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華:香港城市治理面臨的挑戰

進入21世紀,隨着經濟全球全球化,急劇的市場競爭、資本的快速流動、緊絀的公共財政、互聯網社交媒體興起,香港面臨哪些城市治理問題?

2020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加快推動城市特點,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城市治理成為新時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立足於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更抓好城市治理,有力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

何謂城市治理?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城市治理是一種地域空間治理的概念,為了謀求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對城市中資本、士地、勞動力、技術、信息、知識等要素進行整合,實現整體地域的協調發展。

狹義的城市治理是指城市範圍內政府、私營部門、非營利組織作為三種主要的組織形態組成相互依賴的多主體治理網絡,在平等的基礎上按照參與、溝通、協商、合作的治理機制,在解決城市公共服務、增進城市公共利益的過程中相互合作的利益整合過程。

廣義上的城市治理要涉及城市定位、城市規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各種要素;狹義上的城市主要渉及治理主體的組織形式、利益衝突、利益整合,著眼於城市公共服務的提供。

城市治理是城市公共管理的新發展,作為一種理念和實踐模式,它已經不屬於傳統的公共管理範疇,而是新的公共管理範式。城市治理的內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城市治理是城市管理的現代形式,關注城市內部的各部分、各種的綜合作用發揮。
(2)城市治理是城間的互動機制,涉及廣泛的主體間互動,通過協調、討論、參與等方式。
(3)城市治理是引導實現集體目標的一套制度安排

城市治理涉及多種複雜因素,對一個大城市進行有效的治理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因此,預先設定一個行之有效的治理框架,將有助于維護城市的正常運轉,提高城市的管理效能。城市的外部治理,主要考察的是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的關係;至於城市的內部關係,是指城市中各持分者之間的利益邊界的劃分和相互作用。

影響城市治理的五種力量是:

(1) 現行的法律、規則及機關制度。
(2)資源的可用性和獲取性。這存在着多種形式,包括公共資金、專業知識及自然資源。
(3)城市存在的關係及傳統。
(4)現存的政治意識型態和態度的性質。
(5)意料之外的衝擊,例如新冠病毒大流行、天災等。

以目前情況來說,(5)至為關鍵。

城市治理的重要性

對一個城市來說,只有治理模式與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相適應,才會真正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經濟全球全球化,急劇的市場競爭、資本的快速流動、緊絀的公共財政、互聯網社交媒體興起等,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超大城市城市的治理面臨新挑戰。

精明增長、多元包容、創新轉型、復興發展,創新治理、社會革新,重塑宜居、宜業、公平、有吸引力的偉大城市,成為21世紀紐約、倫敦、巴黎、東京、新加坡等世界城市的新追求,因此城市治理顯得愈來愈重要。

全球超大城市的城市治理均面臨新挑戰。(Shutterstock)
全球超大城市的城市治理均面臨新挑戰。(Shutterstock)

城市治理的理論

全球超大城市的治理涉及多種因素,十分複雜,因此要達到有效管治,必須依賴正確、科學的基礎理論指導。「治理」已經成為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研究的一個普遍性議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政治學者和經濟學家賦予「治理」(governance)新的含義,其涵蓋的範圍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經典意義,它不再局限於政治學領域,而被廣泛運用於社會經濟領域。對此 ,全球治理委員會(1995)認為:「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 。它們是使用相互衝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並採取聯合行動的持續的過程。」

一般意義上的城市治理,研究成果非常豐富,核心共同觀點主要為:

(1) 城市治理需要運用公共權力。
(2)參與城市治理的不僅僅限於政府單一主體,政府、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市民等都是城市治理的主體。
(3」城市治理是一個參與、溝通,協商、合作的過程,既包括正式的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4)城市治理是一個衝突緩解、利益整合的過程。
(5)強調城市治理中政府職能與行政方式的變革。

伴隨着當今信息技街技術的快速變革,收集和挖掘大數據,探討城市基礎設置運營、市民移動時空規律、行為方式等問題,全面建設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效率和生活品質,是當今西方學者和相關企業高度關注的一個新研究方向。

總體來説,西方對大都市社會治理的研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與趨勢:

(1)理論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多學科研究特色鮮明;
(2)改革政府結構、優化權力分配、促進權力分配、促進公民參與、實施公私合作、強化數據技術應用是大都市治理的普遍核心主張,也是政府政策創新的主要出發點和實踐經驗。
(3)強調服務化、社會化、市場化、社區化、數字化、智能化,重塑城市管理者、社會組織、社區公民參與者之間的新型角色定位以及互動關係,提高城市效率與社會生活品質,是當今西方大都市治理研究的新趨勢,也是治理研究的新趨勢。

香港城市治理面臨的挑戰

(1)缺乏一個全面的願景

明確城市發展願景是城市治理的前提。近年來,世界各大城市(包括內地城市)都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及願景,如首爾提出到2030年建立「相互溝通和關懷的幸福市民之都」的願景 ,未來城市的發展以市民的生活為核心,包含福利、教育、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所有的社會福利都必須公正與平等。

上海提出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願景目標,到2035年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創新之城、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至於香港,則提出希望2030年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具有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國際都會」。相較之下,香港的願景顯然較為狹窄,人文色彩較為淡薄。

上海希望至2035年能成為「更具活力的創新之城、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Shutterstock)
上海希望至2035年能成為「更具活力的創新之城、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更可持續的生態之城」。(Shutterstock)

(2)各部門各自為政

香港政府採用科層官僚體制,有明確的職權劃分,往往導致各部門職能重覆交叉,部門利益化,政出多門。申訴專員公署在2016年一份調查報告便發現,當遇到需要多個部門去聯手解決問題時,部門間協調不足,甚或互相推諉,聲稱自己沒有充分權力去處理,然後置身事外。這種本位主義的文化,大大降低城市治理的效率。

(3)持份者的角色分工不清

城市治理的持份者包括政府、民意機構(如立法會、區議會)、企業、民間組織及市民大眾,但彼此之間的角色分工不清。舉例說,以前,政府似乎將地方行政,尤其是民意收集的功能交給區議會,以致政府在設計城市發屋藍圖時,較少着眼於營建社區,地區工作者也沒有誘因主動參與城市治理策略的討論。

其實,政府亦應負起在城市治理的範圍內收集地區民意的責任。

(4)與鄰近城市的協作不足

根據李振平(2018)在《粵港澳大灣區協作治理機制的演進與展望》一文指出,粵港澳三地協作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三方在合作、協調方面較薄弱,區域規劃層面參與協作治理受到法律制度的制約明顯及各專責小組協作不足。

(5)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近幾十年來,全球各地的大城市 ,都在不斷加速發展和擴張,這為城市治理者帶來嚴峻挑戰,而有關挑戰既包括與衞生及房屋有關的基本服務,亦涉及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空氣質素等問題。這些因素相互聯繫及影響。

過去幾年,香港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雖有所進展,但仍面臨不少挑戰,例如海洋垃圾、棕地佔用、噪音及自然保育等,有待解決。根據畢馬威2022年發表的一項調查,只有25%香港受訪者認為目前已投入足夠力度打造碳中和目標。

(6)非政府、非營利組職興起

隨着公共意識、權利意識的提高,各式各樣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的興起,社會呼聲、社會民意和社會組織的發展,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及迴避的重要力量。

香港城市治理缺少了什麼? 2-1

作者簡介:

羅文華,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前任南洋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兼董事、中銀香港財務管理部總經理。現任順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