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下周實施 理大研便攜檢測儀測抗體水平

新冠疫情仍未完全離我們而去,理大兩研究團隊分別研發了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供市民以方便、低成本方式檢測抗體水平,以及發現1/10港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呼籲正視市民精神健康,與社會同步復常。

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下周二(5月31日)開始實施,一般人士需要接種3劑疫苗才符合要求。政府預告會在緊接6月2日的端午節假期間到相關場所視察,以掌握「疫苗通行證」適用處所,以及進入、身處該些處所的人士是否符合要求,而指定高風險及特定群組仍需要在上班及上學前完成快速抗原測試。

檢測儀比快速檢測結果精準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研究團隊周四(5月26日)宣布,利用有機電化學晶體管技術(OECT),成功研發了一款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可測試接種疫苗後或感染病毒後的抗體水平。整個檢測過程需時少於6分鐘,每次檢測成本亦僅約港幣10元。

目前要精準測試人體是否存有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G抗體」(IgG),需要到醫院或專業的檢測機構抽取血清樣本,使用大型醫療設備以「酶聯免疫法」(ELISA)測試抗體濃度,由測試到取得結果,需時大約兩天,且檢測成本高。至於另一種「側流式免疫測定法」(LFIA,即快速檢測)的靈敏度則較低,不能測量抗體含量的水平。

理大研發的抗體檢測儀則具有高靈敏度、便攜、快速、操作簡易及低成本多項優點。檢測程序非常簡單,首先啟動檢測儀,將檢測儀與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藍牙連接,將10uL唾液(亦可使用血清)樣本滴在檢測儀的晶體管測試區,讓抗體與抗原產生反應。5分鐘後將唾液樣本吸走,再將電解質滴在測試區。在手機應用程式上按鍵開始檢測,大約20秒後,手機應用程式便會顯示唾液樣本的抗體水平。

嚴鋒教授:適合大量篩查工作場景

負責是次研究項目的理大應用物理學系教授嚴鋒教授表示:「是項研究利用嶄新技術,在電晶體的閘極施加電壓脈衝,可加速抗體與抗原的反應作用,大大減少整個檢測程序所需的時間。此外,檢測儀只需配合手機進行操作及查閱結果,十分簡單方便,適合需要進行即時檢測及大量篩查工作的場景使用。」

研究團隊下一步計劃申請資助進行臨床研究,並希望盡快推出市場,以及應用於檢測其他病毒的抗體,為對抗不同疾病,以及對流行病學分析及疫苗研發方面貢獻。

病毒抗體檢測儀配合手機進行操作及查閱結果,十分簡單方便。(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病毒抗體檢測儀配合手機進行操作及查閱結果,十分簡單方便。(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1/10港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另外,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研究亦指出,逾1/10港人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接觸疫情新聞時間愈多,相關徵狀愈嚴重。隨着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放寬,社會逐步復常,市民的精神健康同樣需要復常。理大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留意自己的身體、情緒、行為及社交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且持續一段時間,便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

研究團隊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即第4波疫情期間,透過電話調查及深度訪談,了解市民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精神創傷的普遍程度,從而找出疫情對市民的精神健康之影響;以及找出遵從抗疫措施相關的社會人口特性,並探討影響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年長群體)接種疫苗的因素。有關研究結果已於本年4月份在學術期刊BMC PsychiatryBMC Geriatrics上發表。

研究團隊領導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中)與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博士(左)、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曹原博士(右)合照。(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研究團隊領導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中)與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博士(左)、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曹原博士(右)合照。(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接觸疫情新聞多  或致更嚴重徵狀

研究團隊以電話訪問了超過3000名市民,近七成受訪者為年齡介乎18至59歲的成年人士,以在職人士居多。調查發現,超過一成(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反映他們可能存在創傷後遺症。而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相關徵狀。另外,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一方面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會有更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

團隊指出,市民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的普遍程度,已比疫情爆發初期為低,反映市民較掌握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但同時對疫情反覆開始感到麻木。

岑浩強教授期望於可見將來,政府、學術界和社福界能建立起一個協作網絡,加強支援市民的精神健康。(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岑浩強教授期望於可見將來,政府、學術界和社福界能建立起一個協作網絡,加強支援市民的精神健康。(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社交支援脆弱  導致對疫苗卻步

研究亦發現,在各項防疫措施當中,受訪者認為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環境衞生最為困難。而近四成六(45.6%)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當中多數是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

團隊亦先後與31位65歲或以上長者進行訪談,當中近七成為退休人士。受訪長者認為新冠病毒傳染性很高,疫情下,他們大多避免外出運動,很多恆常活動亦需要暫停,大部分人感到擔心、無助、憂鬱,甚至有個別受訪長者表示沮喪。

另外,他們在考慮接種疫苗時,主要受到個人經歷及身邊親友意見所影響。對新冠疫苗認知不足、文化及朋輩影響,是其中導致他們對疫苗卻步的原因。脆弱的社交網絡和缺乏家庭支援,更是他們接種疫苗的最大障礙。

蕭婉文博士指,社會除了須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資訊,亦應加強長者的支援網絡。(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蕭婉文博士指,社會除了須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資訊,亦應加強長者的支援網絡。(香港理工大學圖片)

社會須加強長者支援網絡

長者仍然持續承受着疫情帶來的壓力,若不加以管理,長遠而言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蕭婉文博士建議,社會除了須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資訊,應投放更多資源在長者的支援網絡,特別是加強長者於疫苗接種前後的支援,以釋除他們對接種疫苗的種種疑慮。她說︰「社會各界所提供的防疫物資及資訊,成為長者最大的支援。」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教授,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一段時間,便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理大團隊期望繼續與不同的非政府機構合作,針對疫情下支援長者的身心需要,作出專業建議和支援,亦希望於可見將來,政府、學術界和社福界能建立起一個協作網絡,加強支援市民的精神健康。」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