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健服務過兩個不同的政府,經歷截然不同的監管方向。他曾於香港政府擔任會計主任六年,感受過不干預的政策,現職於紐約州政府屬下的金融服務監管機構,實行着積極嚴謹的監督。
張榮健說:「香港與紐約監管制度的最大分別,在於美國的規管制度相對健全。香港着重銀行體系穩定,而美國,特別是紐約,則着眼於消費者。香港在協助低中收入人士獲得信貸方面做得不夠。」
於美國銀行業打滾多年後,張榮健轉投NYDFS擔任高級財務審查師,上班地點位於曼克頓下城,離他在長島的家約20英里。他表示:「對我來說,轉職到這個崗位很容易適應,並且有很好的晉升機會。」
他補充說:「政府部門的晉升主要取決於工作表現及評核成績。」張榮健每兩年接受評核,可望於2020年晉升至更多管理職責的職級。他說:「我很有信心。」
張榮健說,財務審查師身負很多職責。「他們是紐約州銀行業的執法者,確保銀行運作穩健、符合流動性規定,並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他說:「 NYDFS設不同部門,專責局方所關注的不同銀行業目標及範疇。我負責銀行消費者信貸合規的工作。紐約州法律鼓勵銀行業照顧低收入人士的信貸需要。」
這位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在全球金融危機之時加入了紐約州政府。張榮健說:「金融危機後,於2010年當時的總統奧巴馬簽署《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Frank Act),對銀行的流動資金和儲備資本水平,以至壓力測試方面實行嚴格規管。」
張榮健稱,儘管2017年特朗普當選新任總統和聯邦政府換班後,該法案的力度有所縮減,但紐約仍傾向重視消費者。他表示今年2月離職的NYDFS前主管瑪麗亞‧沃洛(Maria Vullo)是銀行客戶保障的推動者。張榮健說:「她積極推行消費者保障和推動修改法例。NYDFS還規管保險業,她要求醫療保險公司須接受某些投保前已知的病症、幫助懷孕婦女。」
一切從國寶銀行開始
張榮健於1980年代移居紐約,與許多來自香港的專業人士一樣,被歷史悠久的曼克頓唐人街地區所吸引。1870年代,隨着第一波華人移民潮,運河街一帶成為了華人聚居地。時至今日,超過5萬名華裔居住在這個稠密的社區中,數以千計人在區內的商店和辦公室工作。區內各處的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都是以廣東話、普通話和各種語言或方言溝通。
「抵美後,我在唐人街一家本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打算考取美國會計師公會(AICPA)的資格,方便日後找會計師工作或開設自己的執業所。」張榮健回憶說:「但我其後意識到,唐人街社區的市場很小,由中國人開設的會計師樓已經營近10年,在那裏自立門戶並不容易。所以兩年後,我轉到商業機構工作,加入服務華人社區的國寶銀行。」
之後,張榮健發現他的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資格在紐約備受認可。「公會的會員資格獲AICPA認可,而紐約亦很熟悉香港的會計師資歷。」他補充道:「這對我在美國的事業發展大有幫助。」
張榮健服務國寶銀行近20年。「我由最基層的管理實習生做起,學習銀行運作,由於是小型家族式生意,它的行政總裁亦即是日常業務經理。我得到他的親身教導,一直在那裏工作了很長時間。」
在國寶銀行的工作生涯並不一帆風順。「1990年代,國寶銀行經歷過一次重大危機,它剛開始一項重要業務,將貸款出售給稱為房利美的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張榮健表示:「當時國寶銀行沒有達到房利美所訂的匯報水平,國寶銀行必須改變借貸服務(會計對賬、匯報和匯款)程序,否則房利美會取消它為其提供服務的資格。」
他與管理層合力設計一套合規的匯報系統。「那是很有意義的成就,國寶銀行得以為房利美價值10億美元的貸款提供借貸服務。經歷了這段重要里程後,我展開另一段事業旅程,開辦了一家小型稅務按揭諮詢公司。」他說:「我是註冊稅務師,是獲美國財政部授權的稅務顧問,可代表納稅人處理美國國稅局的稅務事宜,例如審計、納稅和上訴等。」
張榮健發現國稅局的工作要求十分高,看到紐約州政府於報紙上招聘財務審查師的廣告,便決定應徵。「當時我覺得,雖然地域不同,好像繞了一大圈又回到政府工作,但對我的事業發展而言,那是合適時機。」他回憶道:「這份工作較穩定可靠,亦發揮到我過往在銀行、會計甚至稅務所累積的經驗。」
事業旅程
在讀書時期,張榮健認為自己會與其他香港中學生一樣,選修工程學或醫科。他說:「我在中學時已想好未來的職業。當時我修讀理科,香港中學會考的成績不錯,但因為身體不適,我高考的表現未如理想。」
張榮健未能如願考上大學。他說:「我去了香港理工學院(在1994年才升格為大學)攻讀會計。我選擇會計科,因為會計專業的社會地位很高,人們都需要向會計師找意見,是受到社會尊敬的職業。自此我一直在會計業發展。」
張榮健不久便明白到會計不單只是數學,他分享說:「廣義來說,會計關乎數字、管理和商業語言。畢業後,我報考了專業試,但我走的不是傳統途徑、沒有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他的第一份工作甚至與會計無關。「我在一家銀行做了管理實習生幾個月,但知道那裏的工作經驗不能累積以取得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資格後,我便轉職到香港政府擔任會計主任,賺取更相關的經驗。」
張榮健有移居美國的想法,所以在政府的事業發展沒走得很遠。他回憶說:「我早有移居海外的打算。我想自我增值,接受更多挑戰。」他的家人很早就從香港移民過來。他說:「我父親在美國經營餐館,他幫我辦手續來這邊。全家其他成員都辦了過來,但他們並沒有留下,回了港發展,而我喜歡美國的生活,最重要是我在這裏遇到我的妻子並結了婚。」
利好營商
未來,張榮健預料新科技會對他的工作影響深遠。他說:「我們將更密切注視虛擬貨幣和網路保安。」他補充道,在總統特朗普的管治下,美國很可能會經歷一段對營商較有利的監管時期。
預期紐約州將一如以往重視消費者保障。按該州的規定,銀行須向低收入人士提供沒有最低存款要求及較低甚至零行政費的基本銀行服務,而州金融監管法例往往與聯邦法律看齊,如有分歧,就聯邦特許銀行而言則通常優先跟隨美國法律。
按華府目前的趨勢,張榮健預計金融界的監管會傾向寬鬆。他說:「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像諮詢角色,而不是監管者,發揮更像夥伴的作用、減少了監督。」
張榮健強調,他不是全然反對放寬對某些金融機構的監管。他說:「大型銀行確實需要嚴格監管,但我認為規管要分程度,因為有些規則是不適用於小型銀行。」張榮健補充說:「但另一方面,放鬆監管或會對我的事業有點不利。」
熱愛旅遊
儘管張榮健仍有親友在香港生活,但這幾十年回港的次數已不如以往頻繁。他說:「我去年都有到香港,但父母健在時我回港較密。」他補充道,隨着人口增長,這座城市的吸引力亦不如前。「與30年前甚至20年前相比,香港實在太過擠逼了。」
張榮健轉為以社交媒體了解香港的動態。「我透過Facebook接收消息。」他較喜愛待在位於皇后區(紐約市其中一個行政區)附近的長島郊區家中。他說:「美國的生活較輕鬆,沒那麼繁忙。我喜歡在後院種植物,還在池塘養滿了錦鯉。」
有幾個原因令他對紐約生活情有獨鍾。「紐約是美國的金融中心,充滿事業發展機會。我喜歡紐約人的多元文化和開放態度,這裏還有不錯的粵式港式美食。」
他亦喜歡在國內四處旅遊。他說:「我喜歡聽着鄉村音樂在紐約到處開車兜風,這裏亦有各種各樣的風景和遠足徑。」他補充說:「尤其紐約上州(紐約人對曼克頓以北50公里外地方的稱呼)。」而他最喜歡的其中一個景點,是風光如畫的尼亞加拉大瀑布地區,該處位於紐約市西北面約700公里,就在加拿大的邊界旁。
本文首發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2019年第9期,本社經授權編譯刊發。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