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群、矇

粵語「群」可作動詞用,意思是「與……為群」,亦即「與……為友」之意,這種用法早見於古書。

群(kwɐn11

粵語「群」可作動詞用,意思是「與……為群」,亦即「與……為友」之意。如「好群唔群,群埋啲咁嘅人」就是「該結交的不結交,竟然結交這樣的人」的意思。《現代漢語詞典》裏的「群」條就沒有這個用法。不過這種用法卻早見於古書。

《戰國策‧燕策(一)》「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條︰「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於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末句「示天下與小人群也」意思就是「向天下人展示(你)跟小人為友(這一事實)」。又晉 郭象的《莊子注》。《莊子‧人間世》郭《注》云︰「與人群者,不得離人。」所謂「與人群」,即「跟人群居」;「不得離人」即「離不開人際關係」。

又北宋 王禹偁《遊虎丘》詩︰「樂天曾守郡,酷愛虎丘山。一年十二度,五馬來松關。我今方吏隱,心在雲水間。野性群麋鹿,忘機狎鷗鷴。乘興即一到,興盡復自還。不知使君貴,何似長官閑。」當中「野性群麋鹿」,意思就是說作者自己「野性」,就愛「與麋鹿為友」。又北宋 梅堯臣《依韻和武平昇卞二山》云︰「北峰壓城蒼,南岫緣溪綠。誰知昔人遊,尚想叢桂馥?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當中的「鳥獸安可群」就是「怎麼能與鳥獸為友」的意思。

矇(蒙)(muŋ11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卷一《蒙第四》︰「蒙疑借為矇,古字通用。《詩‧靈臺》︰『矇瞍奏公』《白氏六帖》引作蒙瞍奏功。即其證。《說文》︰『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釋疾病》︰『矇,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詩‧靈臺》︰『矇瞍奏公。』《毛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國語‧周語》︰『矇誦。』《晉語》︰『矇瞍不可使視。』韋《注》並與毛同。是矇之為疾,眸子未損而有翳蔽,不能見物也。本卦蒙字皆借作矇,以象愚而無知之人。年幼而無知者謂之童蒙。」

閔龍華《現代漢語用法詞典》「蒙」條︰「<素>愚昧,沒有知識︰蒙昧|啟蒙。」可見義為「愚昧」的「蒙」,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只是一個不能自由運用的「語素」,不過在粵語裏,「蒙」卻可作「詞」使用。如「爾(呢)方面渠(佢)好蒙㗎」就是「他在這方面是很無知的」。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及張勵妍、倪列懷、潘禮美等編著的《香港粵語大詞典》都有「矇」(muŋ11)條,卻都只有「眼矇」這個意思,而未收「(在某方面)無知一義,同時又無「蒙」條,是漏略了。

(粵語詞彙研究所:爾)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