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ɔ33)
筆者一系列的《粵語古趣談》,內容一向以「考本字」為主。不過,近年發現有一些字,也須為之作「考本音」的工作,因為其「本音」連所有粵音字典都漏略了。
筆者記得讀小學時,所有教中文科的老師都教我們讀「啊」為「ɔ33」(「屙」的陰去[第三聲])。印象中,在當年的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中,也聽見過一眾節目主持人這樣讀「啊」字;而在一些公開的朗誦比賽中,一眾參賽者也是這樣讀的。然而奇怪的是,到筆者當老師的時候,卻發覺這個字所有粵音字典都沒有收錄「ɔ33」一讀,全都讀「a33」(音同「亞」)。難道我們的小學老師、當年的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以及朗誦比賽的參賽者都讀錯了?還是筆者一直都記錯了,上述的印象全都並非事實呢?
直到幾年前筆者偶翻明 梅膺祚《字彙》這本字典才發覺,原來我們的小學老師、當年的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以及朗誦比賽的參賽者都沒有錯,而我的印象都無誤地反映了事實。《字彙》的「啊」條云︰「安賀切。音餓。愛惡聲。」最近再查《康熙字典》才發現,原來宋朝的《集韻》已在去聲‧箇韻收錄此字,讀音和解釋與《字彙》所載的相同︰「安賀切」、「愛惡聲」(《字彙》對此字的直音「餓」其實是錯的,「餓」在中古是「牛箇切」[《集韻》‧箇韻],是中古36字母中的「疑母」[ŋ-]字,而「安賀切」是「影母」(零聲母)字──《字彙》的直音正好反映了明朝時「疑母」的消失)。
筆者認為今日的粵音字典必須在「啊」此字補上「ɔ33」一讀,因為相信至少與筆者同一年代讀小學的香港人都曾學過這一讀,而且又有古代韻書作證,並非已死的字音。希望今後所有粵音字典的編纂者考慮筆者的愚見。
說(syt3)
這一條跟「啊」條一樣,也是要考究一下我們的字音的。粵語讀「說」為「syt3」,與「雪」同音,「說」、「雪」二字均在《廣韻》‧薛韻。義為「告也」的「說」,音「失爇切」(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增訂本)所擬的中古音為[ɕǐwɛt]),「雪」則音「相絕切」,中古音郭氏擬為[sǐwɛt]),二字韻(母)同,而聲(母)異;那麼何以粵音讀二字為同音?其實早在唐朝文獻裏,二字同音這一現象已有所反映。
《唐五代語言詞典》「分雪」條︰「分辯,分說。劉肅《大唐新語》卷一二︰『目下涓涓之淚,既是因風,口中唧唧之聲,如何分雪?』《變文集》卷三《燕子賦》︰『終須兩家對面分雪,但知臧否,然可斷決。』又卷四《降魔變文》︰『太子叉手啟丈人︰「暫聽分雪不須瞋。」』」顯然唐人的「分雪」即「分說」;而「分說」不可能與「雪」此物有任何關係,可見「雪」之可以代「說」,唯一的解釋只可能是︰它們讀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