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投資決定時,常常會使用「機會成本」這一個專業名詞,若用在綠色碳排放的抉擇上,則有另一個新用語「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綠色溢價是指為了購買更環保、更低碳的産品,而必須付出的價差。綠色溢價可以分門別類,有電力的綠色溢價、電動車的綠色溢價、衣服的綠色溢價等。
舉電力為例。用石油發電和使用風能或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價格有別,很多人以為風的動能和太陽能是不用付費,應該和石油相差不會太遠,殊不知研發費用、安裝費用、維修費用、佔地費用和低轉換率令到價格差距甚大,近年技術逐漸成熟,才逐漸把溢價拉近。
計算綠色溢價有什麼作用呢?算出後便可以坦白的問自己或一般市民,我們願意為環保花多少錢?我們是否負擔得起?舉例說,美國這幾年的航空燃油售價是每一加侖2.22美元,若採用航空用生質燃料(Biomass Energy,又稱生物燃料)便是5.35美元,零碳燃料的溢價便是3.13美元,有了溢價便可以知道飛機票的票價是否合理,上調的價格乘客能否接受。若票價太高而令乘客卻步則是徒然,實踐環保只留在「口水花」階段。
高溢價意味着政府可能需要帶頭給予研發團隊一些補貼或是一個商機,一旦找到新技術的發展方向,便可以把溢價降低,令環保燃料可以取得巨大的市場。反之低溢價表示已經可以負擔,阻力相對較低,只要在政策、宣傳和消費習慣上花一番工夫便可以。
再者,綠色溢價對不同國家的收入佔比都不一樣。由於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低,溢價所佔比例肯定高,研發費用應該由那些已發展和研發能力強的國家去負擔。溢價更令我們知道,要達到零碳目標有多困難,需要較具體地想出解決方法。
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及灼見名家立場無關。
作者簡介
邵志堯博士為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理事、大灣區碳中和協會發起人及創會會員沛然環保(股份代號:8320)高級顧問、多家大學客座講師、全球零碳聯盟專家委員,現職香港華業金控集團負責人員和兼任宏海控股集團(股份代號:8020)。邵博士取得香港理工大學建築測量專業文憑、南澳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獲取英國特許房屋經理學會會員以及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專業會員資格。他於地產行業擁有逾30年銷售及市場推廣、項目管理及顧問服務經驗,曾於多間主要地產發展商任職,包括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港陸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現稱中泛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新昌營造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