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學習者

學生的學習,除了有動機、有選擇,還應該有自己的天地,自主地決定自己的目標、內容、過程、成果。

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國家,都會聽到「積極學習者」(Active Learner)這個詞。這不是一個太標準的名詞,但是大家都明白,於是也就想當然地接受了、使用了。學生積極學習,總是好事。這裏嘗試從各個角度解讀這個詞。

第一個層次:學習。積極的學習者,最傳統的解讀是懷着積極動機的學生。我們說,要讓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就是要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讓他們能夠主動去學習、愉快地學習、成功地學習。數十年前,「引起動機」就已經是師資培訓的基本功,也是「教好書」的基本要求。

營造動機 積極學習

談起動機,話題就多了。過往,教育心理學一直有這樣的說法:有「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也會有真正的學習,或曰「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否則就是「外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只能是表面的、膚淺的學習(shallow learning)。

而我們這些深受孔孟影響的「筷子文化」社會,學生學習的動機,幾乎都是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指對於學習內容真正有興趣,因而喜歡學習這樣的內容。喜歡化學,所以學習化學;喜歡歷史,所以學習歷史。

筆者的前任John Biggs,是專門研究學習理論的(那時候學習科學尚未冒出),帶着上述的傳統的假設來研究香港和中國的學生,發覺並不容易吻合。中國的學生的學習,分明都是外在動機的推動──家長的期望、教師的褒貶、分數的追求……但是又很難說這些學生都只有表面的學習。

由他開始,世界上關於動機的學說,不再停留在「內在」與「外在」的兩分。

然而,要讓學生有良好的動機,才能有效地學習,則是大家堅信不疑的原理。

不過,這種傳統的「動機論」,雖然很難說有什麼不對之處,卻有兩點局限:一、「引起動機」,仍然是教師的職責,說到底學生仍然是「被驅動」的對象;二、要學些什麼,如何學,要達到什麼要求,仍然是教育系統為學生安排的。也可以說,很可能學生是在設計好的框架裏面,被動地接受,但是希望他們積極地學習。

實際之交,在農村做研究,當時中國教育部有一些廣為傳播的口號,是教學改革的訊息。頗為有效,其中一條是:「把時間還給學生。」

於是到處看到在課堂上留出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模範教師的錄像,也變成有拍教師和拍學生兩個鏡頭。這在當時,對於中國歷來的單向教學法,是一個大突破。雖然學生還是按照教師的安排而活動,但是到底有了學生自己活動的空間,甚為寶貴。今天就不足為奇了。

多種可能 自由選擇

第二個層次:選擇。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學生需要有選擇。這首先出現在大學。傳統的大學課程,尤其是英國的大學,專業性相當強,專業培訓的味道很濃,因此學生在入學的時候選定了專業,就要從一而終服從專業的安排,吃的是「定食」、「套餐」;基本上沒有選擇。

美國則不一樣,學生可以選科,他們須要完成的,是學分,不是課程(雖然有些學科也會有特定的要求)。中國內地的大學,在1980年代末期,陸續打開學生選擇之門。

不少允許學生延遲在二年級、三年級才選定專業,而且還可以有選修。這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元素:學生有自由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

中小學,全球來說,可以選修是少數。大多數是規定的「套餐」。1990年代,筆者曾經論述東亞「筷子社會」的教育,是給學生劃一的課程、劃一的教學、劃一的考試,因此潛在的理念是,要學生去適應教育體系的要求。

這與歐美的教育體系理念恰好相反;他們是以個人為本位,因此期望教育體系盡量去適應學生個人;其結果就是課程裏面可供學生選擇的空間很多。不可否認,傳統上,歐美學校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比「筷子社會」為大。

香港18年前啟動的課程改革,原意就是打破傳統的文理嚴格分科,希望達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

目前內地點課程改革(由上海與浙江2017年帶頭啟動),除了全部學生都要念的13科(只須及格),不再硬性按理科的「理、化、生」與文科的「史、地、政」嚴格分科,而是可以在「語、數、外」之外,任意選3科。這在歐美來看,也許是等閒之事,在中國卻是頗有翻天覆地之勢。

核心的理念,還是要增加學生的選擇。也是步向「積極學習者」的勇敢的一步。

創造空間 自主運用

第三個層次:留白。留白,是借用中國畫的概念,也就是給學生留出空間,讓他們有自己的學習天地。就像齊白石的水墨畫,着墨的地方是畫,不着墨的地方更是畫。這是目前對全球教育體系的一個很大挑戰。

學生的學習,除了有動機、有選擇,還應該有自己的天地,自主地決定自己的目標、內容、過程、成果。最極端的例子是,現在全球矚目的芬蘭課程改革,理念上幾乎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的學習。在美國也有零星的學校,是學生自己設計課程的。

在我們「筷子社會」,我們不假思索就認為學生的學習,是應該我們為他們設計的──「他們不懂!」就如課程有什麼創新的話,往往就是要學生多學一些什麼,於是把他們所有的時間塞得更滿;學生的空間就更小了。學生沒有自己的空間,停下來想一想自己要學什麼,就稱不上積極的學習者。

周前訪問一所採用Learning by Doing模式的小學,每天下午都不上課,由學生自己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現象,設計和開發自己的學習,最後創作或者製作有趣而有用的東西。學生興趣盎然,也有許多探索,產生了許多知識。

騰出下午不上課的學校,其實還有許多。這裏面難免有許多挑戰,最常見的是:上午的「正課」不夠時間怎麼辦?或者是:學生如此奔放的活動,如何考量?解決這些問題,恰恰就是前進的標誌。

曾經有學校,引入靜思和冥想的時刻,那是另外一種空間。美國哈佛大學鼓勵新生休學一年,「找回自己」,也是創造空間。南韓要求所有初中三年,起碼有一個學期是「無試學期」,算是很輕微的一種創造空間。

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起碼有兩個深層的意義。第一、社會不斷在變,學生不再可以依賴送到嘴的學習機會,就能迎接未來的挑戰;第二、我們愈來愈明白,學習是在個別人的腦子裏面發生的,不是從外面輸入的,因此學生必須成為積極的學習者。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