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解密:睝、年頭、月尾

原來不但閩南話和粵語傳承了「年頭」的「年初」義,福州話亦然。

睝(li55/lei11-55)

要表達「合上眼睛」這個意思的時候,粵語有不止於一個說法。如「mei55埋眼」,又有「li55埋眼」或「lei55埋眼」。「mei55埋眼」的「mei55」當作「眯」或「瞇」,這大概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的。至於「li55埋眼」或「lei55埋眼」的「li55」或「lei55」當以何字為本字,就似乎未有相關考證。筆者認為「li55」或「lei55」都當作「睝」。

《集韻》‧脂韻‧良脂切「睝」(與「梨」同音)︰「目閉也。」「睝」既與「梨」同音,則粵音自可讀為陽平(第四聲)的「lei11」,而陽平轉讀陰平(第一聲)的例字頗多,如「兒」在「乞兒」一詞中可讀陰平「ji55」,又如「文」在「一文」(一元)中可讀陰平「mɐn55」。由此可見「lei11」可轉讀「lei55」。中古韻書中的「支」、「脂」、「之」三韻(及其上聲的「紙」、「旨」、「止」,去聲的「寘」、「至」、「志」)中的字,粵語或讀「i」或讀「ei」。如「支」韻的「知」讀「dzi55」,同一韻的「離」讀「lei11」;「脂」韻的「尸」讀「si55」,同一韻的「悲」讀「bei55」;「之」韻的「醫」讀「ji55」,同一韻的「姬」讀「gei55」。「旨」韻中的「死」既讀「sei35」又讀「si35」(讀古文與古詩詞時,老師往往求學生讀「si35」)。由此可見「良脂切」的「睝」,讀「li55」或「lei55」均可。

「睝」既讀「li55」或「lei55」,又解作「目閉也」,自然就是粵語「li55埋眼」或「lei55埋眼」的「li55」或「lei55」的本字。(粵語詞彙研究所:翕埋眼)

年頭(nin11 tɐu11)

粵語「年頭」就是「年初」。林寶卿《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有「年頭」條,云︰「一年之始,與『年尾』相對︰對年頭做到年尾,無閒(從年初到年底,一年到頭十分忙碌)。《新唐書‧楊瑒傳》︰『有司帖試明經,不質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絕句,奏請帖平文以存家學。』」(黃氏案︰引文不太正確,現在將《新唐書‧楊瑒傳》的相關原文抄錄如下︰「瑒奏︰『有司帖試明經,不質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絕句,且今習《春秋》三家、《儀禮》者才十二,恐諸家廢無日,請帖平文以存學家,其能通者稍加優宦,獎孤學。』」感謝林氏的論證,他間接為我們證實我們粵語的「年頭」是古語詞。

《現代漢語詞典》有「年頭兒」條,共有四個義項︰「年份……時間(指年數)……時代……年成……」可見在普通話裏,「年頭」並無「年初」義。

原來不但閩南話和粵語傳承了「年頭」的「年初」義,福州話亦然。《福州方言詞典》「年頭」條︰「年初。」

(粵語詞彙研究所:新年頭)

月尾(jyt2 mei13)

一個月的末尾,粵語就說「月尾」。一月的末尾,就是一月尾;二月的末尾就是二月尾,餘類推。然而《現代漢語詞典》及《現代漢語詞林》均只收錄「月底」,而無「月尾」。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月尾」條︰「月底。月尾出糧(發工資)。」由此可見,在現代漢語共同語裏,「月尾」一詞並不存在。那麼,何以粵語卻有「月尾」一詞呢?是粵語俗嗎?如果因此說粵語俗,那麼唐詩也俗,元詩也俗了。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詩︰「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惟見李。」元郭翼《春日有懷詩》之二︰「客裏青春愁不禁,月頭月尾雨陰陰。」

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