縈住有事會發生?

jiŋ11當以「縈」為本字,因為這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與義為纏繞的「縈」最相符。純粹解作惑的「䁝」就欠缺這一層意思。

粵語「jiŋ11住」(音同「營」)就是「腦海中一直盤旋着這樣一個念頭」的意思。如說「(我個心)硬係jiŋ11住會有事發生」,意思就是「(我心裏)總是想着會有事發生」;「jiŋ11住渠(佢)會唱衰我」就是「一直覺得他會說我壞話」。這個「jiŋ11住」的jiŋ11有粵語詞典認為,論本字當作「䁝」,亦有粵語詞典簡單作「形」的。(粵語詞彙研究所:佢

jiŋ11的本字是什麼?

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 「䁝」條︰「總認為;疑為,猜疑︰我䁝住你係讀書人|䁝住佢做賊|心䁝䁝犯猜疑|䁝住有啲唔妥老覺得有些不對勁║《廣韻》清韻余傾切︰惑也。」

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形」條︰「心裏老覺得成日形住有啲唔妥(老覺得有點不大對勁)。」

筆者認為這個jiŋ11當以「縈繞」的「縈」為本字,因為jiŋ11是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心䁝䁝」一語是最好的證明),與義為「纏繞」的「縈」最相符。純粹解作「惑」的「䁝」就欠缺這一層意思,而且「jiŋ11住」不一定是一種疑惑。

譬如,當某甲勸某乙做人須有自信的時候,某甲可能會對某乙說︰「做乜硬係jiŋ11住自己差過人呢?」(為什麼總想着自己比不上別人呢?)這一句並不是說某乙對「自己比不上別人」這一點有所疑惑。相反,某乙實在一向真的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所以某甲才這樣勸他。由此可見,以單純解作「惑」的「䁝」為jiŋ11的本字並不理想。至於「形」,顯然與「老覺得」毫無關係,只是jiŋ11的同音字而已。

《詩‧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毛《傳》︰「縈,旋也。」詩中的「縈」是眼目所能見的「盤旋」、「纏繞」,而我們粵語的「縈」卻是心理上的,看不見的「盤旋」與「纏繞」。就詞義的變化而言,由描述「眼見之景」轉移到描述「心理上的狀態」,這也是很自然的發展。

古文獻多見「縈心」用例

筆者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及「網路展書讀」等網站上發現,古文獻中有不少「縈心」(《漢語大詞典》釋為義為「牽掛心間)一詞的用例,而此詞就最足以證明筆者所言非虛。如謝靈運《孝感賦》︰「戀丘墳而縈心,憶桑梓而零淚。」(《藝文類聚》卷二十《人部》(四)《孝》引)《晉書》︰「阮孚避亂渡江,元帝以為安東參軍。蓬髮飲酒,不以王務縈心。」(《太平御覽‧職官部五十一郡參軍》引)

段成式《閒中好》聯句︰「閒中好,塵務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盧炳《謁金門》︰「門巷寂。梅豆微酸怯食。別恨縈心愁易入。寸腸如網織。」筆者又在明人文學作品中見到此詞。徐渭《四聲猿》雜劇之四《女狀元辭凰得鳳》第四齣︰「[傳言玉女](外扮周丞相上)……老夫失偶多年,素有向平五岳之想,所以誓不再娶。止因前荊生有一男,喚名鳳羽,一女喚名鳳雛,至今未曾婚嫁,正在縈心。」

古代已有「掛心」一詞,所以粵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有「心掛掛」這個說法;同樣,古有「縈心」一詞,所以粵語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就有「心縈縈」 (白氏書作「心䁝䁝」) 這個說法。總之,粵語的「jiŋ11住」、「硬係jiŋ11住」、「個心jiŋ11住」等說法顯然來自古代的「縈心」一詞。(粵語詞彙研究所:㤢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