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打阿爸打埋個仔」 香港宜借內地改革開放優勢覓生存之道

香港經濟興旺不可持續的問題出在哪裏?好明顯是香港沒有長期的土地發展計劃,現時經濟變差,便暫緩所有造地方案。他擔心若然今天不開始造地,當經濟好轉時,土地價錢必定貴。

香港發展論壇昨舉辦主題為「拼經濟,如何拼?」研討會,香港發展論壇召集人陳啟宗於致辭時表示,97年前香港經濟榮景實不可持續,港人不應「活在歷史輝煌」,加上疫情、社會動盪、中美關係交惡、香港過分依賴房地產市場等問題,香港必須思考新經濟出路。

陳啟宗:看政府委員會成員便「一行眼淚」

陳啟宗直言,看到部分香港政府委員會當中成員便「一行眼淚」,「真的很難看到那班人能夠有什麼新見地。」對於他歸咎高地價政策為香港經濟埋下隱憂,嘉賓講者之一的金融學院前行政總裁郭國全對此看法有保留,而研討會的其他講者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恒地執行董事及首席財務總監馮孝忠亦就人口老化、香港現有優勢及未來方面相互「挑機」,討論過程火藥味十足。

陳啟宗稱,當本港樓價升至世界高峰,一旦其他經濟環節稍有差池,香港將難以維持相對高的房地產價格。
陳啟宗稱,當本港樓價升至世界高峰,一旦其他經濟環節稍有差池,香港將難以維持相對高的房地產價格。

即將卸任恒隆地產董事長等職務的陳啟宗表示,回歸前沒有政治空間,只好發展經濟,惟這個興旺模式難持續。回歸後香港成為政治為主的社會,甚至發生相當暴力情況,經濟亦難特別強勁,尤其2019年社會運動後元氣大傷,只有《港區國安法》令香港回歸平靜,否則維持亂下去「一定玩完」,所以香港今後最需要拼經濟。

對於香港的經濟模式,陳啟宗稱,香港太過依賴房地產,儘管當年政府想出來的高地價政策不一定是壞事,但是「玩過籠」,政府主力靠房地產收入,特別是當本港樓價升至世界高峰,一旦其他經濟環節稍有差池,香港將難以維持相對高的房地產價格。

郭國全:高地價政策不可持續  皆因缺長期土地發展計劃

郭國全表示,香港的政策只是著眼如何最有效利用土地,競投土地的人有把握賺回投資,才會出高價競投土地,與當年紡織品配額買賣是同樣的道理。他說,以高價賣地,歸根究底是因為香港資源有限,為確保有限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公開標售必定是最公平的做法,香港以往對資源利用都是採取這樣的政策。

那麼,香港經濟興旺不可持續的問題出在哪裏?好明顯是香港沒有長期的土地發展計劃,若經濟興旺或稍遇阻力,便會「就住」土地開發規模,失去長期發展的原意,現時經濟變差,便暫緩所有造地方案。

對於有人質疑填海造地如同將錢揼入咸水海,郭國全反駁說,若然今天不開始造地,當經濟好轉時,市場需求增加,土地價錢必定貴,過去四、五十年都是如此,經濟好,樓價與租金隨之上升,這是定價機制發揮的自然作用,所以要解決所謂高地價政策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落實長線的土地發計劃。

近年香港陷入中美爭拗的夾縫中,也受到逆全球化趨勢的衝擊,以往中美交好,香港能夠左右逢源的日子已不復再。陳啟宗認為,中美關係出現結構性改變,不可能在三至五年間復元,預期美方「打阿爸打埋個仔」,令香港經濟受到相當大程度影響,但他稱內地經濟容量大、行業多,今時今日的中國並非沒有還手之力,香港的一國兩制、貨幣和司法制度至今沒有改變,認為香港不要活在歷史輝煌的回憶中,宜借助內地改革開放優勢,尋找生存之道。

對於有人質疑填海造地如同將錢揼入咸水海,郭國全反駁說,若然今天不開始造地,當經濟好轉時,市場需求增加,土地價錢必定貴。
對於有人質疑填海造地如同將錢揼入咸水海,郭國全反駁說,若然今天不開始造地,當經濟好轉時,市場需求增加,土地價錢必定貴。
王于漸:老化問題爭議大  不解決難以發展新經濟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長期存在,王于漸則指出,早於二十多年前港府已就這問題發表報告,但如今人口老化愈趨嚴重,但因人口政策爭議大,政府遲遲未有推出解決方案,難以發展新經濟範疇。參與討論的香港發展論壇理事張志剛問增加人口的具體建議,他認為吸引移民、放寬入境以增加人口規模,尤其年輕一代。

馮孝忠隨即加入「挑機」,他說外地人來港很難擺脫從事金融、IT等行業,因為只有這類高薪職位才能負擔得起昂貴租金,高才通來港若找不到這些行業亦不能留下。王回應指雖然人口政策複雜,但仍須先制定具體目標,自然有相關配套,要有確實行動,「香港人把聲來來去去都嗰幾把聲,不是馮孝忠就是陳啟宗;說了很久都沒人聽,因為我們都只是在這裡說說而已。」

郭國全笑言,科技正改變世界,但在座人士(包括他自己)都是上了年紀,未必體會這樣的變化,亦不明白現在年輕人正在做什麼事情,他從大學導師了解,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離不開科技的運用,他認為應給與年輕人更多發表對香港的看法。

馮孝忠(中)強調,香港股市全靠聯滙制度,若不與美元掛鈎,股市波幅會很大。圖右為香港發展論壇理事張志剛,圖左為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
馮孝忠(中)強調,香港股市全靠聯滙制度,若不與美元掛鈎,股市波幅會很大。圖右為香港發展論壇理事張志剛,圖左為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
馮孝忠:中東資金難替代歐美角色

馮孝忠強調,香港股市全靠聯滙制度,若不與美元掛鈎,股市波幅會很大。股市方面,中資是集資方,歐美基金是主要定價因素,面對地緣政治及逆全球化,市值愈來愈低,股市失去定價能力,便難吸引企業上市。失卻內房高息債市場後,債市約800億美元的缺口未見有新產品填補,金融從業員面對很大壓力。

他認為,香港經濟再次轉型,除吸引家族辦公室外,可發展為金融風險分散中心,吸納國際市場的保本資金,也有條件發展非美元資本市場「搵新水」,但要留意中東資金是想投資科技再想想如何轉移至當地應用,未必是直接投資股市,所以難以替代歐美基金在中港市場的作用。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