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由我做起

其實兒童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是什麼?要幫助他們亦須對症下藥,可是導致這情況的卻是多種多樣,通常亦由多個因素交互影響而引起。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主題是關於精神健康,內文大致提及教育界非常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並一直鼓勵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透過多方安排,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

其實兒童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是什麼?要幫助他們亦須對症下藥,可是導致這情況的卻是多種多樣,通常亦由多個因素交互影響而引起。因此,及早知悉當中常見的原因,或可幫助兒童避免出現交互影響,從而減少發生問題的機會。從多年的學校生活中,可見學生大致可歸納於幾個常見的原因:

一、 兒童的個人因素:兒童的個性也可能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例如,一些兒童從小就會較容易感到壓力或焦慮,或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影響個人情緒。

二、生活改變:可多留意兒童有否突然出現生活改變,但要留意的是兒童時會不善表達,如親友移民或離別,轉校或患病等都可能引起兒童產生壓力和情緒困擾。

三、電子產品:兒童都會漸漸擁有手機或平板電腦,他們透過這些電子產品與人進行社交活動,他們在長時間暴露在虛擬世界中可能會導致社交隔離、睡眠素質下降,甚至影響日常的注意集中力,這自然就會衍生情緒的問題。

四、學業壓力:現時的兒童確實是有學業的壓力,若父母有高期望而兒童又遇着競爭性強的學友,隨之就增加了學業上的壓力,導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和自尊心下降。

五、身體因素:從醫學角度出發,可能在身體上出現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遞物質的異常引導致某些精神健康的問題,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等。

如何幫助兒童?

既然有這麼多因素會導致兒童出現精神健康的問題,究竟又可以如何幫助他們呢?

一、從家開始:除了提供家長關於意識精神健康的教育外,亦使他們識別和理解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不難理解家長對孩子會有期望,甚至是高期望,但亦可讓家長了解在這些期望背後與孩子相處及向孩子表達的方法。從而減低兒童感受到的壓力。

家庭輔導亦可以幫助改善家庭關係、溝通和解決衝突的能力,這對兒童的精神健康非常重要。筆者遇過有些家長學識豐富,但對於向子女表達感覺卻遇上困難,導致孩子往往誤會家人的說話、感受或期望。在家庭輔導下,多一個非家庭成員以另一角度看事情,可透過家庭治療,成員學習一起解決問題及溝通,加強彼此支持和理解。

二、從學校開始:讓孩子感受到關愛的校園,並多營造班級活動的正向氛圍。教師可以透過有效回饋,強調運用策略和付出努力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聯繫感和強化心理韌力。讓學生了解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原沒有好壞之分,讓他們能察覺自己當下的感受,並學會處理情緒的正確方法。

三、面對治療:在某些情況下,由專業醫生評估,並利用藥物治療。幫助孩子控制好病情,並透過心理治療提供兒童管理情緒及與人相處的方法,這有助他們面對日常的生活。

最後,精神健康是全球關注的問題,只要是察覺有異,盡快正視就可獲得適切幫助。疫情過後,有需要的就不用再等,正視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翁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