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音「cheng1」(與「撐」同音)的「鐺」條云︰「烙餅用的平底鍋︰餅鐺。」粵人也有一個與「撐」同音而義為「鍋」的詞,雖則多以為當寫作「罉」或「瓽」,其實論本字,當作「鎗」,或者至少也當寫作「鐺」(tsaŋ55)。
不過,觀上引《現代漢語字典》「鐺」條,可見在粵語與現代漢語共同語中,「鐺」的意思略有不同。共同語中的「鐺」限於「烙餅」之用,與「飯」無關,但粵語卻有「飯鐺」一詞,可見「鐺」與「缶」(此字音「bou55」[音同「褒」],通常寫作「煲」)相近。曾有名廚在電視節目中解釋過,「鐺」與「缶」的分別是︰「鐺」有兩「耳」,而「缶」則只有一「柄」。(粵語詞彙研究所:缶)
解作盛食物的器皿
解作盛食物的器皿的「鐺」字可以在後魏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裏找到。該書卷八「羹臛法」︰「羌煮法……須別鐺中熱湯暫煠之然後用。不煠則苦澀。」另外,《世說新語‧德行》第四十五章︰「吳郡 陳遺,家至孝。母好食鐺底焦飯,遺作郡主簿,恒裝一囊,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粵語詞彙研究所:煠)
另外,在唐 宋人的著作中,「鐺」字也是常見的。
唐 王梵志《觀內有婦人》詩︰「常住無貯積,鐺釜當房安。」《祖堂集》(南唐 釋靜、釋筠編撰)卷四《丹霞法師》︰「直至來朝,遂見行者將一鐺飯向堂中心著,共老宿喫,又不喚師。」
南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四「養兵」條︰「聖俞作田家詩云︰『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愁氣變久雨,鐺缶空無粥。』」
雖然也有以為當以「瓽」為本字,可是此字在古代字書、韻書中找不到與「tsaŋ55」對應的讀音。《廣韻》‧宕韻‧丁浪切(粵音「dɔŋ33」,音同「恰當」的「當」),而《集韻》則多一上聲蕩韻‧底朗切讀法(粵音「dɔŋ35」,音同「黨」)。又有以為當以「罉」為本字的。劉扳盛《廣州話普通話詞典》「罉」條︰「平底砂鍋 瓦罉(砂鍋)/電子瓦罉(電熱鍋)。」不過此字不見於古文獻,連《漢語大字典》也沒有收錄,未知是何時之粵人因不知本有其字而創造出來的。
「鎗」的後起字?
其實若進一步探求本字,「鐺」只是「鎗」的後起字。《廣韻》‧庚韻收有「鎗」字,音「楚庚切」(轉成粵音,就可以是「tsaŋ55」),其義為「鼎類」(閩南話仍稱粵人的「鑊」[普通話的「鍋」]為「鼎」)。不過「鎗」字下面卻又有一個與之同音的「鐺」字,釋曰︰「俗。本音『當』。」可見「鐺」本是「鋃鐺」的「鐺」(《廣韻》‧唐韻‧都郎切),後來才用作「鎗」的「俗字」。
「鎗」在古文獻上也是有用例的。《南史‧孝義傳上‧陳遺》︰『初吳郡人陳遺,少為郡吏,母好食鎗底飯。遺在役,恒帶一囊,每煮食輒錄其焦以貽母。』唐 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掃斷馬蹄痕,衙迴自閉門。長鎗江米熟,小樹棗花春。』」(二例均轉引自《漢語大字典》「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