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星期跟大家介紹了米高安哲羅(以下簡稱米氏)在西斯汀教堂天花與祭壇壁上的兩幅重要畫作,當時意大利政治生態及羅馬教廷經歷的巨變,如何影響畫家的藝術宗旨與風格。本文給大家簡要介紹他的生平與雕刻。雖然《創世紀》成為世界名畫,米高安哲羅卻向以雕刻家自居,認為雕刻是最高藝術(註1),故要了解米氏,怎可不看他的雕刻呢?
米氏(圖1)全名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大家習慣簡稱他米高安哲羅。跟達文西一樣,米氏是一個多面手。達文西喜歡科學,米氏專注文化藝術──雕刻,繪畫,建築都創造出劃時代的作品,影響藝壇數百年。他喜歡詩歌,也會做一點工程。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大部分作品跟宗教有關。
年少成名 超凡藝聖
米氏 1475 年出生於翡冷翠共和國卡普雷塞(Caprese),家境中上,6歲母親早逝,隨乳母家人同住,乳母丈夫工石匠,由此引起他對大理石與雕刻的興趣。喜歡藝術,不愛念普通學校,藝術天份很早已被發現,14至17歲時得以就讀麥迪奇家族人文學院,思想與藝術取向受當時有名的人文(Humanist)哲學家與文人影響。在麥迪奇皇宮居住期間每天得以觀看臨摹家族大量藝術品,包括古希臘與羅馬雕塑。15、16 歲開始解剖屍體了解人體構造。24歲(1498年)即雕出《聖殤》(The Pieta,圖2),名揚意大利藝壇。29歲(1504年)完成大衛像,成為翡冷翠城邦的象徵,風頭一時無兩。
那一年,達文西52歲,拉斐爾21歲,與米氏鼎足意大利藝壇。但米氏一生孤傲,與其他兩位大師也有一點競爭與同行相輕的心態。當然,當時的恩主經常要他們比拼,米氏自視甚高,好勝心強,壓力肯定是有的。 米氏可說是三位大師最幸運的一員,因為他最長壽。1519年達文西去世,一年後(1520年)拉斐爾以37歲之齡早逝。米氏1564年以接近89歲高齡去世,獨霸意大利藝壇40多年,縱橫無敵手。但並不代表他稍有怠惰,反之,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到他不斷思考,不斷改進,自己挑戰自己,不斷開創先河。在世時作品已是模仿對象,作品對幾百年後的現代雕塑家如羅丹(Rodin)等人仍有絕大影響。年少時雖曾隨兩位藝術家(註2)習畫學雕,自認一切都是自學得來。 他的畫作恢宏大氣,結構精奇,人物生動。用冰硬的石頭雕刻出溫暖柔軟的質感,每一個人像都有血有肉,活像會呼吸似的,讓人驚嘆敬畏,有「藝聖」 之美譽(The Divine 註3) 。在生時已有其他藝術家為他造像,並編撰了兩本他的傳記,是當時唯一在世時已出版個人傳記的藝術家。
偏執孤傲 卻不自滿
米高安哲羅要求極高,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細節非常執着。脾氣暴躁,生性多疑,說話尖刻,經常堅持己見,頂撞恩主。是一個激情澎拜,絕對有性格,但同時天才橫溢努力不懈的藝術家。所以那些恩主包括教皇,麥迪奇家族大老都尊重他,放手讓他自由發揮。而他也從來不辱使命,每次都會交出驚喜之作,開創新領域。他習慣獨來獨往,作畫雕刻時不喜有人旁觀,所以也沒收徒弟。一個晚上瓦薩里(註4)去探望他,他正在雕刻,看到瓦薩里立刻把蠟燭吹滅,弄到整個房間漆黑一片,瓦薩里哭笑不得。雖然很年輕已經成名,一生高俸厚祿,但他生活簡單,對飲食要求不高,好像只是為了生存而吃喝;衣着隨便,生活習慣甚至有點邋遢,經常穿着工作服與皮靴就睡着了。
他雕刻作品比畫作要多。不能一一介紹。只好挑幾件我個人最喜愛的跟大家分享。最著名的「大衛像」(David),中年時的「摩西像」(Moses) ,兩個「奴隸」雕像(The Salves)與「囚徒」系列 (The Captives,有譯The Prisoners,其實意思一樣)。
石中天使 待我釋放
米高安哲羅天賦異禀,可以看透每一塊大理石的潛質。 他說:「我看到石中的天使,我不斷雕刻,直至把他釋放出來。」為此他親自挑選石頭,每件作品都是一整塊石頭雕出來的,從不拼接 (這需要巨型的石材與不能犯錯的技巧,至今只有極小數雕刻家可以做到)。他只雕不塑。雕是把「多餘的」石頭琢去,是一個「由有到無」的過程。塑是用泥土「由無到有」的塑造一個形象出來,有些還會做一個模,灌進熔銅或後來的石膏等做出一個塑像。
通常雕刻家會先在紙上描繪雕像草圖, 然後用土或蠟做一個小模型給恩主參考,恩主同意後,根據小模型放大雕成最後的人像。 其他雕刻家通常會在大石頭上描出一個輪廓,或者在小模型與大石頭對等部份點上一個個點等不同方法,來保證最後大型雕像跟小模型的比例一樣正確,但據聞米氏眼睛有非常好的比例感,不需要畫點點,直接對著小模型雕鑿出最後的大型石像。他採用「水中冒出」法,把小模型浸進水中,只冒出最突出的部份,從雕像的前面開始雕,慢慢雕到背後,鑿去「多餘」的石材。通常開始是鼻子,把浮出水面部份全部雕好了,再把部份水倒去,接下來,雕新冒出來的部份。最後整個人像「走出」石頭,成為一個完全立體的圓雕。
智勇少年 共和象徵
1499年,24歲的米高安哲羅雕出《聖殤》(The Pieta, 圖2),一鳴驚人。翡冷翠共和國1494年放逐了麥迪奇家族(註5),政情穩定,市民對城邦信心日增,於1501年希望打造一個代表共和精神的雕像。一個趕走僭主重獲自由的年輕共和,找一位本地青年藝術家,打造一個少年擊敗巨人的雕像,不是最恰當嗎?大衛像身高超過 5.17米,是普通男子的3倍。本來設計安置於翡冷翠主教座堂外屋簷上,但作品完成後,大家一看,這麼美這麼偉大的雕像,安置於這麼高位置,人們看不清楚是浪費,決定改放在當時市政府大門前,以標誌着翡冷翠保衛自由的決心, 有能力有智慧可以保護城邦。
為免雕像在戶外容易風化,原版大衛像現已搬到美術學院美術館內,在室內狹窄的圓拱頂下近距離仰望,大衛更顯雄偉。過去的藝術家多集中描繪大衛割下哥利亞的頭,已取得勝利的時刻。米高安哲羅卻選擇捕捉勝利前的一刻,大衛雙眉緊鎖,凝神看着前方。相對哥利亞的蠻力,米氏要表達的是大衛的智勇冷靜與保衛族人的決心。看大衛像,讓我想起西斯汀教堂天花,天主與亞當手指接觸前的一刻,大家充滿期盼,下一刻他倆手指一碰,世界從此不一樣。我們都知道這結果,但仍期待看到這結果。同樣的,我們知道大衛最後打敗哥利亞,但仍然期待看到這結果。期待做成一股張力,一種隨時準備爆發的情感,抓緊觀者的心,抓緊觀者的眼球。相對看到已取得勝利時的景象,皮球已經洩了氣,觀者沒有參與過程,共鳴會減低。這就是我認為米高安哲羅聰明之處,他懂得人性心理,選擇呈現最戲劇性,最能抓緊觀者的一刻。
當然,我們還會讚嘆米氏鬼斧神工的雕刻。米高安哲羅精研人體構造,肌膚血管紋路及關節(圖4),把這個巨大的石像雕的好像少年就站在我們面前,活生生有血有肉。米氏採取他最喜愛的對立式平衡站姿 (Contrapposto 註6),大衛身體朝前,頭轉左,全身重量卻在右腳,他眼神專注,直視前方(他看到哥利亞了),左手搭在左肩,按著發射石頭的皮帶,右手掌心握著那塊致命的石頭,隨時可以發射。姿勢非常自然,有一種蓄勢待發靜中帶動的動感。少年挺拔堅定的站在那裏,像一個高貴的王者。整個像一絲不掛,比古希臘的人像更完美。米氏歌頌人體,表揚人文主義精神 ,他們相信,一個內心完美的人,外表也一定完美。
動感坐姿 畫像草圖
大衛像面世,奠定了米高安哲羅雕刻大師之位。 1505年,教皇猶利二世(Pope Julius II)委派米氏為自己陵墓雕刻40 個人像。 後因財務原因,陵墓規模大幅縮小,但米氏仍斷斷續續為陵墓雕了多件傑出作品。包括摩西像與多個非常特別的奴隸像。
一個人坐著,通常會比較安靜,坐像效果會顯得呆板。好像早一百年的聖約望坐像(St John The Evangelist 圖7),多那太羅(Donatello)也是當時大師,但聖約望雙手好像有點不知所措,不知該放那裏才好似的。反觀米氏的摩西坐像(圖5)卻非常自然有動感。大家看到摩西像,有想起誰嗎?摩西的臉讓我想起西斯汀教堂天花的天主(註7),他的坐姿讓我想起天花的德耳菲女先知(圖6),大家比較圖5與圖6,是不是很像? 兩人都採米氏的招牌「對立式平衡姿勢」,S型坐姿。兩人的左腳都往後伸,腳趾曲起,好像準備隨時站起來似的。所以我想,米高安哲羅把西斯汀天花的人體畫的像雕像,是一種心理補償,沒機會做摯愛的雕刻,把人像畫的像雕像也好 (註7),同時思考以後的雕刻設計。這些畫像,就是後來雕像的「草圖」。不過他畫工了得,「草圖」也美的要緊。
除了摩西像,米氏也相繼雕了後世稱為奴隸(The Slaves) 的兩個雕像與「囚徒」系列 (The Captives)四個雕像。「垂死的奴隸」(The Dying Slave 圖8) 與「反抗的奴隸」(The Rebellious Slave 圖9)較早完成 (1513年), 跟摩西像同一時期,現藏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是館裏很受歡迎,遊客喜歡與之拍照留念的藝術品。「囚徒.系列,包括10多20年後動工的「甦醒的奴隸」(The Awakening Captive 圖10,1525-30 年做)與再晚幾年的「阿特拉斯奴隸」(The Atlas Captive/ The Bound Captive 圖11, 1530-34 年雕刻) , 現藏意大利翡冷翠美術學院美術館,大家去看大衛像,一定會先經過這幾個囚徒雕像,惟通常不會留意,因為眼睛都被眼前的主角,高大的大衛像吸引了。但這幾個囚徒雕像,非常值得細看,慢慢品味。
期盼是最好的張力
這兩個系列的雕像,對後世藝術家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羅丹就自認找不到一位同時代的藝術家可以學習,只有米高安哲羅是他的老師。 羅丹去了一趟意大利,回來後就創意不斷, 很多作品的人物,部份身體還是坎在石中,好像沒有完成但其實是已經完成的雕刻。
藝評家認為米氏現存羅浮宮的兩個雕像,象徵人類與各種桎梏的搏鬥。「反抗的奴隸」代表靈魂在肉體的誘惑與桎梏中掙扎,與其他人為的束縛抗爭。而「垂死的奴隸」感到掙扎無用,已經放棄了。又或者兩位奴隸,都希望擺脫塵世間的束縛,到天堂與天主團聚。兩個雕像,都採用「對立式平衡姿勢」,肢體比前面談過的畫像與雕像更形大幅扭曲,像蛇一樣的在動。
較後期的「囚徒」系列是我最喜愛的。 有藝評家認為這是米氏未完成的作品。 這系列的大理石本是為猶利二世陵寢而訂的,但雕刻還未開始陵墓已經大幅收細, 這幾塊石頭就沒用了。 不再有恩主委託,米氏用來自娛,可以自由發揮。他從40多歲開始雕刻這四件作品, 一直到80多歲,都把他們留在身邊,沒有展出,大有時間把他們完成。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藝術家而言,他要取得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是已經完成的作品。
前面我們不是提到米高安哲羅的雕刻法,雕像好像慢慢從水面浮出來嗎? 看「甦醒的囚徒」(The Awakening Captive,圖10)可以有一個大概的概念。米氏在這裏決定停工,他要表達的已經達到 。大家是不是感到這個囚徒,比其他雕像更有動感?他大力掙扎,左推右撐,右腳已經提起,好像隨時,下一秒,就會從石頭蹦跳而出! 同樣的,米氏讓觀者期盼,想像下一秒的行動,下一秒的結果。整個雕刻好像是一個永恆的現在進行式。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米高安哲羅, 讓人拜服。
阿特拉斯囚徒(The Atlas Captive/ The Bound Captive,圖11),比上面所有作品都晚, 是米氏1530-34 年代的作品,當時藝術家已經50多60歲。 雕刻讓人想起希臘神話的擎天巨人阿特拉斯而得名,他被罰把整個世界扛在肩上。雕像的頭好像還埋在石頭裡,雙肩努力的往上撐,但石頭卻在上面無情的往下壓,把他壓的腰也彎了。這個搏鬥好像永無止境,一推一壓形成一股張力,因為保留了大量粗獷的原石,雕像的身體相形見小,這一股張力比兩個奴隸與其他囚徒雕像的搏鬥,都顯得更強大,更持久。但這也正好表達了囚徒頑強的生命力,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
從這些後期作品,可以看出藝術家的美學思考,已經不再光是精準的反映自然,模仿自然,再造自然,而是思考人類與人性的大問題,啟發後代藝術家。 米高安哲羅,一個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永不停步的藝術家。 他的成就 ,至今無人能及。
註1:米高安哲羅推崇雕刻,認為是最高藝術。曾說, 繪畫的目的,就是模仿雕刻。
註2:米高安哲羅13歲加入翡冷翠畫家吉爾蘭達(Ghirlandaio)的工作室開始習畫,之後又跟隨多納太羅(Donatello)的學生貝托多(Bertoldo di Giovanni)學習了一年雕塑。
註3:藝聖 : 義大利文 ’Il Divino’, 英譯‘The Divine One’ ,神聖之謂也。
註4:瓦薩里(Vasari),意大利文藝復興期畫家與建築師,以傳記《藝苑名人錄》留名後世。很多名家的生平因他這個紀錄而流傳後世。
註5:494 -1512麥迪奇家族第一次被逐出翡冷翠。
註6: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詳細解釋請參照本欄2019-10-10 文章註4。
註7:西斯汀教堂天花的天主,請參看本欄2019-10-10文章圖片。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