學校和教師手上!
原刊於《信報》,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