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極端天氣頻生,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各國政府紛紛公布減碳目標,而香港目標是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 。為追求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管理理念,愈來愈多公司投入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當中包括科技巨擘戴爾科技(Dell)及宜家家居(IKEA)。
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在2030年前,循環經濟的產值可望達至4.5兆美元,藴藏龐大商機。至於香港,每天約有10809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仿如天文數字的垃圾怎樣化廢為金,實在值得探討。
化廢為金的例子
香港不少企業,都朝這個方向努力,例如龍達紡織。根據環保署口2016年的資料題示,本港每日有343公噸紡織廢料被倒置在堆填區,相當於70萬件毛衣。關注此方面議題的龍達紡織主席曹惠婷,於2018在大埔開設環保紡織廠,試行紡織品循環再造系統(The Billie System),針對性應付紡織廢料及服裝庫存過剩的問題,打破以往紡織業廢料循環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化學品及水資源製造的傳統。
另一方面,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及環境學院副教授連思琪博士及其團隊研發一項創新技術──可循環再用紡織廢料於2018年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榮獲金奬。該項獲獎創新技術,可將紡織廢料轉為葡萄糖、合成纖維、生物塑維、生物化學品及生物表面活性劑等增值產品。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肯定龍達在轉廢料為生產材料的成就,並指出這個項目有多重意義,它既實踐環保回收,也為本港紡織業增值。
另一個例子是青洲英泥參與推出的的堆填區交流計劃,包括透過玻璃管理計劃,使用經加工後的碎玻璃作為水泥填料,並使用廢置輪胎、雪櫃或冷氣隔熱層作替代材料,藉此減低對堆填區的壓力。此外,公司2021年將污泥處理設施T-Park的爐底灰用於水泥製造廠過程,作為硅石或水泥埴料的替代品。公司亦透過協助政府處理颱風後塌斷樹枝,將收集得來的廢材轉化為水泥生產的燃料。
遇上的困難
但是,香港循環經濟發展依舊面對不少困難。其一,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知不足,使垃圾收集以後進行妥善分類非常困難。現時食物、油脂、紙料、塑料等都混在一起,所有的垃圾都可能失去價值,不用的傢俬、舊電池電器隨意棄掉亦十分常見。
其二,科學園決定明年不再租賃土地予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及教育中心喵坊(Mil Mill),香港處理循環廢紙的能力將會大為削弱。喵坊每天處理約50噸紙包飲品盒,每月幫助香港減低逾5000公噸的碳足跡,失去它將影響本港超過160個可再生廢物的收集點,以及拖慢205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這反映政府部門、科學園及業界之間並不協調,亦溝通不足。
建議
為此,筆者建議當局向不同行業如食肆、工廠等宣揚「升級再造」的理念,他們可以盡量利用容易循環再造的物料,為下一步的循環再造階段打下較堅實的基礎。
其次,廢物回收再造涉及材料研究、回收機制設計、回收法規制訂,以及生產技術改良等多項複雜因素,需要較長時間解決。企業如想捕捉循環經濟商機,宜從計劃層面下手,在產品開發之初引入循環經濟思維,選用較易回收和拆解的材料,使循環生產模式得以落實。
現時,香港基本上沒有循環再造的環保工業,只有廢物收集和轉運業。缺乏回收處理的產業,使廢物不得物盡其用。政府宜積極推動本地的回收處理產業,包括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創業。一些對人體可能有害的廢物,如電動汽車的舊電池,政府也應該就此建立完善的回收管理體系。
香港處理固體垃圾的主要方法就是堆填。香港現時有3個策略性堆填區,分別位於打鼓嶺、將軍澳及屯門稔灣,每年處理超過500萬公噸垃圾,但政府預計2030年3個堆填區都會達致飽和,因此有迫切需要推行「化廢為金」理念。雖然會為工商業帶來挑戰,但也會帶來商機。在廢物治理及轉化成有利用途上,需要政府、業界、科研機構和市民大眾的通力合作,其中政府制訂合適的政策尤為重要。
作者簡介:
羅文華,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前任南洋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兼董事、中銀香港財務管理部總經理。現任順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