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在製造國際金融危機。
美國制裁伊朗的同時制裁委內瑞拉。現時國際油價升至80美元一桶,表面上是美國要加強對伊朗制裁,實際上是源自對委國制裁引致該國出口大減,由2016年每日生產的240多萬桶降至最近的150萬桶。作為全球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委國現時的生產水平為30年來最低。美國威脅在委國大選後加強制裁,當前美國石油公司更乘委國無力支付索償之時,封鎖和接收委國在加勒比海的煉油和運油設施。美國似乎要用盡各種手段,打垮委國的石油出口。
美國上次制裁伊朗時,伊朗出口石油減了每日100萬桶,逼使石油價上漲至100美元以上。近一年多,委國出口石油也減了每日100萬桶,若出口再減50萬至100萬桶,再加上美國對伊朗在11月後實施制裁,即使將會減的不會再是每日100萬桶,全球石油的供應也會顯著減少。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國增產,國際市場短缺仍大,油價重上100美元便大有可能。
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在每桶40至80美元。對伊委制裁正好給予美國生產與出口助力,也當然益了沙特阿拉伯。此所以沙國最近把供應給亞洲的油價加了個新的價格。
美國已是石油淨出口國,油價上升方便它打開市場,若石油進口國貿易赤字趨增便會嚴重受挫。與此同時,美國收緊銀根,美元利息上升,便是全力打擊石油進口國,引發金融危機。
天下大亂 美國暴利
或許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正全力製造新一輪的國際金融危機。
危機的導因一是美元供應短絀,成本上升。表現的形式是美元匯價飆升和美債利息上漲,二者便是矛盾。美匯上升代表資金回流或流入,國際市場上供應減少。國際美元的利息上升,但在美國國內,應該是美債利息下降,回流的錢往哪處去呢?股市也受壓,令人奇怪。
導因二是通脹。但更重要的是石油價格上升導致百物騰貴,也使進口國的外貿和國際收支惡化,卻同時借不到美元來支付赤字與外債。利息成本過高,這使到早些時候美元與利息雙低時借入過多美元的國家與企業大受打擊。
導因三是政治危機。敍利亞內戰正待解決,以色列介入,中東又回到大戰邊緣。伊朗石油出口受制裁威脅,伊拉克的出口亦會受挫。沙特賺多了油價,卻似被逼投入敍國支持叛軍。也門危機惡化,沙特生產與出口也受威脅。美國對俄羅斯加強制裁,則石油增產的大國都受到政治風險困擾,唯獨美國的頁岩油氣生產與出口可發戰爭和制裁的大財。
中美貿易談判乃至與歐盟的談判,美國都以出口天然氣為談判條件。中歐若有讓步,美國石油、天然氣將有更大的利益收穫。若美朝談判沒有協議,東北亞安全再受衝擊,美元避難作用也會提升。於是,天下大亂,美國便可藉美元來獲無本之利,暴利更勝於兩次世界大戰美國發戰爭財。特朗普只是台前表演的棋子,背後的金融寡頭勢力才是關鍵。
中國能應付金融危機
中國的幸運是過往金融危機時,金融體制並未完全開放,故可迅即關門自保;中國幸運也是2015年自己製造的外匯改革引發危機,卻沒有與國際同步。歐債危機在2009年由美國主導的CDS衍生工具引發,2014年盧布危機由美國制裁和石油價崩引發,兩者都沒有觸發國際危機。中國的匯改危機屬內外勾結,但似乎沒有美國的積極參與,中國因金融體制還未完全開放,可輕易收拾。據說當年中國政府有人承諾下半年完全開放金融和人民幣兌換,因危機便不了了之。
當前正在醞釀的國際金融危機,若中國不屈從美國要求,不即時開放國內金融,應可避過一劫。在香港,國際游資(實質是美國)利用套息來衝擊港元,也不過是小試牛刀。隨着人民幣離岸市場投機失敗,攻擊港元的破壞作用也不大。事實上,在整個東亞、東南亞區域,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各國增加外匯儲備,也連成一手,在外貿與國際收支順差條件下,難以受攻擊。2008年越南受攻擊,中國援手便一下子阻止了危機爆發。
如今的阿根廷、土耳其和俄羅斯,都是貨幣自由兌換帶來外國金融攻擊的對象;委內瑞拉、伊朗已脫離美元的金融體制,危機只會是政治與經濟。但俄羅斯在強勢政府之下,已不可能再有一四年的危機,反而是外貿順差擴大,儲備增加。土耳其也早晚走上封鎖國內金融來自救。若歐盟與中國聯手,當可把美國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控制住。且看發展如何!
中國的示範與作為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威脅,各國能有何作為?對於金融還未完全開放的國家,還可倚仗體制的保障,抗拒外來的金融投機衝擊。借賺來的時機,一是整頓國內金融,去槓桿化,減負債率,更好地應對今後仍將持續而來的金融衝擊與投機。二是積極發展生產,擴大內需,也即是降低收入懸殊程度,把更多的購買力歸於社會的中下階層,並促進出口,以外貿順差來增強經濟的競爭力和發展能力。三是去美元化,提高貿易與投資中的本幣結算比重。
這些都是中國在克服2015年匯改危機後的主要政策方向,也因此即使面對過往積累下來的金融問題,如地方及企業的債務沉重,中國亦無失控失衡的困難,可逐步消除由此產生的威脅。中國的成功例子,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應有強大的示範和啟示。或許中國經濟規模大,迴旋餘地大,只要戰略與政策方向恰當,在政府與市場的混合經濟體制下,容易成功。其他國家要學中國的方法,要認識中國制度的特色,並對國內金融保持強大有效的管控。發展中國家經濟表現穩定的,莫不在不同程度上抗拒來自美國的全面市場化要求。
不過,中國上述的方法只是自保,要改善國際環境,增強中國貿易的市場空間,「一帶一路」建設便是恰當的戰略,以至與其他國家的本幣結算。這些都屬大戰略,也是塑造國際結構轉變、減少美元引發的金融危機的方法。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最好的防守是進攻,這亦可助他國克服金融危機。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